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周一贯谈理想语文课堂

周一贯谈理想语文课堂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12

周一贯谈理想语文课堂

(一)如何看日常课和观摩课

吴 琳:这两天,老师询问最多的是关于“如何看课”的问题。手机尾号是5621的朋友说:“我是来自苏州的一位青年教师,问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究竟怎样的课才算是好课?”

周一贯:“如何看课”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两天我们共收到八十几条手机短信,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关系到“如何看课”问题。我想说两点:第一,如何看日常课;第二,如何看观摩课。

我先说看日常课。我认为日常课主要应从三方面去看。

第一,要本质地看。课堂教学要看两个本质:一是学科的本质──是不是符合学科本质,二是学生的本质──有没有促进学生的发展。

每个学科都以自己的本质特征,与另外的学科相区别。语文课为什么不同于品德课,关键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学语学文”。工具性也好,人文性也罢,总不能离开“学语学文”,丢失了、淡化了语文课的“学语学文”,也就失去了语文课的本质特征,就与思想品德课没有多大区别了。所谓学生的本质,就是要看学生有没有得到发展。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应该是我们语文课堂要解决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第二,要辩证地看。我认为“没有缺陷和遗憾的好课”是不存在的。反过来,“毫无启发性的差课” 也是不存在的。这里,应了一个普遍的规律,即不管你是怎样的特级教师,上出怎样的好课,总是“智者千虑,难免一失”。反过来,一般的老师上课,没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往往也有一些地方,能给我们启示,也就是说“愚者千虑,总有一得”。

所以,我们既不能跪着听课,也不能骑着听课。怎么讲呢?对有些比较好的老师,我们青年教师往往是激动地崇拜,是跪着去听课的。这样做,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自己的思想。而另一方面,对一些上课的青年教师,我们又往往是骑着人家的脖子去听。这无论对语文教学研究,还是对我们自身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我常常去听一些新老师的课,听了以后,觉得有些东西对我们还是很有启发的,我们听课时要有一种好的、辩证的心态,这样,对我们的帮助才会更大。

第三,要个性地看。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要尊重上课老师的个性,尊重他的个体风格。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个性化的,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个性,有不同的追求,如果我们过分地拿一个标准去套每一堂课,我们学到的东西就会很少很少。我记得有一首小诗说得很好:

天空宽容了彩霞,才有满天的绵锈。

大地宽容了江河,才有浩瀚的大海。

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有金秋的收获。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宽容一点呢?只要对我有好处,对我有启发,哪怕他有十点不是,二十点不是,我就“只取一瓢饮”,不是对我们也很有帮助吗?

第二部分,我想说说看观摩课。我觉得看观摩课和看日常课有些不同。

我给观摩课下了个另类的定义:它是在非常的时间里,在非常的空间中,由非常的人来执教的一个非常的课堂。我觉得很多问题都是从这四个“非常”中引出来的。比如说“非常时间”。刚才有些老师提到,本应是两个课时上完的,他怎么可以压缩压缩,变成一个课时就学完了呢?(众笑)这就是个非常的时间问题。授课教师觉得要把课上得精彩一点,而时间规定只能上4O分钟,所以教师就把两节课的内容放在一节课进行了。如果是日常课,就没这个问题。

吴 琳:这次大会,给所有的授课老师都是40分钟。

周一贯:是呀、所以老师没办法完成一篇课文。再比如“非常空间”,那么多老师来听课,要说老师一点都不紧张,是不现实的。还有“非常的人”,首先上课的老师是非常的。这么好的机会,谁能不考虑表现一下自己呢?(众笑)如果放在你身上,你做得到吗?我们人类最大的敌人是谁?就是自己。我们都是吃五谷长大的,要超越自我,非常不容易。所以,不管是怎样的观摩课,相对来讲.这种表演的成分总是多了一些。这我们可以理解,因为他是非常的人,我想要是让他上上家常课的话,他是不会这样做的,你说是不是?

吴 琳:是的,因为那时就没有这样的非常心态了嘛!

周一贯:另一方面,学生也是非常的。如果我是班主任,我教一个班,明天要把这个班借出去给别的老师上课,今天我肯定叫每个小朋友读了又读,讲了又讲,做好充分准备。所以我们看到的学生和我们日常见到的学生也不是一个样子的。我们平时能做那么多的准备工作吗?因此,我们看到课堂里面,两堂课的内容放在一堂课就学完了,识字不用搞,写词也不用搞,读通课文也没有问题,上来一读就是琅琅上口,一篇课文读下来,就像一江春水向东流。(笑声)

原因就是他是非常的人,不是我们日常课堂中的人。这样加起来,他的课堂就是非常的课堂。所以,我有一个理念,不晓得我们的青年老师能不能接受?

吴 琳:您请讲,周老师。

周一贯:我觉得什么是观摩课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观摩课的最高境界就是向家常课回归!当然,这个回归,不是简单的倒退,这一点要说明,而是在新的层面上,对家常课的认同。也就是说,观摩课应该近似家常课,又高于家常课。当然,这样的境界,我们都要努力地去创造,共同地去追求。这个问题我讲得太长了,谢谢!(掌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仰望属于我们的天空
只是寂寞
萌动的青春
生活需要梦
量身定做自己的幸福
山顶的守候
难忘的经历
降珠仙子
站在教室的门口
月夜遐思
一阵小雨
理想的家
他的精神感动了我.
大禹,请留步
封存的记忆
五条人 从道山靓仔到广东姑娘,我们一直都爱讲故事
破解 民国戏成杰克苏重灾区之谜
女性生殖大讲堂
美业职场解码探析美容导师的职场发展之路
销售高端产品,成就一流名店
本土美妆专业线“零广告”背后的思考
叔叔我们不约也得约
负能量 牛鬼蛇神主宰世界
娱乐新闻 在巴黎时装周
她们40她们还是女神
点面结合:赢得美容院区域竞争
沈星不爱鲜肉爱大叔
正能量拯救人类温暖治愈
2015最具潜力青春男偶TOP10
孙劲松把海容打造成优秀服务品牌
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
“五壮士”悄然退出语文教材及引发的争论
一个令教师自豪与羞愧的名字
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师资保障
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语文新课程改革
坦言的魅力与“故弄玄虚”的效果
《故都的秋》的意境探赏
教育的万能、无能、本能——对教育功能、价值认识的反思(下)
说课的研究
成人有责任给孩子提供“人奶”培养人性,而不是用“狼奶”培养狼性
我的语文素质教育观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反思对教师成长的意义与策略
让学生进入角色
新课改:深刻的教育资源配置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