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0
语文素质教育基本规律探讨
语文学科的教育“是民族通用语、祖国语言的教育”①,它在学校教育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将语文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轨道,实施语文素质教育,这是当代社会向语文学科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所谓语文素质教育,就是凭借语文教材,通过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过程。它与单纯的应试教育相对,是一种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注重人的素质优化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怎样才能使语文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不言而喻,应当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从理论和实践上把握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
探索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不妨从语文学科教育的要素入手。众所周知,构成语文学科教育的要素,主要包括从事语文教育的教师、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借以进行语文教育的教材(内容)、制约语文教育的目标、实施语文教育的方法(途径)和开展语文教育的环境等。显而易见,正是这些要素,决定着语文学科教育的性质和成败,它们是语文教育客观状态的全息反映。因此,如何把握这些要素,就成为形成不同性质的语文教育的关键。可见,要使语文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首先必须使每一要素素质教育化,这样才能从根本环节上揭示和遵循语文素质教育的规律。例如,就目标言,应当做到智中寓德、相互渗透,这就要遵循兼容律;同时做到博中求专、平中见长,这就要遵循差异律。就内容言,应当做到知识奠基、重在能力,这就要遵循迁移律;同时做到发展智力、优化心理,这就要遵循互补律。就方法言,应当做到模仿入手、鼓励创造,这就要遵循递进律。就环境言,应当做到促进接受、引导发现,这就要遵循开放律。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言,应当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动,这就要遵循合作律,等等。它们的相互对应关系如下:
┌───┐┌───┐┌───┐┌───┐┌───┐┌───┐
(要素)│ 学生 ├┤ 目标 ├┤ 内容 ├┤ 方法 ├┤ 环境 ├┤ 教师 │
└─┬─┘└─┬─┘└─┬─┘└─┬─┘└─┬─┘└─┬─┘
│ ┌┴┐ ┌┴┐ │ │ │
│ 兼 差 转 互 递 开 │
(规律) │ 容 异 化 补 进 放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世贸废墟
- 有一段历史,让我们永远铭记
- 做小孩真难!
- 时尚=坏学生?
- 一张大钞的自述
- 有了电脑还要练字吗
- 谈网络
- 歪打未必正着
- 美丽人生
- 老鼠抓猫
- 爱在心间
- 中国画与油画
- 我支持文明上网
- 老师巧妙的画地图方法
- 蒙娜莉莎的眼泪
- 迷茫是因为拒绝看清真相
- 茶仙子的举报路
- 每种“折磨”都是祝福
- “吐槽”,可以有!
- 卡被盗刷,银行有责吗?
- “一剧两星”的突围
- 幸福不分先来后到
- 西兰花可预防癌症抑制肿瘤生长
- 第九章 三层至尊殿
- 让人大倒“苦水”的胆汁反流性胃炎
- 被骗的“快乐”
- 从零开始的勇气
- 多饮水不一定饮出健康
- 家中不要老点香
- 患腰椎间盘突出 不宜做仰卧起坐
- 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说明题型示例
- 《谁的本领大》教材解读:角色朗读,转化情感
- 《微笑着承受一切》课文解读
- 团溪镇初级中学201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蜗牛的奖杯》教材解读2
- 《沉香救母(一)》教材解读1
- 苏教版201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读《微笑着承受一切》有感
-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情感——读《沉香救母》
- 中大附中三水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 常熟市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泰州市201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
- 感悟意境,涵咏真情——读《9、母亲的恩情》
- 紧扣重点词语 品悟语言文字
- 曲阜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