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8
评2005年高考浙江语文卷中的诗意化倾向
回头审视、体味整份浙江省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除了一如既往的严整与规范外,不经意间,萦绕着一股时淡时浓的诗情画意,使人感受到春风拂面般的脉脉温情。这不但给考生以人情化的抚慰,更是浙江作为文化大省在深厚的文化积蕴下,一种儒者之气的自然渗涌。
当试题换下一幅冷峻的面目,让莘莘学子的身心在纤手抚琴般的氛围中去一展自己的才华时,可以说除多了一份惬意外,更能唤起考生的文学情愫,从而更大可能地激发他们的潜能。
走进试题,考生做完语言基础题前五题,热身运动到第六题.这题的考查点是修辞手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四个选项就像四缕春风,一种文学气息扑面而来。它把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四种常用修辞手法组合后,假借一个温馨的语言锦盒,从里面展现出来的是一种美:情美、志美、意美!这份蕴含的美,似黄酒、茴香豆般醇美、悠长。
此种诗情美在古诗鉴赏题中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试题分别选择了杜牧的《齐安郡中偶题》和杨万里的《暮热游荷池上》,两首诗一个妍丽清幽,一个轻巧俏皮,尽管恨、喜有别,但都展现了暮日之荷的别样风姿。与其它选做考题的诗作相比,少了份深重的诗理,而是在色、香、味俱佳的美的意蕴中更多了些对人生滋味的品尝,这在选材上无疑更胜一筹。
还有一点,由选作的意境,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那人间天堂不可或缺的标志——杭州西湖。那风情无比的西湖啊,你倾倒过多少才子佳人,又让多少文人骚客吟诵过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得长留天地间”,“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激起了浓浓诗意。
秉承一致的思路,在其后的名句名篇题中,这份诗意同样如同清泉渗岩隙,得到了延续,在我们已被诗化的精神空间中丝丝流动。
在这种情感的导引下,压抑已久的诗样情怀几近过热,而《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一文则适时、适度地进行了理性的降温,它把我们关注的目光引向我们生活其间的俗世。当我们在充分享受日益进步的物质生活时,是否更应内观我们的精神、灵魂?选文深入浅出,颇具现实意义。并且,当你深谙文章的蕴意时,它会让你我感悟到古今中外的圣人、大师们是如何运用他们的大智慧成功地从俗世中超脱;会让我们的胸怀从苦闷中得到快意的释放,从而像诗人般空旷、虚静,心境澄澈,灵魂透明!
这时,来杯清冽爽口的西湖龙井茶,感觉会如何?看来,命题者很会成人之美:一道有关“茶”的语言运用题,让你在苦涩的做题过程中,联想到茶汁入喉的那股清香,再由“一撮茶,看人生”,这是否是一种并不缺少质量与深度的诗样生活方式呢?
最后的作文题,既是试卷的压轴之题,也是整份试卷在对诗情的最终阐释时奏出的最强音。它设题巧妙——一枝一叶看世界,唐诗宋词入题来;有限之中显无限,寻常之处见精彩。题目堪称柔和蕴藉,且富含哲理。一枝之叶,是落是发,传达出自然界的春秋讯息,更折射出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时代的变化,引导考生关注社会,与时代同步。从而,诗意的题目与理性的内核,使这份试卷有了个完美的收结。难怪,在一家网站的“2005年全国作文排名表”上,浙江卷能名列榜首。
总观2005年的浙江语文试卷,诗情画意时时涌现,让人感到亲切,接受熏陶;在诗意的享受中,更是给人以积极的内层导向,其间充盈的浪漫情怀与理性思索得到了完美、和谐的结合。我们可以看出,命题者以这种方式努力将视角伸向社会人生,切入每个人真实的生活,强调一种思辨能力,考察学生思维的品质、思想的深度,潜移默化之中在进行人生走向的引导、人生价值的判断。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份“文”“质”俱佳的精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从生开始
- 酒,茶,人生
- 一点点,学会珍惜
- 简简单单的生活,简简单单的幸福
- 天堂?终点?
- 生命的养分
- 无所谓习惯不习惯的
- 两个美人,一种情怀
- 品味孤单
- 让青春承担责任,让责任引领人生
- 倒退的文化
- 不待,圆阙
- 感动
- 漫游迷宫
- 成长,那么痛
- 胃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 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研究
- 改良Judet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17例疗效分析
- 口服泛影葡胺造影检查在粘连性小肠梗阻中的应用
- 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 肝门胆管癌的诊治分析
- 我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用药分析
- 三种入路在椎间孔镜手术中的运用
- 丹东市4所三级医院手术室护士对素质认同的调查与分析
-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TGFA基因rs 3771523位点SNP相关性的研究
- 肠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指标的应用研究
- 帮老人远离孤独
- 附睾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 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82例疗效分析
- 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 试论钱梦龙、魏书生的语文教学艺术
- 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
- 评2005年高考浙江语文卷中的诗意化倾向
- 对话理论与语文教育
- 教师专业性的内容
-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
- 课堂提问的辩证艺术与逆反处理
- 新教材与高中一年级文言文教学
-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 论证:“当代语文学”学科体系的建构
- 中小学语文教学为何变得这样无趣
- 北京语言大学等四所院校被批准为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
- 还语文独当其任的任
- 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