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4
“我的书”和“童年收藏中心”
学生每天写“每日简评”“一周点评”,一学期下来,少的写了五六个本子,多的写了十几个本,乃至二十个本子。期末考试之后,我把这些满载着学生已经过去的这一学期的童年的本子,发给学生,让学生把本子装订成书,举行“我的书”装桢设计比赛。“我的书”装桢设计比赛有以下要求:(1)周记本按先后顺序排列,用针线把周记本牢固地装订起来;(2)用白纸或彩色卡纸做封面;(3)封面上有封面设计,出版社名称,作者和书名——书名可以约请小伙伴或老师题写;有宣传广告语。(4)有扉页,扉页上有作者简介,内容提要。“我的书”装桢设计比赛主要评两个项目奖,一是“最美的书”,二是“最厚的书”。评奖后,邀请校长为同学颁奖。
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思,它的意义在于:1、作文是“多写”出来的。装桢设计前,老师把一学期来的周记本发还给学生的时候,学生之间自然有比较,有的学生一学期写了十五六本,乃至20本,听到老师一次次地报到自己的名字,看到一学期的辛勤劳动,有了丰富的果实,感到欣慰和自豪,这对他们是一种鼓舞。少的同学,看到自己薄薄的几个本子,想到装桢出来的书肯定是薄薄的,总会得到一种异样的鞭策。发完本子,我总要趁机向告诉学生:作文写的好的学生,并不是他们特别聪明,而是他们愿意写,在没有别人逼迫的情况下,主动地写,写了那么多的本子,水平自然就上去了,就像打乒乓,愿意去练,经常去练,练得多了,水平自然上去了。2、写书并不是件困难的事。通过“我的书”装桢设计比赛,让学生制作自己写的书,使学生明白,写书并不是作家的专利,每个人都有这个权利和能力。德国把一个人最需要做的三件事定为,盖一幢房,种一棵树,写一本书。其实,写一本书真的并不什么遥不可及的事,一个人活一辈子,总要把自己情感和思想的足迹留下来做个纪念。将来,不管学生做什么行业,只要投入地做了,做出事业来了,最终要物化留下来的精神产品,只能是书。3、写作生命需要回顾与反思。我要求学生在扉页上写作者简介和内容提要,就是让学生回顾一学期来的生活经历和写作经历。学生会在“每日简评”和“一周点评”中找到逐渐遗忘的过往,从而发现文字那么美好地留驻了童年,认识到写作是一件留驻生命与生活的趣味无穷的事。我也告诉学生,作文是一架摄像机,一架心灵的摄像机,它可以记录人的心灵世界,那是个弥足珍贵的世界;作文一架随身携带的摄像机,只要有笔和纸,就能随时记录生活和心灵。回顾中学生会感受到,由于停止记录了哪几天,那几天的记忆就随着时间而逐渐地淡出记忆,从而使写作的价值和意义彰显出来。4、写作需要为荣誉而战。写作,最艰难的是坚持不懈、坚持不断地写。“我的书”装桢设计比赛中“最厚的书”这个奖,主要是为那些一学期来写了那么多文章的同学设立的,我要让学生明白:只要有写的行动,就一定会有美的收获。荣誉就是美的收获之一。一个人只要懂得为荣誉和尊严而战,那么这个人就一定有前进的动力;同样的,一个人只要懂得为荣誉和尊严而写作,那么这个人就一定会有写作的动力。5、“我的书”装桢设计比赛是一次综合素质的检验。这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当然是具有意义的,此出不再多言。
原先,“我的书”装桢设计比赛后,“书”由学生自行保管。后来考虑到学生年龄小,对“我的书”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不深刻,加上地处农村,家长也不一定会很重视,相当多的学生可能会在以后的年月里,遗失掉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此,我们成立了“童年收藏中心”,代学生把一本本“我的书”收藏起来。学生毕业的时候,“收藏中心”会发给学生一张“收藏卡”,卡上内容有:收藏时间,收藏书数,收藏学校,语文老师等。“收藏中心”还备有这个班级学生这几年来所有的班级作文周报,包括《毕业专刊》《寒假专刊》《暑假专刊》《国庆专刊》《五·一专刊》等,周记和周报有着不同的价值,周记只记录自己童年之眼看到的世界,而周报,还有同学眼里的世界和故事,两者互为补充。
我们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梦想着有一天,像风筝一样飞出去的学子,因为母校为他们收藏着一份珍贵的童年,而前来看望母校,看望那些为保卫童年而战的老师。我们梦想着,当长大的孩子们有一天打开包裹,发现母校和老师为他们寄来的那一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珍贵童年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激动和感恩。我们知道这还是个梦想,但是教育不能没有梦想。因为有梦,教育才得以精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历史的足印
- 足印
- 家和,和家
- 最后的战役
- 战争——你是否该安静地走开
- 岁月弦歌
- 翻阅日历——重拾莱茵河
- 带着信念上路
- 清点生活
- 钗头凤
- 自卫明天
- 最遥远的距离
- 祭奠青春
- 上善若水
- 苦苦期待
- 罗布泊漂来了漂流瓶 瓶中寄来一个男人的胡杨恋
- 我愿意为你,你是谁?
- 蒋勤勤让老公过奖勤勤
- 拢一些生命回家
- 英达的“英达学问”
- 余男不解感情的高调低调
- 过日子从厨房开始
- 广岛之恋的谎言
- 花样年华失去一条腿,上海女孩“走”出痛苦绽放笑容
- 张洪量送给莫文蔚的礼物
- 下岗重庆妹,台湾做护工闯出一片新天地
- 背父打工11年,90后“中国好女儿”的不屈青春
- 女记者刚入行,深情大哥来帮忙
- 短的是故事,长的是人生
- 上海曾经流行拍摩登结婚照
- 明清实学研究的现况及展望
- 作文批语例谈
- 课程的创新设计
- 情感参与:语文教学的新视点
- 合作学习的核心技术
- 文言文教学的新尝试
- 从美国的语文教育看我国作文教学的误区
- 于永正:盘点自己
- 语文教育价值观管窥
- 高中语文新课程有哪些主要特点?
- 略论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 怎样学语文
- 关于语文课程资源
- 智慧与力量:对教师博客的点滴思考
-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五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