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综合性学习多元评价方案、策略与原则

综合性学习多元评价方案、策略与原则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综合性学习多元评价方案、策略与原则

以主题学习为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具备这样的特征:周期长、信息量大、过程即目的。每一次学习过程中都要收集、整理大量的信息;任务完成后会形成丰富多样的成果;其目的是在过程中掌握方法,学会解决问题,形成真正的语文实践能力。这些特征决定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当是多元的、立体的、过程性的。实践中我们探索了一套以档案袋为载体的综合性学习多元评价方案,这套方案力图通过评价全面了解、帮助并促进学生的发展,其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均是多元的。

一、评价方案:以档案袋为载体,以学习过程为线索,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构建多主体的多元评价网络。

1.档案袋中的档案材料

档案袋在这里不仅为综合性学习评价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操作方式,也为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档案袋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完善,最终成为依据、记录评价的载体。档案袋以每一次综合性学习为单位,即每次综合性学习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档案袋。档案袋中应具备以下档案材料: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及目标要求,活动计划即教学设计,活动过程中收集、整理、撰写的各种形式的资料,评价表。

2.评价过程、方法及主体

该评价方案的目的不在于评价本身,评价本身是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一个环节,通过这一环节一步一步把学习活动向前推进,而且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完善。本方案将多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应用于活动的各个阶段,以学习过程为线索,让评价成为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在学习中评价,在评价中学习,真正实现评价的促发展功能。

活动起步阶段:师生共同讨论学习主题、教师提供的目标要求及活动计划(教学设计),确定主题及活动计划。主要采用苏格拉底式讨论评价、非正式评价等方式。评价主体主要有教师、同学、自己。

活动实施阶段:按确定的活动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采用非正式评价、目标游离评价等方式。评价主体主要有教师、同学、自己及其他。

活动总结阶段:总结、反思活动过程及方法,形成学习成果。主要采用真实性评价、苏格拉底式讨论评价、目标游离评价等评价方式。评价主体主要有教师、同学、自己、家长。

成果展示阶段:采取多种形式展示本次学习活动的成果。主要有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方式评价。 主体主要有教师、同学、自己及其他。

二、评价策略: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较特殊的教学形态,评价时应注意把握各种过程性评价的特点,扬长避短。

1.真实性评价是综合性学习的主要评价方式,使用时应注意其明晰性、客观性与可操作性。

真实性评价是在真实生活情境中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评价方法,真实任务是进行真实性评价的前提。所谓真实任务是指能反映现实生活中某个领域专家所面对的一些真实生活活动、表现或挑战的任务,它是复杂的、多维的,需要运用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高等级认知思维才能解决。换句话说,真实任务完成过程即是问题解决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充分调动有效的问题解决能力、元认知能力等高级认知能力,有效地、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综合性学习属综合实践活动,其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形成有效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决定了真实性评价是综合性学习最主要的评价方式。评价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评价标准的明晰性。评价标准是真实性评价的关键所在,综合性学习真实性评价的效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标准的明晰度。教师应当按照教学评价的依据一一教学目标,确定明晰的评价指标与评价等级,将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应达到的目标及层次,用简明的语言概述出来,供教师和其他评价者评价时使用。

第二,评价内容的客观性。评价结果的信度往往源于评价内容的主客观程度,一般来说,评价内容主观性越强,评价结果的信度越低,反之,评价内容客观性越强,评价结果的信度越高。过程性评价的各种方式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因而容易引起对其评价结论信度的质疑。为了避免这一弊端,过程性评价要提高信度,要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提高评价内容的客观性。相对于过程性评价的其他几种方法而言,真实性评价更容易达到这一要求。

第三,评价方式的可操作性。评价方式的可操作性是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一种评价方式没有可操作性,无论其体系如何完备、理论基础如何坚实,都缺乏存在的价值。这种可操作性主要体现为简单、方便。

综合性学习好比语文学科的大拼盘,各项语文知识、技能及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在这里都要得到充分的整合,这给评价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特别是真实性评价中对显性目标的评价,涉及对方法性知识及言语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各项能力的评估,处理不好,会很繁琐。因而进行真实性评价设计时要注意删繁就简。此外,评价仅仅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一个环节,评价方式还应尽量注意操作方便,不要给教与学带来负担。

2.利用表现性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但应注意提高表现性评价的信度。

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行动、作品、表演、展示、操作、写作等更真实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及学习成果与过程的方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综合性极强的教学形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真实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都有极充分的展现,表现性评价在这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综合性评价的重要方式。综合性学习采用表现性评价,应当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仔细观察,尽量提高评价信度。表现性评价的主要呈现方式是描述性的评语,即评价者用描述性的语言对被评价者的有关表现做评价,有较强的整体性,适合于综合性学习中隐性目标的评价。但由于表现性评价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因而信度往往较低,这就要求教师或其他评价者在使用表现性评价时,一定要仔细观察被评价者的行为表现,描述性的评价语言尽量接近被评价者的真实情况。

第二,抓住优点综合评价。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以综合形态出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均以整合形态充分展现,表现性评价的整体性恰好为综合评价提供了良好的表达方式。但运用这种方式时要注意不要面面俱到,而应抓住优点,大胆肯定,对不足之处应及时指出。

3.苏格拉底式时论评价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学生间的对话为主。

苏格拉底式讨论评价是以学生在问题讨论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为依据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需要有较为固定的形式一一讨论,在讨论中观察被评价者的行为表现。采用这种评价方式时,观察的重点应放在被评价者的口语交际能力及思维能力上。

参与性是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特点,它有两方面的含义:全员参与、共同参与。全员参与是指学生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都有充分的展现、发展的机会;共同参与是指在协作中学习,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综合性学习的参与性为苏格拉底式讨论评价提供了前提与可能。采用这种评价方式需要注意和谐、平等、民主的讨论氛围的营造,每个学生都应有充分的表达机会,讨论时的对话应主要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为讨论进程的控制、学生关系的协调、恰到好处的建议与引导、仔细的观察。

4.使用非正式评价时,要注意增强有意识评价,克服无意识评价。

非正式评价是指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教学的接触、互动过程中,以观察(包括直接和间接的观察)和交流为主要方式,不断地了解学生,进而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形成对学生的某种判断。

非正式评价实际上是教学过程中运用最广的评价方式,但大多情况下,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综合性学习中采用非正式评价,应当注意克服其中的无意识成分,无意识状态下的评价往往带有教师的某种情绪。当教师情绪处于积极状态时,评价会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评价时教师的情绪处于不积极状态,他的情绪很可能会随着无意识评价传递给学生,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对学生造成伤害。因而,综合性学习采用非正式评价时,教师应当加强有意识评价,克服无意识评价。

5.以目标游离评价为辅助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陈玉琅认为目的游离模式不是一种完善的评价模式,它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程序,是针对目标评价模式把教育活动的目标即预期效应与教育活动非预期效应(斯克里文称之为副效应)割裂开来这种做法的弊端而提出来的。把评价的重点由‘方案想干什么’转移到‘方案实际上干了什么’上来。所以有批评者认为这种评价模式简单地用评价人的目的代替了方案管理者的目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目标游离评价即是陈玉珉论及的由斯克里文提出的目的游离评价。一般认为,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教学评价的基础是教学目标,综合性学习评价中的目标游离评价,是指不依据教学目标而依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的评价,它既有较大的随意性,也有较强的针对性。其随意性是就教学目标而言的,其针对性是就学生的实际表现而言的。抓住学生学习活动中最优的表现和最大的不足进行评价,以促其发展。目标游离评价是综合性学习评价体系中的辅助形式,一般由学生、教师以外的人进行评价,如家长或学习活动中被访问的对象等,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其视域之外的学习状况,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

三、评价原则:综合性学习的整合性、自主性、活动性等基本特征决定其评价应遵循过程性、交际性、综合性等基本原则。

1.过程性原则

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基于真实语文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相对于其他的语文教学形态而言,有更强的即时性、生成性,并且过程本身就是综合性学习关注的目标,因而学生评价应当遵循过程性原则。这里的过程性有两方面的含义:评价过程、过程中评价。评价过程是指每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全过程的整体评价,从任务主题的确定到计划、实施、结果,对这一全过程中,学生规划、监控、调控等宏观驾驭情况的评价。过程中评价是指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 定期、不定期地对学生表现出的优点予以肯定,问题予以提示。

2.交际中心原则

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在教学大纲中强调语文的交际功能这是第一次,新课程标准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上沿用了这一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与这一提法相呼应,课程标准把语文教学形态中的听说教学改为了口语交际教学。这种变化与修改,是要强调语文学科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即与人交际的功能。综合性学习中的学生评价应以这一功能为中心,重视学生语言能力及与人交往能力的评价,促进学生掌握这一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综合评价原则

综合评价是综合性学习评价的基本原则。前面已经论述到,综合性学习是整合性的学习,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在这里均要得到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也是促进学生多方面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这决定了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内容是综合的;另外,综合性学习评价的方式也应当是综合的,每一次学习活动的评价方式都不能是单一的,应当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面评价学生,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个性化原则

个性化原则主要是指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不同的智力优势与学习风格。加德纳认为不同个体的优势智能各不相同,智能的组合方式也各不相同,这必然导致学生学习方式的不相同,因而应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与呈现方式,展示他们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对此进行有个体针对性的评价。

5.多主体原则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主体应当是多元的。综合性学习是一个极为开放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很多学习活动在教师的视阈之外,单方面地依靠教师很难对学生的情况做客观、准确、全面的评价,因而综合性学习应当遵循多主体评价的原则,教师、校外指导、同学、学生本人、家长、学习活动中的被访问者、建议者等都可以成为评价者,共同构成评价体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祭奠幸福
梦想的曙光——2010
被风吹过的季节
根本
公主和木偶娃
我们
骄傲
黑色生日
有梦如花
我在路上
阳光照在头顶上
不诉离伤
月意
定格
灰姑娘的玻璃手机
四肢恶性黑色素瘤28例的治疗回顾分析
腋下切口全程内窥镜隆乳术的临床体会
被互联网埋葬的美容盈利模式
吉鹤村酒业杯2局
单克隆抗体在黑素瘤诊断中的作用
一次性根管治疗对老年人磨牙感染根管的疗效分析
王天一蝉联茅山杯3局
快速应对美容院公关危机
蕊莉娅,从女人到女神的完美蜕变
做个懂得用钱的美容院老板
分裂式桩核冠在老年人后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团队建设是企业永久发展之道
口腔正畸科青年医师规范化专科培训初探
3―D定点及定量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塑形中的应用
彩超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静脉畸形临床疗效观察
关于议论性散文
中学文学教育采撷
许锡良:谈谈教师怎样成长
60个中国孤儿的守护神
映潮评课之《庄周买水》
肖川:教育的意向性
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教师教学技能的要求
苏轼《江城子 忆梦》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国外高中母语课程标准和理念(下)
个性化的语文课与语文教师的个性
科学教育和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下)
语文新课标的阅读教学新概念
朱佩玲:为高中课程改革鼓与呼
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