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浅谈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

浅谈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浅谈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

【摘要】 高等职业学院的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发挥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笔者一直潜心研究加强语文课堂教学魅力的方法,认为:突出重点,营造亮点,行之有效。营造亮点的途径:第一,联系学生实际,预习。第二,从已知到未知,拓展知识。第三,探究课文情感,构筑氛围。第四,创造性地阅读,营造亮点。第五,补充资料,激发兴趣。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亮点

课堂教学要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要突出重点,营造亮点。而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情感的兴奋点,灵感的激发点,教学的创新点,是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一振.会心一笑或跃跃欲试的教学精彩环节。如果语文课堂教学中没有营造亮点,就不能突出教学重点,教学过程就缺乏起伏和高潮,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围绕教学重点来营造课堂教学的亮点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着力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过探索:

一、联系学生实际,预习营造亮点

预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教材和参考资料,确定教学重点。预习是学生在课余自学教材和参考资料,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情况;课堂上,师生讨论确定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基本途径。如教学毛泽东同志的议论文《别了,司徒雷登》一文时,根据学生的语文知识和年龄及阅历,教学的重点放在:(一)认识美国当时对华侵略政策的实质,增强爱国.富国意识。(二)把握本文论证的结构和思路。(三)学习本文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学生多数是八十年代末期出生的年轻人,他们从校门到校门的经历,难理解本文写作背景;认识现代的美国。他们从已学的议论文中,掌握了事实和理论论证方法,但是,对论证结构不了解;政论文中应用反语等修辞的作用也不甚明了。所以,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重点,围绕重点布置学生预习,师生共同归纳出预习要点:本文的体裁是典范的政论文。主要内容:揭示侵华罪行及侵华政策必将失败的命运,剖析了当时美国对华侵略政策的实质;批评了当时“思想糊涂的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错误认识;赞扬闻一多.朱自清等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民族英雄气概”;鼓励全中国人民不怕困难,不怕封锁,勇闯难关,迎接光明。现实意义: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学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管理方法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写作特点:论点鲜明,论据有力,结构严谨,采用多种论证方法,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这样,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才会发现问题的聚焦点,才会饶有兴趣地对课文重点进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拓展迁移。

二、从已知探未知,拓展营造亮点

拓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课文重点未知部分进行深入研究。课本知识的拓展是通过思考和研究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一种方法。如学习《别了,司徒雷登》的论证结构,先从学生回忆毛泽东同志的另一篇议论文《改造我们的学习》入手。首先启迪学生回答《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基本结构: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其次引导学生认识论证结构。第一,什么是论证结构?议论文的论证结构:一篇议论文在论证方面的结构,即本论部分的写法,基本的方式有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递进式等。第二,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基本结构的区别?论证结构只指议论文的本论部分的写法,而基本结构是指整篇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然后再启发学生分析《别了,司徒雷登》的基本结构和论证结构,侧重分析论证结构,要求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回答课文论证的中心:一方面是揭露当时美国对华侵略的实质;另一方面是教育我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再要求学生剖析课文论证这二个问题的论证结构。(论证每个问题有几个层次,每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或指明学生口述,教师板书;或指明学生板书,教师归纳板书:

(一)并列式:

1、正面揭露侵华政策的实质。(立论)(总分式)

2、批驳艾奇逊的谬论

(二)并列式:

1、批评自由主义者的认识。 (驳)

2、颂扬闻一多.朱自清的气节。 (立)

3、说服.教育知识分子丢掉幻想。

最后,给学生提供情境,进行口语训练:同班一位好友因家庭经济原因而面临辍学,情绪非常低落。请您和他单独交谈,开导他。同学们发言踊跃,有一位学生曾提议,朋友,不要着急,办法总是有的:或者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家教,像上届的某同学那样;或者利用双休日去做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还有一些发言既有鼓励作用,又有条理,还有实用意义。充分体现学友情深。这样,围绕课文教学重点拓展迁移,才会出现思维的交汇点。

三、探究课文感情,情感营造亮点

情感,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发掘课文作者.课文中人物的感情。情感是学生对课文进行再创造。于漪老师说:“语文教学‘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文字有血有肉,而不是枯燥的符号。文中所描写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注的情和意,所阐发的道理,就会扣击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在教学语文课中的小说,倘若能指导学生发掘作者感情,小说中主人公的感情,那么,学生能主动地学习.思考.创新,课堂中能不断地出现让人眼前一亮,会心一笑的亮点。如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作者刻画路瓦栽夫人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资产阶级妇女典型形象时,设计了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主要情节,在借项链情节中,运用间接心理描写:“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她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她双手拿着那项链发抖。她把项链绕着脖子挂在她那长长的高领上,站在镜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笔者曾要求学生细细揣摩这一心理描写前后的句子,体会作者和小说主人公的情感,然后请同学们把这一个细节改写成话剧本,再请二名女生上讲台表演。演路瓦栽夫人的表演惟妙惟肖,其他同学捧腹大笑,在笑声中理解了作者对路瓦栽夫人既同情又批判的态度,在笑声中理解了路瓦栽夫人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性格特征,在笑声中掌握了间接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学精彩环节如泉涌。又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中开头三段写水生嫂劳动的熟练,白洋淀的富饶,夜景的美,显示了祖国山河的美,家乡的美,衬托了人们心灵的美。应启发学生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意境。“苇眉子又细又薄,在她怀里跳跃着”一句把劳动的美写出来了,“跳跃”一词把水生嫂的心灵手巧活活地显示出来了。“多少地”.“多少苇子”.“多少席”三个“多少”,把白洋淀的富饶写出来了。雪白的席子、洁白的云彩、银白的淀水、透明的雾、新鲜的荷香、有色有味、有动有静,描写的静谧.和平.美丽的水乡夜景,蕴涵着作者.水生嫂热爱家乡,热爱劳动, 热爱生活的感情。倘若要求学生联想现实:如何对待家乡?如何对待劳动?如何对待生活?这样,激发学生情感,启发学生的联想,发挥学生的联想,开拓学生的联想空间,课堂上就有创见迭出,亮点频闪。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物不会是学生心中的最爱吗?打扫卫生等公益劳动推诿,逃避的人还会增加吗?对生活中的挫折无奈的人还会多吗?然而,学生的见解恰巧和作者.课文中人物一样,他们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奉献自己的一切,他们热爱劳动,愿意用自己的双手把世界建设得更美丽,他们热爱生活,愿意面对生活中坎坎坷坷。这种“传之以情,以情激情”的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灵感,这种课堂是创见迭出的课堂,是学生成为主人的课堂,也是师生向往的神圣殿堂。

四、 创造性阅读,阅读营造亮点

创造性阅读是指通过独立思考与探索,在所读文章中获得新的启示、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产生新的思想的一种阅读方法。俗话说的“书呆子”是指那些博览群书却一无所获的读书者。美国的爱默森则说过:“一个人要善于读书,必须是一个发明家。”这些都说明了创造性阅读的重要。常见的创造性阅读方法有哪些呢?

第一,横向阅读法。横向阅读法是指在文章原意的基础上通过横向的联想和比较,获得创意性感悟或是新颖见解的一种阅读方法。而这种创意性感悟和新颖见解常常是通过联想获得的。如孙犁的《荷花淀》赞扬白洋淀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这精神通过主人公水生嫂送夫参军,助夫杀敌等情节表现出来。学生们从上述情节可以生发出另外的联想:一九八四年至现在,我国赴南极考察队员的精神;学生们在现阶段应该如何弘扬前辈的爱国精神?应该为国家利益舍小家为大家,应该为国家利益以苦为乐。同样《别了,司徒雷登》与《改造我们的学习》的表达方式(论证方法)可以进行比较。《 别了,司徒雷登》主要运用正反对比法,例证法,引证法。《改造我们的学习》同样运用这三种论证方法,但是该文运用对比法覆盖全文,是如何运用对比的方法来论证问题的?一是成绩与缺点对比,二是主观主义态度与马列主义态度对比,这就是全文的核心。通过比较,从中获得新的感受,牢固掌握对比论证方法的表达方式。

第二,纵向阅读法。纵向阅读法是指沿着文章原有的思路进一步向纵深开掘,从而获得比原文章更深刻的见解或思想的一种阅读方法。纵向阅读法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眼光更敏锐深刻,不能满足于停留在课文看问题的高度。如鲁迅先生的《药》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小说既写群众的愚昧,又表现革命者的悲哀,批评辛亥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表明作者当时正在寻觅救世良方。但是必须从此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救世良方:密切联系群众。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当前“以德治国”思想,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深刻理解历史赋予自己的任务。

第三,逆向阅读法。逆向阅读法是指对课文原有内容作反向质疑,考查其合理性,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方法就是对课文内容作反向思考,用批评的眼光来加以审视。如翦伯赞的《内蒙访古》中有这样的语句:“因为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从此高度评价王昭君出塞,同时也肯定了古代的和亲政策。这点可以要求学生作逆向的思考:王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的一种屈辱。和亲实际上是国力不强大,而把和平的理想放在女人的胸脯上。当然,逆向阅读法是通过质疑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避免不加分析地盲目接受,也不能走否定课文全部内容的极端。

第四,问题阅读法,问题阅读法是指在精读的课文中找出缺陷,发现问题的一种阅读方法。问题阅读法,也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中能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如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句子,课文中本身存在的问题(如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一文虽从一村民的语言讽刺了最高封建统治者----皇帝,但也有这样的语言: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这些语言明显地表现出作者轻视农业劳动的思想。)只有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 激发思维,才能营造课堂教学的亮点,才能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一振。

五、联系生活实际,资料营造亮点

生活实际,是指学生将来职场生涯中的现实情况。资料营造亮点,是在备课时,广泛地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讲课时,适时将资料或引述或以此作补充内容,课后,可以将资料给学生传阅。为什么要广泛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呢?有的课文,内容不是很复杂,学生看一遍就能懂(高职的学生,语文基础好的比较多);大部分学生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没有职业生活的阅历,他们向往着未来的职业生活,渴望了解自己将就职的工作的现实情况;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多数是从宏观上介绍的,与学生就业的领域的联系不够密切。所以,要让语文课堂教学有亮点,教师必须旁征博引,必须广泛搜集资料。那么,如何搜集资料呢?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资料:到公司或工厂等相关的单位调查;到图书馆查文献资料;到宽带网上下载资料等方式。如何运用这些资料呢?那就得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取舍。笔者在教学《旅游应用文写作》时,补充了如下内容:英语导游应用文部分篇目;从《湖南导游词精选》中挑选了几个著名景点的导游词;从网上下载了《黄河游览区导游词》、《北京故宫导游词》,酒店管理规章制度,现行的规范的旅游合同,旅游纠纷案例,毕业论文格式范例等。又如教学《财经应用文写作》时,针对学生学习的专业——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补充如下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补充《行纪合同》的主要条款,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国际贸易、电子商务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网上下载上述内容的范文。学生对补充的内容十分感兴趣。而这些资料弥补了教材的不足,也从某些方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为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让师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笔者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学生的渴望。笔者希望以此拙文,与同行们交流,探求语文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爱学语文,让学生乐学语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也谈杜牧
母亲节
三妹
自己
我的母亲
我们
玫瑰色的母爱
我不是我
我们
妈妈
哥哥
那人
我想我还是微不足道
谈谈我自己
特警
在爱情里,我们做合伙人
Ezrin和EZH2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加味生铁落饮治疗痰火上扰证狂病伴危险行为患者的效果
人文关怀在家庭医生制中的实践与探索
静安区电影院可重复使用3D眼镜消毒现状
姑娘,拿好你的入场券
叶酸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H型高血压
晚期肾癌行肾动脉栓塞化疗术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
“减肥女神”炼成记,我就这样瘦成了一道闪电
院前转运341例危重患者分析与体会
本市乡村医生队伍和村卫生室建设存在问题与政策建议
魔芋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乐儿康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松江区新桥镇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分析
从叙事医学视角探索社区临终关怀护士培训新路径
课堂教学评价例谈
一“问”牵全文
简论胡适的语文教育思想
“研究性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内在需要
关于如何看待语文知识的语录
评我国近百年来对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路向
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动
浅谈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
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定位
三位名师看语文教学
阅读技术的中介作用及其习得方法
论《孔乙己》:叙述者与两个“伙计”
语文阅读的恒定性与创造性的探究
写作请从阅读始
全国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