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8
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及主体性(二)
二、 语文教师的施教主体性
什么是语文教师的施教主体性?那就是语文任课教师有根据自己对文本独立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来解读文本和独立地组织语文教学的权利。语文教师不能无视文本作者在自己的语境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权利,不能脱离开文本的具体内容对作者的写作进行刻意的挑剔和不切实际的批判,但每一个读者都有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感受和理解文本的权利,一个文本是无法脱离开读者的接受而独立存在的,它激发读者的想像,产生各种可能的联想,从而和读者本人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发生直接的关系,起到感染人、影响人的思想和感情的作用。语文教师也是这样一个读者,并且理应是一个对课文有着更丰富的体验和更细致的感受的读者。他怎样具体地感受和体验这个文本,是任何一个其他人都无法完全代替的。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教师只有以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认识解读文本,才能起到将这个文本的文字激活,使之成为一个活的语言肌体的作用。尊重语文教师教学的主体性,首先要尊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以自己真实的独立的感受和体验分析和讲解文本的权利。现在,我们常常说要解放学生,但我认为,要解放学生,首先要解放教师。假若连教师也没有以自己独立的、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分析和讲解文本的自由,学生的自由又从哪里来?教师怎么会允许学生有真实地、独立地感受和理解文本的自由?我们必须意识到,不论教学参考书对文本的讲解多么准确和具体,不论专家和教授对文本的研究和分析多么细致和深入,教师都必须通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这个无法逾越的中介才能具体地进入教学过程。
离开这个中介,要求语文教师照本宣科地把结论传达给学生,并让学生准确无误地死记住这些结论,都是对语文教师主体性的漠视和侵犯,也是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戕害和摧残。在这时,文本的语言实际还是一些死的文字,还不是一个活的语言的肌体。这对于学生,也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学生要学习,要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一个文本,首要的条件就是他要尊重文本作者的主体性,愿意切实地感受和理解作者通过文本所要表达的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其次就是要尊重任课教师的主体性,愿意感受和了解语文教师对这个文本的感受和理解,并以此为基础深化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
在这里,我们必须指出,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绝对不是主要通过对文本以及文本的作者、对教师以及教师的讲解的批判进行的,而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素质,从而使学生对现实社会生活中诸多不合理的现象和不健康的语言习惯具有批判的意识和批判的能力。为了这种批判意识的建立和批判能力的提高,对文本以及文本作者、教师以及教师的讲解则要有感受和理解的强烈愿望。只要有了感受和理解的强烈愿望,学生就不会盲从书本、盲从教师,而是敢于提出问题,寻求更深入的感受和更切实的理解。这同事先就带着批判意识面对课文、面对教师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情。
语文教师的施教主体性还表现在语文教师组织教学的主动性和自由性上。在现代社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广大的社会事业,社会对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越夹越具体,各种各样的教学理论被创造出来,各种课堂教学的经验被介绍出来,这对语文教师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无疑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通过教师本人的接受和理解,都不能代替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如上所述,教师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是在自己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莎士比亚,他们都尊重莎士比亚的创作主体性,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他们之进入莎士比亚戏剧世界的途径和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我们不能企望一个中国的教师和一个英国的教师会以相同的形式进入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也不能企望他们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感受和理解会是完全相同的。
这样,如何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教师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感受和理解,其途径也不会是完全相同的。与此同时,不同的语文教师有不同的特长,积累起的教学经验也是各不相同的,他们面对的是各不相同的学生,有着各不相同的语言文化背景。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他们不能照搬任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不论是社会还是学校的领导,都要尊重语文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自由性,不能用任何固定的教学模式和别人的教学经验将语文教师的手脚捆死。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要重视整体效果,不能只重外部的形式。
要让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也把自己的特长转化为学生的特长,不能一刀切。条条大路通罗马,课堂教学是不能千篇—律的,是不能把任何一种固定的模式绝对化的。否则,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好像是在背一篇自己没有背熟的文章,惟恐自己忘了什么,惟恐自己出了差错,没有一点自由的感觉,他的教学语言活泼不起来,生动不起来,学生怎能感到趣味?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怎能得到发挥?在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尊重语文教师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养成在教师统一的组织下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要为教师提供组织课堂教学的更大的自由度,而不能为教师主体性的发挥设置更多的障碍,更不能鼓励学生过多地干预教师的教学组织活动。我们既不能鼓励教师压学生,也不能鼓励学生压教师。
教学活动,特别是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最自由的活动,是一种最需要自由的活动。最真实的语言,最美的语言,最有感染力的语言,都是在自由的心境中从人的真实的感觉、感受和认识中流露出来的。教师有压力,就讲不好课;学生有压力,就听不好课。要使学生感到学习的趣味性,首先要使教师感到教学的趣味性。
在课堂上,趣味感是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产生的,任何一方趣味感的丧失,都会同时破坏双方的趣味感。所以,尊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对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性是十分重要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成长的滋味
- 雨中的故事
- 生活
- 幸福
- 十八感言
- 告别昨天
- 信念
- 告别童年
- 心底长驻
- 温暖
- 感受
- 黎明临界
- 总是有希望的
- 为自己鼓劲
- 我们的青春不曾黯然——农村也有90后
- 婴儿肺炎肺实变6例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 急性心血管患者78例的临床治疗研究
- 无创正压通气在气管切开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 不同肾囊肿治疗方法比较
- 浅谈企业集团化物资管理模式
- 杰拉德――你的名字叫红
- 经筋结点临床运用概况
-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原因及预防
- 高血压住院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 腹腔镜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350例治疗体会
- 意甲的复兴时代
- 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
- 新方法配制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液的研究
- 眼钝挫伤继发青光眼的治疗体会
- 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 玲玲的画 教案教学设计
-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秋天的景色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g k h 教案教学设计
- 有这样一个小村庄 教案教学设计
- 《影子》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我为你骄傲 教案教学设计
- 天安门广场 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 教案教学设计
- 13 两件宝 教案教学设计
- 紧扣题眼剖析文思《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建议 教案教学设计
- 五读法阅读教学初探 教案教学设计
- 老师,您好! 教案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案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