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母语大学生缘何成“老外”?
翻新时间:2023-05-07
面对母语大学生缘何成“老外”?
面对汉语言文字比赛,外国留学生竟成了“中国通”,而中国大学生竟成“老外”,这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反思与忧虑。
看看我们的周围吧!语言越来越匮乏,汉语素养不高,有很多人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很差。很多大学生写封家书或情书是错字连篇,表达不清。而至于理科生写文章“一逗到底”,文秘毕业生不会写公文,医学毕业生写不明白病理……更是司空见惯了。
那么,面对母语,中国大学生缘何不敌老外,成了汉语“老外”?笔者还是引用专家的观点吧!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齐森华教授归咎于大学语文教育今天被边缘化。一是大学语文未被教育部列入公共必修课,高校开课处于无序状态,随意性大,一些理工、医学、专科院校干脆不开;二是受“轻母语、重外语”的环境影响,高考时,语文在中学还能与外语平起平坐,但到大学迅速萎缩,加上升学、求职、晋职中外语是硬杠杠,所以学生将精力投入到了外语上。三是高校办学理念越发功利性,课程设置趋向实用化,热衷于好处看得见、用得上的课程。汉语自然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目前,汉语言文化出现边缘化危险,对此,王蒙先生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曾说:我们的母语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呼吁全球华人展开一场“母语保卫战”。这样的观点并非杞人忧天。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不仅是一种表达工具,而且还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乡愁和民族“记忆”。保护母语,就是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和民族凝聚力。
今天,在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大赛上,中国大学生不敌外国留学生,这是一种羞耻,但更是一种鞭挞与激励,希望它能引起国人的反省与深思,催人奋进,并且有必要对现行母语教育的理念、内容、途径等进行认真审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回首与展望
- 六月的心情
- 忧云劳雨
- 等待
- 停电
- 坦言
- 我们
- 天涯
- 感觉
- 当回忆散落的时候
- 语文
- 青春
- 折叠的阳光
- 离开边缘
- 毕业
- 发展经验创作与发展理论建构
- 基于用户体验的卡牌手游研究
- 浅析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汉维跨文化案例分析
- 文学研究的政治审美因素
- 浅谈集团品牌战略的优化
- 我国中西部高校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刍议
- 专项身体素质特色操创编思路
- 浅析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学徒制与终身学习制
- 独立学院的学生就业认可度之分析
- 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基于生态竞争视角的学术道德失范研究
- 大学组织文化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 贵州茶叶品牌地理标志保护的关联性研究
- 城市公园交往空间调查与研究
- 洪子诚:老舍的《茶馆》
-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英文全本
- 《堂吉诃德》简介
- 从《药》理解上两处盲点的课堂处理谈起
- 陈丹青谈鲁迅其人
- 李敖谈鲁迅
- 《祝福》:“我”的故事与祥林嫂的故事
- 金庸小说的环境背景
- 无痛之痛是为至痛
- 浪子燕青——我最喜欢的《水浒传》人物
- 《水浒传》与梁山泊文化渊源
- 《丑小鸭》三论
- 巴黎圣母院——走进浪漫巴黎(七)
- 狐狸精的流变(2): 成不了精的狐狸
- 主体意识与宿命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