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研究
所谓自学,就是通过受教育者自主、主动地去学习并获取知识的过程。自学能力是指独立地获取知识、技能的学习能力。具有自学能力的人,一般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能在自己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新知识、技能。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如果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潜力,无疑将会让我们的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教师从“教书匠”的窘境中解脱出来。
语文自学能力培养首先在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一个有成就的人总是有着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习惯养好了受益终身,习惯养不好则成就不了大的业绩。同样,对学语文来说,需要有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语文的习惯呢?
第一,要求备齐工具书,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字词典是无声的老师,字音字意及相应用法字典都说得非常清楚。因此,备齐工具书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首要。另外。有了字词典,学生在学习当中遇到生字词还要勤查字词典,教师要督促学生勤查字词典。有些学生遇到不明白的生字词喜欢问老师,老师成了学习中不可丢的拐杖,这种现象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因此,如果学生一旦对生字词向老师发问,一般情况下老师可以拒绝作答,让学生自己在字词典中去寻找答案。
第二,要动脑、动手、动口,注重练习。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管是对文章的阅读或是汉语知识的练习,都渗透了各种思维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多开动脑筋。如果是写作,那更是一种创造能力的培养,因为你的语言、你的构思、结构安排,也许有借鉴别人作品的成分,一旦经过个人的脑子安排,用手写出来,那将是独一无二的一种创造。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在开动脑筋的同时,调动眼耳口鼻各种感觉器官,几种器官协调工作,加强练习,有利于自学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学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调动诸多感觉器官。例如,让学生不只是单纯地阅读思考,而要让学生把阅读思考的结果书写出来。另外,让学生坚持写周记、日记。用手把自己的思路整理清楚,形成条理性的文字,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其次,要培养语文自学能力,还离不开对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错,如果有浓厚兴趣的引导,那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不自觉地获取了新知识。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做练习,让学生在作业的完成中产生一种成就感。过去,老师总是用铺天盖地的习题轰炸学生,剥夺了学生的休息和娱乐,造成有些学生对学习的极端反感。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反对题海战术的呼声愈来愈强烈。结果导致有的老师盲目减负,连一些基本的练习也懒得给学生布置。其实,这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笔者不想在这里过多地探讨这一问题,但应让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对练习题的设计,可以根据学生自身学习情况的不同,设置相应难度却又可以完成的练习。学生在练习的同时,不仅可以训练思维能力,且在正确完成练习后,可以获得一种轻松和愉悦,增强自信心。因此,让学生每天进行适当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何况,古人说“三天不练手生”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精彩
- 怀想天空
- 离别,痛苦的选择!
- 与书的奇缘
- 爱伴我一生
- 守望灯火
- 少男少女
- 奥运精神——永不言弃
- 背影
- 寂寥、干渴的心,需要爱的滋润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 伤心的泪水
- 芳龄十四
- 逝水碎忆。
-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企业纪检工作
-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探析
- 浅谈德国女性地位的变化
-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安全挑战及对策
- 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研究
- 吉林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研究
- 浅析亚里士多德共和政体思想及启示
- 深化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认识
- 刍议公安机关涉网刑事案件管辖权
-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城镇化建设与发展调研报告
- 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情况分析
- 浅析非洲国家的能源资源政策
- 微博直播庭审的可行性分析
- 加强共产党执政安全的对策分析
-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路径探析
- 《放飞蜻蜓》教案
- 《狼和鹿》教案
- 沙漠中的绿洲 第1课时
- 古诗两首 池上
- 沙漠中的绿洲 第2课时
- 《狼和鹿》
- 《放飞蜻蜓》教案
- 识字四
- 云雀的心愿 第2课时
- 苏教版四年级第八册古诗两首 第 2课时
- 培养良好的习惯
-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
- 月光启蒙
- 我爱吃的水果
- 狼和鹿(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