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老师,我们还需要把字写好吗?
昨晚,看了玫瑰的教余小记:“我们还需要把字写好吗”。掩卷后长思,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明知示范性对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可是,我们在“高科技”的炮轰下,是不是已经渐渐忽略了它所存在的位置?
玫瑰在文中说,某一次,去听一位低年级老师的识字课。一堂课下来,四十分钟的时间里,顶多只示范写了两个字,其他字都是让孩子们自己观察书写。而这位老师自己在示范的时间里,由于没有细致地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导致写出来的字不仅不美而且还错误百出。想想,老师固然如此,对于小孩子来说,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学校专程邀请当今小语的泰斗--某特级教师来我校指导课题研究的事。学校为此还专门推荐了一堂研讨课。在课中,老师设计一个环节:一部分学生在台下读文,叫一个学生到台上去。要求台上的学生记录下台下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说心里话,单从设计角度而言,这个环节设计得很新颖--旨在培养孩子的快速捕词能力。当然,如果孩子在上面书写流利、正确的话,这个环节相信还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可结果呢,不写不知道,一写让人大跌眼镜:笔顺没有一个是正确的!遗憾的是:老师当时重在关注台下的学生,恰恰忽略了台上学生的“精彩表现”。殊不知,这种错误老师如果没有当堂指出的话,其实不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向台下的学生暗示这种写法的正确性?
当然,学生有这样的表现,综合而言,还是从低年级开始,我们的写字教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看看我们的各种各样的大赛,各位选手可谓都是凤毛麟角般的人物--精品中的精品啊!可是,有几位敢于在课堂上亲自教孩子如何写字的呢?要不然事先将课题写好,其他的内容打印机打好,课中贴上去就行了;要不然,采用新式方法,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让学生把所讲的内容“板书”到黑板上,这样一来,老师减少了写的繁琐性,而且还间接突出了师生合作;就是有个别勇敢者,敢于在课堂上写上一两个字的,无非是担心课堂环节的问题,示范写一两个简单的字,就把写节的环节体现出来了。孰不知,孩子们的写字能力岂是示范一两个字就能培养好的?
写字,本身就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基本功,不是探索性的未知的试验。于孩子的成长而言,这也是一次生命的快照。联系我们自己,小的时侯,如果某个字按照自己的意愿写了一遍后,后来尽管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想要去改写,却总会在不经易间又写回原来的样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珍贵的教科书》有感
- 读《雷锋》有感
- 读《小猴和西瓜》有感
- 挑战我们的难题
- 无锡人的抗日战争的记忆
- 读《八荣八耻》有感
- 读《养花》有感
- 读《活捉“座山雕”》有感
- 读《我的小伙伴》有感
- 读《老人与海》有感
- 读《一件难忘的事》有感
- 放眼祖国 胸怀天下
- 甘当井中蛙
-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 寒门再难出贵子
- 浅谈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创新
-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困境思考
- 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探析
- 对建筑给排水一些节水措施的探讨
- 政工干部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发挥表率作用
- 发挥草稿纸的优势,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 企业党组织如何给职工营造积极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
- 践行群众路线,如何提高医院党员干部工作能力
- 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预防与控制
- 对我国综合类期刊的分析
-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 党建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 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对县级党校的影响
- 公共设施致残的责任认定和赔偿途径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相关知识
-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材理解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实录
-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材理解
- 《围魏救赵》教学设计
-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 《骄傲吧,祖国》教学设计
-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相关知识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设计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相关知识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片断赏析
-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说课设计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文
- 《围魏救赵》教材理解
-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