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0
让音乐“潜”入语文课堂————唐诗宋词课堂教学方法的一点尝试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一直是困绕语文界的一大难题,也是内地西藏班(校)语文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用古诗新唱的方式教学唐诗宋词,让音乐“潜”入语文课堂,借助藏族学生对音乐比较敏感的特点,以唱促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过程描述】
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第二单元,是唐诗宋词的重点教学单元。如何处理“诗词通读”、“诗词鉴赏”这些对藏族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呢?
笔者想到,藏族学生能唱会跳,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其自编自演的节目让老师们也啧啧称赞。何不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让学生在唐诗宋词的学习中,根据古诗词的情感、意境,自己来谱曲演唱,以此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呢?
经过思考设计,笔者制订了如下计划:
一、活动目的。
1.领略诗歌的音乐美,体会古诗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的奇妙。
2.在反复的朗诵、吟唱中培养识记、理解、判断、分析和鉴赏能力。
二、活动过程。
1.准备、实施阶段。
教师介绍几首根据古诗词谱曲而成的现代流行歌曲,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出活动设想。
全班学生自由组合成8个小组:评委组,制定此次活动的评分细则,并参与打分;资料组,查找诗词与歌曲的渊源,并用powerpoint将搜集到的资料编辑成演示文稿;另外6个小组参加竞赛。
参赛组以抽签的方式选取诗词,分工合作:或编写串词,或查找有关诗词的评点资料,或为诗词谱上新曲……每一小组推选一位主持人,将诗词的诵读、吟唱、解说串成一台小节目,每组根据各自的优势在形式上可有所创新。
各参赛组推选一名组员参与评委组。
2.展示、交流阶段。
①教师以歌曲带入情境。②评委组宣布比赛规则。③资料组介绍诗词与歌曲的渊源。④各小组轮流上台展示,评委和其他同学就这一小组的朗诵、演唱、解说等进行点评。⑤教师总结。
三、活动评价。
1.人人参与活动,并在不同层次得到发展。
2.评出最佳朗诵、最佳演唱、最佳主持、最佳串词、最佳组织、最富创新等奖项。
【课后反思】
活动进行得有条不紊,学生的情绪高昂。整个活动寓教于乐、启智于趣。反思整个过程,笔者认为整个活动有以下特色:
1.倡导主动、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发展。
诗歌教学的传统方法就是朗读、背诵,而这个课堂活动以吟唱为主旋律,辅助以朗读和点评,使学生在掌握了诗歌发展渊源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到各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的创作风格以及作品的意境。让学生在精美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中体会诗情画意,拉近了时空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藏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障碍。
整个活动,无论是诗歌的渊源,还是各首诗的主旨、艺术手法,教师都没有凭习惯直接“给”知识,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掌握。鼓励学生主动通过上网、上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并根据需要取舍、组合。如有的小组在介绍作者时,就没有全面介绍,而是侧重介绍作者的创作风格,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艺术手法;有的小组在解说时,将诗歌的意境与谱曲意图相结合,使理解更为深入。
在学生点评的过程中,教师也并不是将学生往教师自己已有的结论上引,而是提供新信息,启发新思路,补充新线索,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探究和创新。如展示“乌衣巷”的小组在演唱时将每句诗的最后三个字反复吟唱,在点评时,大家都忽略了这一细节,教师适时提出疑问,引导了思考的深入。
2.开发课程资源,体现学科的综合。
在此次活动中,教师摒弃传统教法,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地开发课程资源。在活动中不但让学生进行了音乐欣赏和诗歌鉴赏,还开发了网络、图书、影视、主持、演唱、评论等多种课程资源,使我们的诗歌学习“由追求经典走向现实生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走向学生”。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它是可以通达各个学科的,而综合性学习正是跨学科学习、多学科结合的一种努力。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不但学习了如何鉴赏诗歌,还尝试了谱曲创作、上网查找资料、制作幻灯片,并且能根据诗歌的意境选择恰当的配乐、画面,在这个过程中,语文与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的结合贯穿活动的始终,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避免了传统狭隘的语文课程观。
当然,这样的活动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有它遗憾的地方。因为容量太大(六首诗词),每组只是完成本组的那首诗或词,对其他五首诗或词了解较浅,点评有时不太到位。因此,量的把握、质的落实,将成为今后教学中关注的重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 生生不息
- 充满爱的家
- 去广州,坐地铁!
- 观《为了明天》有感
- 童年趣事纪实
- 画
- 难……
- 老师的爱永不停止
- 今天教室特别静
- “美”与“丑”的较量
- 安全第一
- 难忘的同学
- 难忘的批评和表场
- 没有自由的小鸟
- 魏巍: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高油价困局-综合新能源论文(1)
- 刘铎:经济发展与村庄和谐-社会资本的视角-综合新能源论文
- 浅析变电站改造工程存在问题及对策-综合新能源论文(1)
- 煤清洁利用是中国式低碳的关键-综合新能源论文(1)
- “捕碳者”说-综合新能源论文(1)
- 俄罗斯开始“医治”炼油“短腿”-综合新能源论文(1)
- 国外“海油陆采”石油开发现状-综合新能源论文(1)
- 谈谈新形势下长垣县黄河防汛工作对策-综合新能源论文(1)
- 盐城市盐都区发展城市水利的实践-综合新能源论文(1)
- 新经济学理论系统及其实践体系-综合新能源论文(1)
- 长江下游沿江城市内涝灾害的反思与对策-综合新能源论文(1)
- 浅谈平阳县顺溪水库建设的必要性-综合新能源论文(1)
- 煤炭大集团管理体制创新的理性思考-综合新能源论文(1)
- 加强成本管理 提高水利工程效益-综合新能源论文(1)
- 印度四面出击 狂热追逐能源-综合新能源论文(1)
- 萝 卜
- 外国的粽子
- 《端午的鸭蛋》写作特色
- 《端午的鸭蛋》同步练习
- 《云南的歌会》词语解释
- 《端午的鸭蛋》课文评点
- 《端午的鸭蛋》研读赏析
- 《端午的鸭蛋》同步练习
- 《端午的鸭蛋》写作借鉴
- 口语色彩浓厚──平谈有味
- 《端午的鸭蛋》词义辨析
- 善用语“造型”──绘声绘色
- 随遇而安
- 《端午的鸭蛋》问题探究
- 《端午的鸭蛋》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