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教学反思——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学反思——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7

教学反思——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学设计是一个静态的预设过程,更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教学前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长期以来,教师们大多重视教学前的教案设计,而忽视教学后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是提高教学技能、优化教学策略的科学之道。本期郑逸农老师从理论角度阐述了教学反思的写作策略及理论基础,毛云娟和周晓天两位老师则借助精彩的课堂案例,从实践的角度示范了教学反思的写作方式。

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有三个途径:学历提高、培训学习和教学反思。其中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它是教师内源的自觉的行动。西方教育界有一句口号:让教师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什么是教学反思?这里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洛克说:反思是指对自身心灵状态的知觉或者对心灵运作(思维活动)的注意,是以思维活动为思维的对象,是对思维的思维。这是一种元认知观点,强调反思的指向。

伯莱克说: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他从局外人的角度来思考,强调反思的角度。

杜威说:反思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著地沉思,是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推导的结论,进行主动、持久和周密的思考。他强调反思的过程。这句话从上世纪30年代提出后,一直影响到现在。

思科恩说:反思是指专业者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建构或重新建构遇到的问题,并在问题背景下进一步探究问题。他强调反思的性质。

北京师范大学申继亮先生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上作了浅显明确的概括反思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地实现教育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他认为,教学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情感和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智力加工,还有情感等动力系统的支持;不只有能力,还有意识。⑴

什么样的教师善于教学反思呢?

第一,开放型的教师。这种教师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接纳不同的观点。

第二,有责任心的教师。这种教师能对自己活动的结果负责。

第三,专注型的教师。这种教师对自己的工作高度投入。

第四,喜欢质疑的教师。这种教师喜欢找问题。

第五,严谨的教师。这种教师做事力求精确,精益求精。

教学反思的主要方式是自我对话。

自我对话分为内隐性的自我对话和外显性的自我对话。前者比较方便,但也比较随意;后者则要通过写教后感、教学日志等途径进行,比较严谨,既要反思教学得意之处,又要反思教学遗憾之处。

这里笔者介绍在尝试非指示性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笔者每次教学后做两件事:一是补充记录学生典型的课堂活动,二是认真反思教师的教学得失。

1.补充记录学生典型的课堂活动

首先要讲求真实。

一是学生的话语真实。不想当然地臆造,更不根据教师的功利性需要,编出一段段话当作学生的课堂发言。为此,事先要做好录音(或录像)准备,有了声音甚至图像的实录,才能做到文字的实录。笔者比较习惯于使用MP3类型的录音设备,它小巧精致,携带方 .便,使用灵活,录音效果好。录完后插入电脑,声音就能清晰地再现出来,自己就可边听边整理。由于是自己经历过的课堂活动,学生的活动本来就很熟悉,因此整理起来会比较快。另外,笔者和课题组的几位同事还让学生养成了使用课堂备用纸的习惯,因此还可借助学生 .备用纸上的笔录进行辅助性的整理和校对。

学生的发言如果不够通顺或表意不够清晰,教师可在学生原话中加入一些字词,这些字词应该用括号标示出来。

二是学生姓名真实,不模糊地称作学生一''''学生二或学生A学生B之类。

三是上课时间、上课班级真实。某篇课文哪一天上、在哪个班级上,也一一如实注明。

其次,真实之外,还要讲求典型。

典型包括正面的,也包括反面的。只要能给教育工作者及研究专家带来思考和启发,都是典型的。

在笔者教学《故都的秋》时,高二(5)班讨声阵阵,对课文作者展开了猛烈的抨击,下面是部分实录一一

黄峰峰:我不喜欢这篇文章。从开头到倒数第三段,作者似乎都在贬低南方的秋色,赞美北方的秋色,读完后憋着一肚子的气。我就搞不懂了,你要赞美北方的秋色就赞美呗,干吗拿南方的作比较。说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让人感觉他是踩着人家头顶上去的,有一种高人一等的味道。要不是倒数第二段简述了南国之秋也有它特异的地方,我还真怀疑作者的思维存在问题。

徐鹏:这篇文章我也不是很喜欢。因为我喜欢那种气势磅礴的文章。这篇文章说的秋天我也不喜欢,因为每到秋天,嗓子便会疼痛。再就是最后一段写得不对,没有几个傻子愿意折寿,谁不想多活几年,长寿些呢?

……

笔者的课后实录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反面镜头:有的是学生的非积极情感,有的是学生的非积极价值观。

整理补记要及时,一旦拖延就可能丢失,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补充记录学生典型的课堂活动,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是教学反思的必要准备。

2.课后的教学反思

既然是反思,当然是优缺点都要面对,而不是专讲优点,甚至放大优点,回避缺点,粉饰自己,美化自己;作为反思,不仅不能回避缺点,还应剖析得深刻,要坚持学术的态度。

在《琵琶行》一课的教学反思中,笔者有这样两段话——

静心想想,发现学生的发言面还不够广,虽然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不只是外显的。归纳原因可能有三:一是班级中的十四五位同学大踊跃了,一有发言机会他们就抢着说;二是学生与我这位临时教师不熟悉,内向的同学不愿发言;三是教师提供的自由发言机会高于随机指定的机会,以后要使随机指定发言的比例与自由发言的比例基本对等。

学生的研读欣赏大多粗糙浅短,不细腻,不深刻。……要真正提高,还需要课外阅读,需要文化积淀。所以非指示性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是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学生需要课外阅读,需要文化积淀,教师则更加需要。这次公开教学,笔者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在学生面前,是多么的浅薄,多么的力不从心!

在《守财奴》教例的后面,笔者反思到了三个需要面对的问题:1.对于提幼稚问题的学生怎么办? 2.对于感情容易冲动的学生怎么办? 3.对于鉴赏能力弱的学生怎么办? 非指示性教学是力图面向全体学生的平民化教学,但对一些特殊的学生,还需要寻求一些特殊的方法。这几类学生数量都极少,尤其是后两种,但既然存在,就需要解决。

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的语文(语言)意识不强,再加上教师的语文(语言)意识也不强,那就完全可能上成缺少语文味的语文课。下面是笔者在教学《陈奂生上城》后写下的反思: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值得学生认真揣摩、体悟,但学生对此还关注得不够,教师也引导得不够,这是本次教学的一个严重缺陷。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同样重要,轻前者重后者,会导致泛语文乃至非语文倾向。这次失误,课堂上已难以弥补,只好在课后布置任务,让学生聚焦语言,涵泳欣赏,揣摩体悟。

在《我与地坛》教例的后面,笔者曾这样反思:

学生先后两次描写校园一角,语言创新方面能进步多少,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可惜自己没有在课前拿出方案,错失了研究的机会,说明自己的教学研究意识还不够强。教师还应反思学生的课堂学习有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课后如何补救等问题。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次教学后都可能留下或多或少的问题;教师如果能积极反思、认真面对,那么他一定会在教学与反思中逐渐调整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智慧,让自己获得更快的发展和成长。

2003年底,《人民教育》编辑部在收到笔者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非指示性教学案例后,给笔者回复说您写的案例经编辑部同志审阅,一致觉得很有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各种教育教学理论,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赞可的事情。在教学中,不仅教师的引导适时 适度,而且真实地记录了学生的理解与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教学,这是我们今天的教学中十分匮乏的。更值得肯定的是,教师还能如此坦然和有深度地自我反思成功中的不是。案例刊出后,编辑又特意加了按语,其中说我们看到,郑老师的反思中肯而且实事求是,这就是一种真正做研究的态度;反思中还提供了诸多细节,这些细节是需要有研究意识的人才能够观察到的。因此,郑老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态度是值得褒扬的。如果教师能经常这样对待自己上的课,进步将不期而至。

笔者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研究意识和研究态度,不过,教学反思、确实是一种很自然的研究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研究工作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的东西。不要一提研究就感到害怕。⑵马克思则说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一一在从事这种职业的时候,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⑶ 教学反思,也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研究和创造。

⑴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职业发展》.2003年8月4日在浙江师大省级名师培训班上的讲座。

⑵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93页。

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伤心的一天
最宝贵的一句话
红树林
鸟趣
建立“S”星球
龟兔第二次赛跑
过年真快乐
校园的春天
幸福的回忆
飘•韵
那一次妈妈哭了
写作的乐趣
杭州之美
和我们一样享受和平的世界
五龙谭
加强天津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提升农产品物流能力的对策分析
基于TQM的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标准研究
小微物流企业发展困境分析
浅析航天企业采购合同风险控制
航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差异探讨
基于文化产业视角下提升呼和浩特城市品牌的对策研究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文献综述
应急物资的政企合作储备模型研究
义乌区域电子商务虚拟连锁配送模式研究
棉花新政 棉农三盼
透过“双十一”浅析电商物流
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试点下航空物流产业竞争力研究
用平衡计分卡评价物流管理效率的方法初探
浅析物流的是与非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反思
成长足迹(二)依依惜别阅读材料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欣赏,领会,创造——《泊船瓜洲》听课感受
《慈母情怀》教学反思
《依依惜别》演讲稿
聆听《慈母情怀》有感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叙事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
《鲁滨孙飘流记》课后反思
《看菊花》——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2
沐浴桂花雨的芬芳──《桂花雨》教学后记
《黄果树听瀑》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