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浅谈初中语文课本剧的编演

浅谈初中语文课本剧的编演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6

浅谈初中语文课本剧的编演

一、 语文教学的困惑及走出困惑的途径

经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感叹:课文已分析得很细了,学生还是听不懂,不喜欢听。也经常听到一些学生问:老师,我们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有一些学生语文考试成绩优异,可遇到使用语文知识技能的实际场合就束手无策。

语文教学中确实存在一些少慢费差现象,这些现象也是和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相悖的。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受教育者通过学习,能适应个人发展的需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健康发展并具有较强的读、写、听、说能力?笔者认为,应强化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把语文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自会兴趣盎然,在实践中真正提高能力。编演课本剧是其中一种方式,笔者试谈谈语文教学中该活动方式的意义及要求。

二、 编演课本剧是激发兴趣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

1、 形式新,学生学课文有兴趣。

过去在教学某一课文时,教师照本宣科,全面繁复,点滴不漏,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现在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并且要表演,形式一翻新,学生的兴趣自然来了:选哪一篇?怎样编?谁来演什么角色合适?能不能演好?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思考,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后才能解决问题。要编演课本剧,戏剧的有关知识可是基础中的基础,过去学生对戏剧常识不愿学习,现在他们可就主动去学习了,并且把几篇戏剧体裁的课文也认认真真的读下来。有了戏剧的知识基础,接下来就要回过头进一步学习所要改编的课文。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就显得主动、积极。

2、 内容新,学生学语基有兴趣。

在编演过程中,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把记叙性文章改编为戏剧,剧本里有简单的舞台说明,大部分是对话。对话语言要规范,就要求用词要准确,句子要完整。表演时读音要准确,对话要与人物性格相符合。这些要求的落实都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编演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语基的过程,也是得到训练得到提高的过程。如编演《皇帝的新装》,老大臣看新装时的语言就很有个性化,词句都很讲究。若没有认真分析反复推敲,是不能编演好的。

3、 表现新,学生对提高能力有兴趣

改编课文成剧本,还要把很多叙述性语言转化为对话,因为课本剧是通过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对话语言强调性格化,学生需要对人物性格进行把握并注意对话语言表达的技巧。表演中的动作也如此。如《孔乙己》中孔乙己出场一幕:孔乙己 来一碗洒,一碟茴香豆(排出九文大钱) 孔乙己摆着读书人高人一等的架子,此时还能炫耀自己,动作夸张的语言、迂腐的性格一露无遗,学生在改编中可能会增加其它对话语言,使人物形象更鲜明。表演时,须把孔乙己的有意炫耀的声调、动作表现细致生动。学生如能做到,也就说明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同时对人物的性格作了准确的把握。我们也可以肯定,学生已具备了把语文知识迁移至实际生活的能力,已具备了对生活的观察分析能力。

4、 思维新,学生对创造性活动有兴趣。

编演课本剧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家。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改编后进入表演,个人的创造性发挥达到巅峰,围绕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表现,动作、表情、对话都达到高度的个性化。汇演时,观看的学生把台上形象与自己创造的形象进行对照,把别人对形象塑造表现的技巧与自己的努力结果相对照,不断调整充实,使形象更为丰富,台上台下,交流创新成果,共同提高语文素质水平。

三、 编演的步骤及要求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剧的编演,要按一定规范操作,同时又要灵活掌握,注意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编演程序为导、选、读、编、评六步,每一步相应有具体要求。

导 学生对编演课本剧虽在兴趣,但编演难度大,要求高,很多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另外,对整个编演过程的难点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克服畏难情绪的做法,可先引导学生回忆所看到的优秀小品,如平时电视台曾播过的小品,简单分析其成功之处,以激起学生对编演戏剧的兴趣,更好地进入编演活动。

选 选较生动的记叙性课文。选这一过程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决定选用,使学生充分参与,以调动其积极性。所选课文要求矛盾冲突激烈,情节性较强,人物性格鲜明。选用的课文篇幅如太长,也可选取其中一个段落层次,因为初中学生语文实践水平较为有限,目标不能定得太高。

读 要改编课文,就需要具备戏剧常识及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这时需引导学生读。一是读戏剧,明格式。初中语文课本的戏剧只有第五册第七单元,及书后所附的一篇有关戏剧的文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使自己具备编演的知识基础。其他年级侧重于说(讨论)戏剧、演戏剧。二是读所要改编课文,要知背景、明主题、熟内容。人物性格的内涵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相联系,是为表现作品的主题服务的,所以,对文中人物性格要清楚,更要清楚产生其性格的社会背景,清楚作者塑造此形象的用心。

编 在学生编写课本剧时,存在着一个毛病,即照抄课本里的人物对话,抄完了,戏里的人物就无话可说了;舞台说明也照抄课本里的叙述语句,冗长罗唆。应让学生明确:1、改编时可适当增删,无论是人物对话或是舞台说明,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删简或增添,既要适合于剧情发展及人物性格的需要,又要适合舞台演出。2、对课文里一些能突出人物性格的对话及有关动作要在剧本里体现,注意突出其作用。

演 1、舞台布置及道具应从简,不能人为造成演出的难度。如《变色龙》里的小狗可用课椅代替,赫留金的被咬伤的手指头可用红纸套扎在手指上即可。2、人物对话的表演是重点,应掌握好语调、速度、节奏及停顿,最大程度地为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服务。3、分小组表演,使人人参与,人人得到实践的机会;要安排汇演或竞赛,选表演较出色的学生在全班面前交流表演,注意全体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评 1、评编演。在汇演后,组织学生讨论,评论编演的水平及得失,重点是指出创新和成功之处,同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2、评课文。编演后学生对原课文的理解已提高到另一层次,此时,可提出几个高要求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实现语文素质水平的新的飞跃。

初中学生编演课本剧难度较大,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满意度不高,欠缺之处必然极多。但作为一种实践锻炼方式,学生极感兴趣,并且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也较显著,故把自己对此活动的一些不成熟看法提出来与同道探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错过
被痛苦折磨过的心灵
项羽小记
寂寞的颜色
最美的声音
寻找感受
寂寞,年华
感受
正人君子的说听之道
我们都是平凡人
山已无棱
淡淡的日光
脚踏大地
那时花开
简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及管理方法
中小型水利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措施
电子商务安全及其评估
汽车新三包法出台后汽车厂商面临的挑战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要点分析
浅议提高县级图书馆服务功能
金碟系统在三交项目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火电工程调试管理
企业发展战略与创新宣传工作的对策
浅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主要途径
浅析领导班子的凝聚力与离散力
“小三儿”15万向原配买“夫”,绝症负心男竟成香饽饽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研究
大型灾害事故救援中装备器材保障体系的构建对策
浅析企业设备管理体系与发展趋势
寻找小说教学中“眼睛”的策略
构建班级作文周报的基本操作框架
多感官学习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有感于“敢为人先”
就语文教学的几个热点问题对钱正权老师的访谈
对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思考详细内容
发现与创新中的问题与案例
综合性学习多元评价方案、策略与原则
阅读教学中应对学生开放性发言的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课本剧的编演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让语言为学生的人生点灯
试论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感”观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的四大误区
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文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