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4
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力、提高课堂效率的尝试
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有所获,就要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讨论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时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著名教育学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在教学《五柳先生传》一文时,我播放典雅优美的古曲《莲》,将陶渊明的画像投影在大屏幕上,迅即抓住学生的心,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一个个露出沉浸在审美享受中的笑容,对画面上的拄杖老人更是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此时,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比如《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让大家对陶渊明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伴着优扬的古乐尽兴朗读,初步感受文章的内容。接着,我用“激将法”让学生觉得学习本文不过是小菜一碟,抛出“互动列车”的教学模式。(课堂犹如列车,每个教学环节都是一个小站,在驶向知识殿堂的行程中,师生、生生互问互答,互相启发,充分展示语文魅力及个人才华,共同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经历“新鲜→享受→兴趣→好胜→接受挑战→尝试、探究→成功→获得成就感”的心理历程,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章的深层主旨,教学效果良好。
二、充分讨论,让学生在大胆的尝试、探究中学习。
如何学好语文?对教师而言,《大纲》强调“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而新课标认为学生是关键,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甚至可以让学生去“标新立异”去“异想天开”,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在教学《五柳先生传》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扮演了课堂的主角。首先,通过让学生“买票”上“互动列车”的形式,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接着,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再请其他同学来帮忙解答,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学习过程中既有分组的小讨论,也有全体同学的大讨论,尽可能地让学生做到动嘴读、动手划、动脑想,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尝试、探究,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这样,在相同的时间里,学生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就变多了,讨论出来的问题也就比较完整,比较详细了。
三、扩大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视野
使用课本的初意是为了给学生的学习以示范、引路,这只是“一掬水”,课本之外,还有大量可涉猎的“江河湖海”。但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却似乎割裂了课本和课外,多讲或只讲课本,少讲或不讲课外,切断了“一掬水”和“江河湖海”的关系,使学生读书的天地狭窄了,视野局促了,胸襟和精神都变得萎顿、小器。
光靠学教材、听讲解就能学好语文的学生十分罕见,语文“拔尖”的学生,十有八九却都是得力于课外阅读。这个普遍现象(各地、各校几无例外),难道不足以使我们备尝辛苦却劳而少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们认真反省、深思吗?
“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也就说,对课堂教学而言,指导学生进行课本外的阅读是十分重要的。经典,名作,有兴趣的好书,或应读、可读之书等,都可以尽兴去读,越多越好。特别是读经典一流名著,和“大师”直接“对话”,使学生在全人类所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尽情徜徉,玩味、思索并汲取、消化,其好处将终生受用不尽。然而要让学生课后读书,如果没有“兴趣”是绝对不行的,所以,一个语文教师一定要能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煽得旺旺的,能点燃起他们“兴趣”的熊熊之火,使其人人喜欢语文,个个迷恋于读书。因此我给学生准备了《慎处》一文,希望能联系课堂内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相信并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一旦丧失自信心,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对语文学习当然也就提不起兴趣了。在我检查预习情况时,学生答错了,我不责怪,而是说:“没关系,我们的这趟列车有个特点,那就是可以先上车后买票!” 一句玩笑,不但活跃了气氛,而且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果然,几分钟后,她抢答了一个颇具挑战的问题,为自己挣了个满堂彩。这个事例告诉我: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大纲》强调“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这个话题虽然老了点,但肯定不会过时。我准备《慎处》一文时,除了考虑联系课堂内外、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还有一个意图: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想想如何为人,如何处世,因为五柳先生的境界毕竟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幸福
- 雨中的故事
- 总是有希望的
- 告别童年
- 我们的青春不曾黯然——农村也有90后
- 感受
- 告别昨天
- 成长的滋味
- 生活
- 黎明临界
- 温暖
- 心底长驻
- 十八感言
- 信念
- 为自己鼓劲
- 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
-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原因及预防
- 经筋结点临床运用概况
- 杰拉德――你的名字叫红
- 浅谈企业集团化物资管理模式
- 不同肾囊肿治疗方法比较
- 新方法配制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液的研究
- 腹腔镜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350例治疗体会
- 无创正压通气在气管切开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 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 急性心血管患者78例的临床治疗研究
- 高血压住院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 意甲的复兴时代
- 婴儿肺炎肺实变6例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 眼钝挫伤继发青光眼的治疗体会
- 有这样一个小村庄 教案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 教案教学设计
- 我为你骄傲 教案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五读法阅读教学初探 教案教学设计
- 玲玲的画 教案教学设计
- 紧扣题眼剖析文思《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建议 教案教学设计
- 天安门广场 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案教学设计
- 老师,您好! 教案教学设计
- g k h 教案教学设计
- 《影子》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秋天的景色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案教学设计
- 13 两件宝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