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5
人文不是空谈出来的
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育界几乎到了言必称“人文”的地步。
课堂上,一些教师在大谈“爱”的语言中达到了语文教育的高潮。似乎不需要借助脚下沉重的大地,语文就可以一跃而直上九霄,遨游于自己理想的天国。
然而,一堂课“游”下来,学生却连基本的字词都没有掌握。除了听到一些充满空洞说教的道德灌输和华丽煽情的语言,学会了生硬牵强的造句、华而不实的作文之外,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
事实上,这种大谈人文的语文课恰恰是毫无人文的。我们的语文教育越是喋喋不休地谈论人文,就越是表明其人文精神惊人地缺乏。
张大文老师的语文教育实践向我们表明,语文的人文不是通过空谈人文,而是要从实际的字词语句和篇章结构上体现出来。他从司空见惯却被很多教师忽视的地方发掘出了丰富的人文性,不仅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真正的人文教育。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搞好语文教育的关键是抓住语文的规律。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文有其自身的规律,要教好语文,就必须理解和掌握语文的规律。然而,这一点在强调人文和思想的当前语文教育界被严重忽视了。时至今日,我们对何为语文仍然没有清楚的认识,甚至存在着严重的混乱。一些教师甚至以为语文就是人文,没有工具性和规律性,甚至不需要学习和训练。
“语言是存在的家。”很多人在援引海德格尔这句名言为语文的人文性辩护时,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其实,他是从人的存在角度,揭示了语言首先是人与世界的一种操作关系,语言的人文性恰恰蕴含在这种工具性中。
毫无疑问,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但这并不否定其工具性。从根本上来说,任何一种人文学科,首先必然是工具性的,没有工具性,人文性就失去了赖以附着的根基。没有对语言的深入学习和恰当运用,就谈不上具有人文性的美的文学。语文,首先是“语”,然后才是“文”。
相对于西方,中国对语言的学习和训练显得还很落后。自亚里士多德写出《修辞学》以来,西方一直都很重视语言的学习和训练。中世纪时修辞被列为“七艺”之一,到现代则有专门的写作课程,由专任写作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如何写作。因而,西方的中小学生大多能较快掌握运用语言的技巧,一些小学生甚至都能写出像模像样的报告。
相比之下,我们的很多大学生写起文章常常结构混乱,语句不通,甚至连一封简单的家信都不会写。前不久郑州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35%的大学生常常写错别字,30%的大学生写不好请假条,论文写作和毕业设计报告成为大学生的一大难题。据此调查者认为,“中小学期间语文学习的缺陷,直接影响大学期间对专业课程的学习”。
今天,我们的语文教育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只有弄清楚到底何为语文,我们才能清楚语文教育何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差距使我进步
- 孤独的灵魂
- 放弃
- 清晨
- 小水珠
- 改变
- 泪的天堂
- 迷迷糊糊记起儿时的幼儿园
- 梦想开始的地方
- 最初的自己
- 《走遍天下书为侣》仿写:走遍天下相机为侣
- 感谢
- 静夜思
- 奉献
- 友谊
- 我国小型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中存在的问题
-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途径的研究
- 做优雅的“三养女人”
- 孩子,因你而幸福
- 为谁辛苦为谁甜
- 试论强化我国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 建筑工程民工人身伤害与工伤赔偿的分析与认定
- 沈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景研究
- 赔不起的亲情
- 成为一个人的习惯
- 拍纪录片“洗白”美国富豪为何自认三起命案
- 改善高等职业学校学生阅读情况的对策
- 前任很多,后任很少
- 岁月待你不温柔
- 浅析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
- 《小雨沙沙》教学设计
- 《小雨沙沙》教学设计
- 《太阳》教学实录
- 《小雨沙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秋娃娃》教学设计
- 《悯农》教学设计
- 《悯农》教学设计
- 《太阳》教学设计
- 《悯农》教学设计
- 《小雨沙沙》教学设计
- 《悯农》教学设计
- 《秋娃娃》教学设计
- 《秋娃娃》教学设计
- 《悯农》教学设计资料
- 《秋娃娃》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