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差生”黄永玉
黄永玉,作为画家,他油画、版画、漫画、简笔画,什么画都能画;作为作家,他散文、杂文、诗歌,各种文体都能写;作为书法家,他行、草、楷、篆各体皆精。他懂音乐,会作曲,发表过作品;他会武术,爱打猎。这样一个“才气纵横、能文能武、尽得风流”“兴趣爱好也不一般”的黄永玉怎么会是个“差生”?是的,用现在的眼光看,当年他的的确确是个“差生”,有他自己的《示市顾记》
为证。他成绩不好,老留级,“初中三年总共六学期,我留了五次级”。他偏科,“数、理、化、英文,费那么多脑子去记,而我长大了肯定用不上”。他旷课,不务正业,“一开学,我就把领来的新书卖了,换钱买袜子、肥皂。一头钻进图书馆去,懂的也看,不懂的也看”。“差生”的劣迹他应有尽有。这样的人不是“差生”难道是优等生?
我常常想,当年的黄永玉如果读的是今天的学校,那还会有现在的黄永玉吗?当然,历史不允许有假如。因此,结果我不想猜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初中三年留级五次,在今天,这种情况绝不可能发生,这不是因为今天的教师水平高,像黄永玉这样的“差生”也能教好,使他不留级,而是他绝没有勇气在学校继续读下去。
借黄永玉说话,绝不是鼓励学生偏科、旷课以致留级,我只是觉得黄永玉的成功给今天的教育许多思考:
“差生”是怎么产生的?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指教不好学生)的教师。这话也对,也不对,要看“好”的标准是什么。如果以学生的考分为标准,这话不对;如果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标准,这话当然是对的。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一个人都有其长处,也有其不足。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这是每一个教师应该追求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实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可是我们现在的评价标准只重分数,不重个性发展;甚至只讲分数,不讲个性发展。因此不少学生被推到了“差生”的行列;甚至可以说,我们的学校在不断地制造“差生”。这绝不是危言耸听,那些经过考试选拔,进人重点中学的公认的优等生们,老师们只要用一张试卷就能轻易地把他们分出“好、中、差”来,否则就不能体现出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这样一来,那些刚跨进重点中学大门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几天的“优等生”中便立即出现了一批“差生”。这个世界上本来没有“差生”,生产“差生”如同现在的评优,是人为评出来的。为了适应现在的评价标准,许多学生不得不抑制自己的兴趣爱好,拼命补课做题,结果扬“长”不能,补“短”不成,久而久之,成了“差生”。当一个学生被戴上了“差生”的帽子后,在这顶帽子的重压下,不少学生真的变得越来越差,“差生”于是被制造出来了。如何消灭“差生”?我这里所说的消灭“差生”,不是指像某些学校那样千方百计地将那些“差生”或推出校门,或打人另册,使之在学校的学籍簿上消失,而是指从每个学生心中驱逐“差生”的阴影,从每位教师的教育观念中剔除“差生”这种概念;每个教师眼中没有“差生”,
“差生”这个词连同它所表达的概念真正从校园里、社会上消失。这个问题看起来很难,其实并非做不到。要消灭“差生”,我以为首先必须改变评价标准。如今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用的是一把尺子―
同一张试卷;一个标准——总分。这样的评价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极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不断地经受着挫折和失败的打击。在低分阴影的笼罩下,身心备受煎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提出“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的要求”,那么评价也要体现这“不同的要求”,因此考试可分为基本等级和发展等级两种。基本等级,难度小,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发展等级难度大,使对某些学科有兴趣和学有专长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基本等级和发展等级的考试科目。学校可以规定学生选考的发展等级科目不得少于几门。这样既可使学生走出低分的阴影,又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适应这种考试,学校应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不以同一张试卷为尺子,不以总分为惟一的评价标准,学生扬长避短,各得其所。诚如是,则黄永玉式的学生就不会被认作“差生”了,脱掉了“差生”的帽子,心情舒畅了,学习主动了,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差生”自然就消灭了。
黄永玉那样的“差生”在旧时代都能顽强地生存下来并获得发展,这是很能给我们一些启示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山顶的守候
- 生活需要梦
- 大禹,请留步
- 难忘的经历
- 封存的记忆
- 只是寂寞
- 仰望属于我们的天空
- 月夜遐思
- 降珠仙子
- 理想的家
- 他的精神感动了我.
- 量身定做自己的幸福
- 站在教室的门口
- 一阵小雨
- 萌动的青春
- 负能量 牛鬼蛇神主宰世界
- 她们40她们还是女神
- 本土美妆专业线“零广告”背后的思考
- 叔叔我们不约也得约
- 破解 民国戏成杰克苏重灾区之谜
- 点面结合:赢得美容院区域竞争
- 五条人 从道山靓仔到广东姑娘,我们一直都爱讲故事
- 女性生殖大讲堂
- 娱乐新闻 在巴黎时装周
- 孙劲松把海容打造成优秀服务品牌
- 2015最具潜力青春男偶TOP10
- 销售高端产品,成就一流名店
- 沈星不爱鲜肉爱大叔
- 美业职场解码探析美容导师的职场发展之路
- 正能量拯救人类温暖治愈
- 我的语文素质教育观
- 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师资保障
- “五壮士”悄然退出语文教材及引发的争论
- 一个令教师自豪与羞愧的名字
- 教育的万能、无能、本能——对教育功能、价值认识的反思(下)
- 反思对教师成长的意义与策略
- 说课的研究
-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 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语文新课程改革
- 《故都的秋》的意境探赏
- 坦言的魅力与“故弄玄虚”的效果
- 成人有责任给孩子提供“人奶”培养人性,而不是用“狼奶”培养狼性
- 让学生进入角色
- 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
- 新课改:深刻的教育资源配置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