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2
松开立意的钳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我看学生的作文,首先看立意。”古人对立意是颇为讲究的,“文以意为先,意高则文胜。”“诗文美者,命意必善。”诚然,立意要正确。健康、深刻,要体现出一定的思想意义,要给人以鼓舞和启迪。问题是,我们现在的作文指导唯“意义”而“意义”,唯“正确”而“正确”,使得学生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结果是学生作文的立意之路越走越狭窄,为“意”凑文,矫“情”造假的虚假、雷同之作层出不穷。而要追求立意的个性,我们的教师应该用全新的观念,大胆地给学生作文的“立意”松绑,具体来说,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l、少来一点“意义”
“有意义”是老师在作文立意上使用频率最高的三个字。其实这三个字模糊之至。究竟什么是有意义?生活中的有些事,这样看也许毫无意义,那样看也许极有意义,有时横看成岭侧成峰,怎么看都有意义。可能是我们老师太在乎“意义”,学生们便绞尽脑汁去搜寻、编织、制造这种“意义”,加之对“有意义”三个字理解得片面、肤浅、狭窄,只好跟着书刊、影视“意义”想来。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写给希望工程捐款,意义大嘛!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写亲人师长得癌症,意义深嘛!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写与歹徒搏斗,意义强嘛!这样的立意的确了不得,但人人都这样立意实在不得了!试想,我们作文的立意都去爱祖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灾区人民(这种爱当然要充分肯定),或者说只能表现这些方面,固然伟大和崇高得让人肃然起敬,但久而久之会让学生觉得做人是多么辛苦,“高处不胜寒”。如果以我们心目中的“意义”去解读古人的诗文,那还有多少佳作呢?李白的《秋浦歌》“意义”何在?李商隐的《无题》的主题至今仍众说纷法,怎识“意义”?
2.少用一点“公式”
有些立意公式简直成了“铁公式”,学生可以坐在这一艘艘永不翻沉的公共旅游船上高枕无忧地旅行——写蜡烛,老师们就像红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写蜜蜂,劳动人民就像蜜蜂,得到的少,付出的多;写杨柳,“婀娜多姿,妩媚极了”;写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心“千人一面”,主题“千曲一腔”,沉淀在广阔的生活中的丰厚的“美”全被几个定型的公式所禁锢,这绝对是作文教学的一条死胡同。
3、少拖一点“尾巴”
“拖尾巴”也是学生在立意上常说的花样。跳绳就跳绳,结尾偏要来一句“成功就在最后的坚持之中”;放风筝就放风筝,后头偏要加一段“我的理想就像风筝在蓝天上飞翔”,甚至连一只鹅和一只狗打斗嬉闹,也要在结尾处大发感慨:“只有勇敢,才能取得胜利。”无论大事小事,都要拖出一条尾巴,都要牵扯一点哲理。似乎只有这样,文章才立意高深,才不同凡响。大家想想,我们的学生才十几岁,他刚刚步入我们这个复杂纷繁的社会,对生活的认识何其朦胧,他哪有那么多高大新深的哲理?我们教师又何必让他们故作高深?让他们作成人状?
真正有个性的立意,绝不是鹦鹉学百的机械模仿,也不是东施效颦的变相抄袭。它常有柳暗花明的惊喜,它常有豁然开朗的顿悟,它是思想的纵横驰骋,它是心灵的自由翱翔。首先,它需要对生活有独到的发现,例《拐弯处的回头》(略);第二,它需要对生活有独到的认识,例《逮老鼠》(略);第三,它需要对生活有独到的开掘,例《故乡的元宵节》。当然,只有松开立意的钳子,以上几点才有可能落到实处,有个性的文章才会不断涌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自己
- 我的妈妈
- 我的风帆
- 她是一位女子
- 仰望母亲
- 孔明
- 我
- 严师
- 父亲
- 老头
- 外婆
- 灯下
- 奶奶
- 蚀
- 我
- 对付前任,你准备好了吗?
- 不能说的爱情秘密
- 肯借钱给你的人
- 爱情,我干杯你随意
- “稳定”共同居住,当心构成重婚罪
- 我年轻的身体与痛
- 子宫肌瘤:不能滥用新技术
- 拉首摇篮曲 哄妈妈入睡
- 挽回生命的急救盒
- 没有方向,任何风都会成为逆风
- 骨折患者不宜喝骨头汤
- 手脚脱皮小偏方
- 踏破千年雪和霜,扬我一路风沙
- 素食材帮您补足蛋白质
- 困窘男女结婚靠谱吗
- 语文教育:站在智慧的高地上
- 关于小学阅读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下)
-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总结发言
- 语文课程中的科学美教育初探
- 教学活动的约束与解放
- 好作文是学生自己练出来的
-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现代意义
- 世界汉语大会达成三项共识
- 阅读教学:对话中的教师作为
- 走进课堂——XX新课程案例与评析系列
- 高中评课标准浅说
- 作文命题应重视学生主体性
- 广东语文高考 古文翻译逾万人得0分
- 松开立意的钳子
- 一次超越性的探索──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