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一只孤独的乌鸦》教学指导课设计
《一只孤独的乌鸦》教学指导课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听故事,掌握故事的大致内容,明确彩乌鸦真正需要的一个好伙伴。
2、体会彩乌鸦为找到自己需要而不断努力的过程,感受友情的力量。
3、通过听故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上学吗?为什么?
2、恩,听了大家的发言之后,老师感到你们真是幸福、快乐啊!可是,今天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它一点也不高兴,感觉自己很孤独、寂寞。你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出示课题:一只孤独的乌鸦)
3、引导学生观察封面,你都看到了什么?(一只彩乌鸦,许多乌鸦)这只乌鸦在干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化为一只彩色乌鸦走入故事。
4、再观察环衬页。为什么只有一片彩色的羽毛?看到这一片彩色的羽毛你有什么感受?(这只乌鸦很孤独、寂寞……)
二、作品引读
这是一个寻找“需要”的故事。
“阳光明媚,食物充足,还有许多朋友,像我这样一只奇怪的鸟儿,还需要什么呢?”故事一开始,一只彩色乌鸦就烦恼着而无心练习飞行。而当故事结束时,“彩色乌鸦终于发现自己缺少的是什么了:一个好伙伴”。有了新伙伴的陪伴,飞行变得快乐而有意义。
如此的变化源于彩色乌鸦的寻找,它的寻找过程非常有意思。它帮松鼠找到榛子,帮人找到黄金,还像猫头鹰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可这些并不是彩乌鸦所需要的。直到美丽的黑乌鸦出现在它的视线里,送给它温柔的注视和真诚的赞美,彩乌鸦才找到了自己的需要——友情。这本图画书还隐藏着另外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那就是一只小老鼠的寻找故事,它也经历了孤独到找到好朋友的快乐。它们的寻找过程,时而欣喜,时而失望,其实这是一个人必经的生命历程:茫茫人海,寻找才会发现知音,发现知音才能拥有美好人生。
三、阅读指导
1、读后理解。闷闷不乐什么意思?(生表演一下)茫然是什么样子?(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将要干什么。)彩乌鸦这时候在想些什么呢?我们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2、师:站在另一座山峰上的……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地方?
3、(师读文)松鼠有了这么多榛子高兴吗?为什么?(冬眠需要的食物)彩乌鸦们,你们现在有了很多榛子,感到高兴吗?(不高兴,彩乌鸦不需要榛子)
4、我们看又碰到了谁?(一个人)这个人在找什么呢?为什么找黄金戒指?(象征金钱)彩乌鸦们,找到了黄金你们高兴吗?为什么?我们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5、彩乌鸦带着这枚金黄闪闪的戒指飞走了。
(师读文)为什么又丢了下来?(不是自己的需要的)
6、(师读文)猫头鹰需要的是什么?猫头鹰给彩乌鸦一颗属于自己的星星。你想一下,猫头鹰为什么给彩乌鸦星星?
7、师读第一段。彩乌鸦们,你现在就好好想一想,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指生说。)师再读第二段。接下来彩乌鸦你会怎么做?(生:飞过去和他交朋友。生表演。)
8、(师读文)彩乌鸦最终需要的是什么?请你用非常友好的目光、特别关切的声音对你的朋友问候一声“你好吗?”“谢谢,我很好。”(生表演)
9、彩乌鸦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了啊?(高兴、快乐、激动)
(师读文)这对好朋友以后会做些什么?
10、同学们,这个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彩乌鸦在寻找需要的时候,它帮松鼠找到榛子,帮人找到黄金,还像猫头鹰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可这些并不是彩乌鸦所需要的。直到美丽的黑乌鸦出现在它的视线里,送给它温柔的注视和真诚的赞美,彩乌鸦才找到了它的需要——友情(或爱情)。现在你再来看这幅图画(环衬页),你有什么感觉?
四、小结提升
孩子们,你们有好朋友吗?
你们有好朋友的,在一起感觉怎么样呢?目前还没有的同学,你们现在有什么感受?接下来会怎么做?其实我们生活也是在不断寻找知识、寻找朋友、寻找娱乐……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有时高兴,有时失望,甚至还埋怨放弃过什么。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你们只有在不断的寻找中才能有进步,才能把生活编织的五彩缤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创造我们自己的时代
- 传统节日,我为你不平
- 高楼下的那轮明月
- 死亡三部曲
- 学会倾听
- 自省
- 生活教育
- 退却了的“80后”
- 面子
- 清淡如水
- 风吹不落的青春
- 良师益友
- 我们这一代
- 幸福
- 燃
- 我的怪怪早餐
- 银幕上那些罕见的疾病
- “爱耳日”来临说护耳
- 性幻想与性高潮密切相关
- 俄罗斯发明新药可让人活120岁等12则
- “静则衰、动则寿,静动结合更长寿”
- 令人烦恼的“婚姻病毒”
- 坚守5个字 远离脑梗
- 爱耳:护理“接收器”
- 诊断室里的对话
- 改掉危险的致癌生活习惯
- “接地气”的韩国人
- 学会运动后避免过度饮食的10招
- 对症选用气雾剂并不可怕
- 天寒诱发心血管疾病,老太太跳广场舞时猝死
-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局限性与可行性
- 追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简约化”
- 简约之美——我的好课设计观
- 语文的另一种“面目”
- 关于积累与梳理的讨论
- 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构建隐性课程
- 念了十次《鲸》之后
- 动情•内化•求精
- 真正走进文学鉴赏
- 转变识字方式提高识字效率——低年级藏族儿童识字教学初探
- 语文课堂评价的具体化
- 聊故事,聊爱情——窦桂梅《牛郎织女》教学实录(下)
- 语文学习中的内隐学习与缄默知识
- 语文积累意识要觉醒
- 《一只孤独的乌鸦》教学指导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