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2
“园丁”更应闻“书香”
前不久,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对该区中小学教师阅读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53.5%的教师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48%的教师每年读书不足4本,个别教师甚至一年不读一本书。读教相长,读书向来是为学从教的基础,但中小学教师阅读时间少、读书不多的现象普遍存在,实在令人担忧。
如今,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了,却也出现了学习中的快餐化倾向;有些人虽然仍对阅读抱有浓厚的兴趣,却因竞争压力和生活快节奏而难以静下心来好好读两本书,导致阅读习惯逐渐消失。社会阅读率存在普通下降的趋势,天天与书墨为伍的中小学教师未能“独善其身”,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然而,由于“开卷”太少,一些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知识更新速度降低,在课堂上表现出教学形式呆板、创意不足,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成为个人职业发展的瓶颈。一些教师对新文化和新科技知识孤陋寡闻,与学生间的沟通出现障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学生面前,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示范作用,中小学老师的阅读水平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发展,更与广大中小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
阅读,可以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提升人的素养,陶冶人的情操,更能唤醒人的心灵。阅读的过程既是一个人了解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体察自省的过程。因此,教师只有不断从阅读中汲取知识养分,储备精神食粮,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气质和品性,也才能不断积累思考和学习的智慧,并将这种智慧传递给学生。
阅读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不仅着眼于知识的积累传授,更应着眼于知识的交流和发展。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已经变得越来越简单和快捷,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止于通过老师和课堂,他们可以越过学校教育,利用现代传媒工具建立自己寻求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如此,教师的角色就不再是一个既有知识的传递者,更应该是一个学习的向导和新知识的创造者。要达成这个目标,教师就更需要通过大量阅读,了解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并对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并通过与学生间的平等交流和共同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当前有些地方已经认识到提升教师阅读水平的重要性,例如,北京市海淀区启动的“教师阅读工程”就用制度措施鼓励教师们多读书、读好书。遵循着“开卷有益”的古训,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老师多读值得深思的著作,多看值得品味的经典,经常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从而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字字珠玑,将泌入自身的书香更多地带到教室、带给学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孩子
- 走向地狱
- 淡淡的伤逝
- 未来
- 我的未来
- 咖啡巧克力
- 最重要的小事
- 彩虹让我走出了困惑
- 等待思雨
- 天使
- 飞雨年华
- 去年秋天的思片
- 静
- 心之归宿
- 军训有感
- 花98%的时间去寻找成功
- 让步是一种涵养
- 反思是成功的加速器
- 想飞的心(外一篇)
- 姐 恩重如山
- 顾客台账的秘密
- 风流者张贤亮
- 人贵在真 心贵在诚
- 到英国买座皇家老监狱
- 一尘不染的新加坡
- 过你向往的生活
- 解密萧红的隐秘情恋
- 让日子过成段子的App
- 微笑面对生活
- 在美国讲“孔融让梨”
- 张中行:读与思
- 《汉记》《汉书》第九
- 张中行:怎样读
- 13、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
- 《语文常谈》第3章:同音字数量繁多
- 《语文常谈》第6章:语法、语音的变化
- 《语文常谈》第6章:从文言到白话
- 文第十三
- 《语文常谈》第4章:语音的“句”和语法的“句”
- 吕叔湘:汉语文的特点和当前的语文问题
- 36、要爱惜和发展青少年的记忆力
- 《语文常谈》第7章:汉语有多少方言?
- 《语文常谈》第2章:怎样给汉字注音
- 张中行:采花成蜜
- 24、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