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文的“美”

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文的“美”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文的“美”

语文教学是一个咀嚼、品味美的过程,对美的追求是语文教学的魂。

一、文字美

文字平铺在纸上,既无色彩又无动感,可是,经过老师的一读一点,文字便从纸上立了起来,学生便看到了生活的本来样子:花儿开了,人物活了,海中涌动着波涛,风里鼓荡着清香。

比如,学习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那舒缓地铺叙着的家国之痛呢?讲台上,老师用充满磁性的声音无限苍凉地吟诵着我用/残损的/手掌……铁窗下的诗人复活了,他衣衫破烂,面庞浮肿,擎着一双残损的手掌,抚摩着囚室的墙壁,喃喃低语这里是东三省的沃野,这里是江南的春水,这里是我的家……

再也没有比朗诵更好的方法了。

学习小说也要靠朗读来展现文字的美。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菲利普夫妇对穷弟弟于勒的惧怕心情,可以让学生找出几处精彩描写,朗读、体会。例如:“父亲脸色早己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要指导学生哑着嗓子读啊啊 对原来如此………如此………要喘着气读,要读出失魂落魄的神情。读谢谢您,船长时要表现出掩盖窘态的意图,语气要恢复平静。

又如读母亲说的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要让学生咬牙切齿地读贼,读不会有出息的要声调突然拔高,表现出母亲压抑不住的气恼,体会母亲由失望转为愤怒的心理变化。

学生在涵泳品味中体会到了人物的心理,触摸到了菲利普夫妇的灵魂,从而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要让学生体会到文字美,老师必须目中有人。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就像没有买主、没有销售一样,谈不上什么教学。因此,老师必须对学生了如指掌,才能用美的文字感动学生的心灵。

二、人物美

《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从城市到乡村,从北国到南疆,曾经到处传诵着这首诗。可是,现在的课堂就很难读出当年的那份感动。大多数学生对周总理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崇敬,带着这样一种陌生感拉长声调深情地呼唤周一一总一一理一一,学生会觉得滑稽可笑。就有这样一堂公开课:台上老师满怀深情地呼唤,台下学生挤眉弄眼地窃笑,令人十分尴尬。

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先让学生了解周总理。

诗篇开头写道: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一个好字朴素无华,但却是对周总理一生极为准确的评价,是诗眼。读到这里,我问学生:

你们知道总理好在哪里吗? 然后给他们讲周总理的几件往事。

周总理生活非常俭朴。据他的侄子周尔萃回忆:我去看望伯伯,多次看到他家平日吃的是玉米面饼或小米饭。穿戴也很朴素,他的内衣、袜子总是补了又补。……伯伯逝世以后,伯母给我寄来了伯伯生前穿过的一些衣物,其中有一双袜子是1954年开始穿的,一件睡衣和一件背心也是从1963年穿到临终。

一双袜子穿了二十多年,这就是一个拥有六亿人口大国的总理!是周总理穿不起新袜子吗?不!是我们的国家还穷,总理舍不得穿新袜子!

接下来又谈到文化大革命期间,他甘冒政治风险,竭力保护大批老干部和民族精英,使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没有受到太大冲击。

还有著名的乒乓外交,打破了中国二十多年的闭关锁国局面,在周总理的外交记录中,这是最精彩的一笔。

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捧着讣告,一句话还没有念完,就已经泣不成声。在周总理殡葬那天,北京长安街上,天还没亮,人们就自发赶来,灵车缓缓驶过,十里长街,十里哭声。诗人李瑛写道:车队像一条河,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此情此景长相忆,对君一吟泪双流”。

老师深情的讲述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在这基础上再有感情地朗诵,能收到催人泪下的效果。

要体会人物形象之美,就要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了解这个人。孟子曾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三、板书美

美的板书同样能给学生带来享受。设计板书时既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又要便于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我把中心定位在钱上:这则板书涵盖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于勒是我们全家的恐怖也罢,希望也罢,我们全家对于勒盼也罢,怕也罢,归根结底是钱在起作用。以前为中心设计板书,鲜明准确的揭示主题,简洁、形象、深刻,让学生眼前一亮,研讨课文的兴趣大增,为学生走进文本架设了一座桥梁。在如教学《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我用一顶乌纱帽作为设计主题:帽子正中写着“护官符”,表示“护官符”的重要性;乌纱帽的两个耳朵上,左边写“法”,右边写“情”,并且“情”高于“法”。这则板书揭示了贾雨村的矛盾心理:是公平执法,还是徇情枉法?学生根据“护官符”交代的巨大关系网以及贾雨村的性格和为官背景就不难做出判断。这则板书还推进了课堂教学进程,帮助学生迅速抓住文本的精髓。

帮助学生感悟语文之美,还有创设情境、锤炼课堂提问艺术等方法,前人之述备矣,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语文教学就是要创造美、欣赏美,只要能让学生感受到美,课堂就会其乐融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被痛苦折磨过的心灵
山已无棱
寻找感受
感受
寂寞,年华
正人君子的说听之道
那时花开
错过
淡淡的日光
我们都是平凡人
项羽小记
脚踏大地
寂寞的颜色
最美的声音
电子商务安全及其评估
金碟系统在三交项目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简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及管理方法
浅析领导班子的凝聚力与离散力
浅析企业设备管理体系与发展趋势
浅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主要途径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要点分析
浅析火电工程调试管理
“小三儿”15万向原配买“夫”,绝症负心男竟成香饽饽
中小型水利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措施
大型灾害事故救援中装备器材保障体系的构建对策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研究
浅议提高县级图书馆服务功能
汽车新三包法出台后汽车厂商面临的挑战
企业发展战略与创新宣传工作的对策
浅谈初中语文课本剧的编演
让语言为学生的人生点灯
构建班级作文周报的基本操作框架
寻找小说教学中“眼睛”的策略
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文的“美”
阅读教学中应对学生开放性发言的策略
多感官学习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现与创新中的问题与案例
就语文教学的几个热点问题对钱正权老师的访谈
有感于“敢为人先”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的四大误区
对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思考详细内容
综合性学习多元评价方案、策略与原则
试论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