翻新时间:2023-06-02
浅淡中学语文情诗教学
诗歌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束奇葩,情诗是这束奇葩中最迷人的一朵。历代文人墨客或发泄郁闷,或诉说相思,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作为文学领域的一笔宝贵财富,有些诗歌被选入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
但是情诗入选教材,却令许多教师倍感棘手:面对一群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这些篇目怎样讲?这令许多老师伤透脑筋。
于是,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或避重就轻、或蜻蜓点水、或含糊其词。这些教法偏离了诗歌本身的思想,不利于学生理解,并且忽视了学生自身情感的发展。
中学生的年龄尚小,不足以理解何谓“爱情”,但我们不能因为学生不理解、不会理解而遮掩作品的本来面目。并且,随着各种言情、青春剧的流行,中学生早熟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不容回避的。堵,反而会造成水满则溢的后果。
为了更好地讲好情诗,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波动,笔者现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还作品本来面目和真实情感。
既然是情诗,老师就实事求是地把它当作情诗来讲。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情诗,起到教育作用。学习《我是一条小河》,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爱而不能”之痛;讲《致橡树》,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自立、自强、自尊的爱才能长久永恒;讲《关雎》,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相思”才会“辗转反侧”;讲《无题》,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仅是在讲一种奉献精神,更是一句爱的宣言。
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的感情。
在情诗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承认“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然后再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这种情感,最好采用化情感为动力的方式来解决一些早恋问题,而不应回避和打击。
三、正确对待学生写情诗。
不可否认,早熟、早恋现象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问题。有些文笔好的学生在学了情诗后,还可能把自己的想法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此时,老师不妨对其适当加以引导,使他们在将感情诉诸笔端的同时向更积极的方面发展,而不是沉溺其中。
总之,在情诗的教学过程中,与其雾里看花,朦朦胧胧,不如揭开面纱,让学生看得更加清楚。因为只有看得清,才能理解得更透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母亲
- 我
- 父亲的虾塘
- 奶奶
- 喜欢
- 这就是我
- 妈妈
- 外婆
- 凯凯
- 我
- 本人
- 爸爸
- 我的历史老师
- 我的外婆
- 母爱
- OPPO N1 mini评测
- Porsche Design Hairband系列太阳镜传递未来主义视觉美学理念
- 一步踏入深蓝
- 摄影,先选好相机
- “玫瑰人生”早午餐
- 我的航拍反思路
- 呵护肾脏,让生命之树常青
- 2014戈尔特斯户外梦想实现活动颁奖典礼于京举行
- 母女姐妹花头皮逆龄护理
- “翡翠岛国”爱尔兰
- 第三届PSAChina特克斯国际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 “逆生长”寿星
- 《妻有物语》荣荣&映里
- 康健一 书房里的高尔夫
- 调制唯美梦幻色彩
- 国外对“反思性教学”的诠释
-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施的若干问题
- “研究性学习”课程辨
- 现代化的语文教学必须具备三种意识
- 有意义接受性学习方式策略的案例研究
- 国家汉语战略值得反思
- 语文教育:实现“人”的跨越
- 相关学科的发展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上)
- 文化的语文与语文教师的文化
- 学校课程的文化功能及实现机制
- 缘木求鱼还是成果斐然
- 〖韩雪屏〗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
- “口语交际”的内涵及课堂教学特征
- 聚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 自由——创新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