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2
阅读教学中应对学生开放性发言的策略
2007年,学校举行了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其中活动之一就是课堂教学评比。在这次课堂教学评比中,我校青年教师们充分展现了较好的课堂教学艺术,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独特的处理和整和,注重了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和对话,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课堂上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回答可谓异彩纷呈。新课程的理念在这些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教学设计的开放带来了开放的课堂,在这些课中随处可见学生的精彩的回答。在这些课中教师对教材的独到处理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课堂的提问和学生的质疑上,这些问题都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听课后,觉得我校青年教师在处理学生开放性发言上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应对学生的开放性发言的策略。
一、在“散”处概括
这里所谓的“散”是指学生对于问题的看法比较零碎,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课堂中运用了大量的开放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对文本的独特解读体现在回答中,也正因为问题的开放带来了答案的开放,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它突破“教师中心论”的束缚,体现了教学民主性。然而学生的发言带有不可控制的不确定性,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学生的回答漫无边际时不能一味地盲从于学生的回答,而应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概括。
请看:①余强老师在执教《斑羚飞渡》一文时,在新课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问题:“假如此时此刻你是一只斑羚的话你会怎么办?”
生一:跳下去,为了自尊。
生二:有一线生机也不放弃,像狼牙山五壮士那样。
生三:我会劝说猎人放弃枪杀。
生四:争取跳过悬崖。
生五:跳过去,因为有“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该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余老师在学生的充分回答后,首先对学生进行了肯定,然后马上进行了必要的概括和引导:“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那批面对困境的斑羚们是怎样做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了课文的解读,使课堂推进的流程很顺利。
②肖老师在执教《珍珠鸟》一文中,在课堂的高潮阶段出示过这样一个问题:谈谈你对“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一句的理解。
生一:信赖是彼此的,相互的。
生二: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赖。
生三:人与鸟类、动物也应该相互信赖。
应该说学生的这些理解是基于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把课文的内涵已经扩展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此时教师可以趁机进行概括小结,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可惜肖老师错过了一次很好的机会。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有很多令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这中间也蕴涵着许多生成性的资源,散发着学生思维的光芒,这是我们阅读教学中的养料,尽管这些发言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针对学生的这些发言,如果教师能进行很好的概括的话,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二、在“偏”处扶正
课堂上面对教师的问题,学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对答如流,这里所讲的“偏”是指学生的发言脱离了问题的重心,或者说对于文本的理解产生了误解。此时作为教师应该明确地指出来,以引导学生走出感悟体验的误区。
③张龙军教师在执教《皇帝的新装》时,有一位学生认为:“文中的那两个骗子很聪明,因为他们善于利用皇帝和大臣们的心理弱点来赚取很多的钱财。”
那位教师的做法是可取的。他没有认同,因为学生的理解已经明显的发生了错误,而是马上进行了引导式的提问:“那两个骗子真的很聪明吗?”并且有意识地把“聪明”二字读了重音,有学生马上体会到了这叫狡猾。如果当时不这样的话,那么很有可能给学生带来价值观上的认识误区,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④某老师在执教《竹影》时,有一个环节——“我来做做评论家”。教师出示了一幅自己的关于竹的画,让学生评论。其中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这画叶子片片向下缺少生气,应该向上。”老师马上说:“你说得真不错!”
老师对学生的发言没有经过自己的缜密的思考,一味地给予学生无原则的附和和赞同,其实竹叶应该是向下的。当然设置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评画来回扣课文中的内容,让学生获得“要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富有趣味”这一信息。因此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倾听,敏感地发现问题,通过点拨让学生有所悟,把学生从迷途上引领出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庆新年
- 这件事请老师谅解
- 读《了不起的女孩》有感
- 童年趣事——落汤猫
- 这个老师有点馋
- Go to阳澄湖
- 还我一片绿色
- 金色的童年
- 风纪的感想
- 月食是怎么一回事
- 心中美丽的风景
- 《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读后感
- 美丽的冰雕世界
- ……
- 不倒翁
- 浅谈事业单位改企后的内部审计
- 高校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审计的思考
- 论注册会计师审计机制的社会属性
- 小议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 构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对策研究
- 我国绩效审计环境分析和政策选择初探
- 高校内部管理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加强粮食企业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 浅谈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
- 银行内部审计道德风险成因及解决对策
- 内部审计外部化: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新契机
- 谈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定位
-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探讨
- 关于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思考
- 挑战权威,引领学生走进花样的世界
- 我教《竹影》的几点体会
- 《竹影》结构分析
- 《竹影》教学案例
- 《竹影》说课稿
- 《竹影》课堂实录
- “冰心”笔名的由来
- 《竹影》教学设计
- 《观舞记》有关资料
- 《竹影》说课稿
- 《竹影》教学设计
- 致青年读者
- 《竹影》教学设计
- 《竹影》说课稿
- 《观舞记》课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