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3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按事情发展顺序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2、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心理的方法。
3、懂得只有受到严格的教育并勇于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教学过程:
一、质疑: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
2、除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节课你还想学会什么?
二、答疑:
导:就从某的问题入手学课文。这个问题学懂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一)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1、那是一条怎样的鱼?对我充满了如此诱惑?自己读书,划出有关词句,读出你的感受。
①你有不同的朗读处理方式吗?
②作者钓到鲈鱼后惊喜、得意。(板书)时说出来的吗?作者直接把内心的想法写出来。
导:还有哪些描写也衬托出了作者钓到鲈鱼的高兴的心情?
①月夜的描写:涟漪、银光闪闪——读得慢一些,给人以回味。
②钓鱼的过程描写很细腻,表示动作的词要读的轻短、活泼。
2、捕捞鲈鱼是有时间的,在什么时间?是放?是留?父亲和我对待这条诱惑人的鲈鱼态度一样吗?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的?合作读书。(板书)
①父亲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去。你理解父亲的做法吗?(讨论)
尽管作者“我”舍不得放弃这条极具诱惑力的鱼,但父亲严格的教育绝不允许我放纵感情,必须战胜诱惑,把大鲈鱼放回到湖中。如果没有34年前父亲的严格要求,就不会有34年后我的成功。贺拉斯说:“父母的美德是最大的财富。”所以当你为自己具备的某些优点骄傲的时候,你应该感谢你的父母,你的师长,是他们对每一件小事的严格要求使你如此优秀!
②哪些词句写出了父亲对我的严格教育
?谁跟他的意见一样?你从哪些地方读懂的?
③我的心情怎样呢?
语言:
①小组合作读对话。②引读。③表演
小结: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再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行动:
①“乞求的目光”的扩展。
②放鱼动作的朗读指导。
小结:通过人物动作反映人物心理。
(二)再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看谁还能提出问题?
1、“鱼”还是指那条诱人的大鲈鱼吗?(特殊的含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会不止一次的遇到哪些诱惑?作者会怎样抉择?举例说。
2、读作者的启示,联系这个故事说说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板书)
3、读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34年前,我不理解父亲,不理解父亲那严格的要求;34年后,我不但理解了父亲,而且每当我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是充满着对父亲的崇敬之情。同学们,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正确对待每一件小事吧,因为每一滴清水都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每一件小事都可反映一个人的品格。在日常小事中历练自己,你必将成为有道德的人,必将走向成功!
三、总结:
1、本文的主要内容。
2、写法上学会了什么?
3、做人上你悟到了什么?
四、扩展:
1、作者把34年前钓鱼的故事写给我们,希望我们勇敢的挑战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学校、在家庭、在公共场所你曾经禁不住哪些诱惑?给你留下了什么启示?敢否也像作者一样真诚的与大家共享?打算怎样写具体?
2、童心最美。老师把孟德斯鸠的名言送给大家:“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让老师和你们共同努力,我们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好吗?
3、同学们还有疑问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微笑百事达
- 银杏树叶
- 我们班的趣事
- 家的变迁
- 小猫
- 《我的祖国》读后感
- 科学无国界
- 充满温情的车厢
- “采香泾”艺术馆
- 雨中记事
- 救救小河
- 养蚕趣事
- 我的万能自行车
- 我学会了溜冰
- 我爱我的祖国
- 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探析
- 利用贸易融资提升盐城外贸竞争力的必要性分析(1)论文
- 贵阳发展会展业的竞争力研究(1)论文
- 股权转让与一人公司问题探讨
- “不搞争论”与创新兴皖(1)论文
- 河南旅游资源整合研究(1)论文
- 推进零陵新型工业化的对策探讨(1)论文
- 让与担保制度及我国物权立法的选择
- 华清池风景区发展战略探讨(1)论文
- 公众人物人格权的限制和保护
- 郑州市发展会展旅游的目标定位及战略选择研究(1)论文
- 河源市生态旅游发展探讨(1)论文
- 析商事通则与民法一般规则的关系
- 我国监护制度发展趋势探析
- 四川纺织工业发展对策分析(1)论文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强化练习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 中考满分作文:我找回了自信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习题精选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习题精选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达纲练习
- 扬起自信的风帆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自学评估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