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5
“平淡”中的“启蒙”——观摩贾志敏老师执教的《月光启蒙》有感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篇内蕴丰富的散文,诗人孙友田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下,母亲唱民歌民谣、猜谜语、讲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怀念、感激之情。
五年级的学生在理解这类散文时,确实有点难度。贾志敏老师在教学时另辟蹊径,从课文的题材“形散而神不散”作为突破口进行教学,看似平淡,实为真切,尽显真情,令人回味无穷。
三次点题:“平”中出奇,层层推进
贾老师在刚开始上课时,就让学生读课题,随即指出,这是文章的标题,本册书中的《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介绍地方,《钱学森》写的是人,一看这类题目就知道是写人或记事的。但是今天学的这题目《月光启蒙》是另一类,“月光启蒙”是指——在月光下受到了启蒙。这首次点题旨在让学生学会审题,明确所学的特别之处。
学了生字后,贾老师再次引导学生看课题,然后指出,这是篇散文,不是故事,也不是写人,而是随感,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这就叫散文。作者是孙友田,出生在华北,现在南京工作,写过许多诗。此举很巧妙地让学生初步感知散文的特点,大致了解作者的概况。
课行将结束时,贾老师第三次让学生读题目:这题目就是另类,其他写人就是写人,记事就是记事,而“月光启蒙”是短语,变成了在月光下母亲启迪“我”,使“我”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成为诗人,这就是诗人孙友田。贾老师用一句简洁的话语来概括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地“拎”出课文概要,使学生学后能在脑中留下清晰的脉络。
三次点题,看似平淡,但每次点题之目的不同,“月光启蒙——散文——诗人”,一层进一层,以点明“课题”来推波助澜,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看似流于表面的是“课题——体裁——作者”,蕴于深处的实为阅读课文之方法:“解题——类型——梗概”。
以线穿文:“淡”而化之,概括内容
用一两句简单的话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重要的训练点,因为“言简意赅”不是容易之事。
在阅读理解时,贾老师并没有像我们平常教学时那样刻意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有突兀之感,而是巧妙地用一根线——母亲是用什么来启蒙作者的?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歌谣、猜谜语、讲故事等形式,使学生抓住主要枝节来概括主要内容。这样的教学设计看似平常平淡,但自然无痕,水到渠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寄生虫
- 悲哀
- 天空灰的好象哭过
- 窗下夜想
- 参赛
- 眼泪也美丽
- 台湾
- 青春
- 永远的梦
- 十七岁
- 蓦然回首
- 夜沉吟
- 我的高三之路,从换座位开始
- 我的时代,由我主宰
- 个性
- 只为寻找孙儿,奶奶三年徒步走山乡
- 吴越说其实我不清高
- 刘恺威有了小孩不忘了太太
- 从欧洲到欧洲移居者的未来
- 强健你的骨骼
- 弟弟为牢中哥哥解疑人生 ,哥哥为病中弟弟再续生命
- 拍一张好莱坞情侣式的结婚照
- 对爱最好的诠释,就是让心爱的女人做母亲
- 邓紫棋也怕不红
- 做过歌手也做过逃犯李有才的一切源于一个女孩的爱
- 对冲基金财富新引擎
- 一根看不见的线
-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 解除同居的代价
- 李银河说大侠不嫉妒王小波
- 漫画,使口语交际如此美丽 教案教学设计
- 《可爱的小动物》 教案教学设计
- 《第一场雪》教学片断评析 教案教学设计
-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贺年片》作文活动课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登鹳雀楼 教案教学设计
- 《夜莺的歌声》 教案教学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正视学情,真实主导,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狼和小羊(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二十年后的……》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荷花》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 寓词意理解于愉快表演之中 教案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 我必须去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