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6
“全语文”教学研究(一)
【摘要】“全语文(Whole Language)”教学研究领域宽泛,它包括全语文学校、全语文教师、全语文教学法。英国有“全语文”教学理念下的“国家写作计划(NWP)”;美国有“全语文”教学理念下的“整体语言教学法”(Whole Language Approach)。这种教学法在我国香港被称之为“全语文取向(Whole Language Approach)。在我国台湾,“全语文(Whole Language)”也译作“全语言”,被认为是一种教学模式,或是跨学科的学习模式。以“全语文(Who1e Language)”理念审视我国大陆的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可获得一个全新的研究视野。
【关键词】全语文;整体语言;教学观
一、“全语文”教学溯源
1.起源
全语文教学的缘起可溯及1967年Ken Goodman所发表的一篇有关阅读的文章(“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1989年美国成立了全语文教学年会,每年聚会一次,发表研究报告,交流教学心得。“在美国教育史上,全语文是唯一由教师领导的改革运动。”(Goodman,1991)当今,全语文教学实践研究遍及美国、加拿大、澳洲及新西兰等地。就全球范围而言,该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Ken Goodman,他对全语文运动的形成和推动,产生极大的影响。
2.界定
全语文教学研究有不同的学派,目前对“全语文”都无统一的界定。
(1)Watson(1989)认为:全语文是一套互相支援的信念,教学策略和经验,让孩子在一种无拘无束的环境下学习阅读、写作、说话和聆听。
(2)Goodman(1986)认为:它既不是教学法,也不是一种措施,它其实是一种信念、态度和哲学。是一种关于学习、教学、语言和课程的哲学。
(3)Victor Froese(1991)提出:全语文是以儿童为中心和以实际应用的文字为中心(1iterature—based),尽量使儿童在真正的沟通环境中学习。
(4)台湾学者吴敏而(1994)认为:全语文是一个自然的学习,是一个跨学科的学习模式。这个模式强调以语言教育为中心整合各学科教育。
(5)台湾学者黄继仁(1997)认为:全语文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哲学,也是一组综合学习和教学、尊重教师与学生信念系统,强调在真实情景的脉络下实施听、说、读、写与整体课程统整的教学,教材以文学作品和真实生活的素材为主,在合作学习之中着重于交互激荡的意义建构历程,进行有功能的、有意义的而且有目的的实质学习,提供学生兼顾知情意的完整学习经验,是一种能够实际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整全教育。
基于各学派的观点,其对全语文教学的共识可以表达如下:
▲语言不应划分成内容和技巧,学习者只有在有意义的真实情境中使用语言,才能学会语言。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在写作中学习写作。
▲语言学习不应该割裂成部分或片断,语言的每个单项孤立地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在有意义的整体中学习每个单项,这样的学习才有趣味性和自然性,学得较容易。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创新思想,尽量表达不属于他人,属于自己的、真实的、有意义的东西。
▲学生的语言错误只不过是学生语言学习不同阶段的真实反映,学生会按自己的进程发展的。教师要容许学生犯错误,要以辅助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冒险,大胆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即使不准确,也不是失败者。
▲语言是在互动、社会交往中获得的。因此学生之间也可以彼此互相学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因为有梦,所以坚强
- 高三,一场决斗
- 仗剑走天涯
- 朔风飞扬
- 迷路原为看花开
- 历史的天空
- 划过生命的绝唱
- 飘过的忧伤
- 永不止步
- 花朵
- 有家真好
- 给我一个动力
- 六月与九月的站点
- 对话中国,天地我怀
- 珍惜
- 生宝宝,男性要打赢精子保卫战
-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 工厂式流水线续集
- 保鲜膜的妙用
- 《何以笙箫默》“情怀至上”
- 如何使氧化的银饰翻新
- 如何巧炸馒头片
- 冬季旅行注意七点
- 单身并非贵族
- 《熊出没之雪岭雄风》熊,就该有个熊样儿
- 女人经常运动能提升性能力吗
- 所谓爱情,追求的是什么
- 怎么戴耳机不伤耳朵
- 测测你向往什么样的幸福
- 柯利明的阿甘式成功学
- 大时代大电影
- 积极稳妥地构建语文课程评价新体系
- 半个多世纪前的“学堂和教师”
- 大成全语文教育——建立小学语文教育新体系
- 港湾要通向大海
- 素质教育12条建议2
- 作文教学如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 中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深化课程改革与更新教育观念
- 运用多元智慧理论指导汉语拼音教学
- “差生”黄永玉
- 我是“语文派”,主张“素养论”
- “全语文”教学研究(一)
- 切实加强对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
- 课程的分类
- 浅谈高中小说教学现状
- 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