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5
从《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谈起
什么是高质量的教师?怎样培养高质量的教师?谁能胜任21世纪的教育?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问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各国都将教育革新作为国家现代化发展最重要的一环。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各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采取的一项共同的战略措施。当前,在中小学教师总量初步满足教育事业发展基本需求的情况下,教师队伍质量进一步提高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文献《学会生存》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指出,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是提高教师质量的成功策略。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化逐渐成为世界性的潮流,也逐渐成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走向。
教师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是社会发展、职业分化的自然结果和必然要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供给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满足教师在数量上的基本需要始终是主要矛盾,所以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无法强调,教师培养和培训的专业化意识不强,专业化效能更显不足。随着我国教师供求关系的历史性变化,随着教师学历达标率的不断上升,高质量教师的缺乏将成为主要矛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旨在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大力推进教师质量的提高。袁贵仁副部长在为该书撰写的序言中,言简意赅地阐明了教师专业化的意义和要领: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教师专业化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教育部师范司马立司长在该书的序言中,对促进教师专业化进程和加大教师教育改革的力度,提出了5个方面的要求:更新观念,加深对教师专业化意义的认识;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教育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建立健全教师教育制度;加强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创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教育部颁发《〈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这是我国教师专业化最重要的标志和最重要的措施。随着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我国教师的培养、录用、管理和继续教育将越来越走上法制化的道路,对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也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这样的形势,各级教师资格认定部门、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和将要参与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单位,都需要强化教师专业化的意识,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为教师专业化建设提供了宏观背景,分为理论篇、实践篇和政策篇三部分,系统介绍了国外关于教师教育的理论、实践以及政府采取的政策,分析了值得我国借鉴吸收的内容,对于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商量
- 乌江亭边
- 对不起
- 弟弟的脚印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真实
- 父亲的脚印
- 我的爸爸
- 哥
- 麻辣老金
- 感悟父爱
- 沉默的父爱
- 弟弟
- 我
- 小薇
- 调制唯美梦幻色彩
- Porsche Design Hairband系列太阳镜传递未来主义视觉美学理念
- “逆生长”寿星
- 第三届PSAChina特克斯国际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 “玫瑰人生”早午餐
- 一步踏入深蓝
- 康健一 书房里的高尔夫
- “翡翠岛国”爱尔兰
- 母女姐妹花头皮逆龄护理
- 《妻有物语》荣荣&映里
- OPPO N1 mini评测
- 摄影,先选好相机
- 2014戈尔特斯户外梦想实现活动颁奖典礼于京举行
- 呵护肾脏,让生命之树常青
- 我的航拍反思路
-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施的若干问题
- 自由——创新的前提
- 国家汉语战略值得反思
- 语文教育:实现“人”的跨越
- 缘木求鱼还是成果斐然
- “研究性学习”课程辨
- 学校课程的文化功能及实现机制
- 〖韩雪屏〗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
- “口语交际”的内涵及课堂教学特征
- 现代化的语文教学必须具备三种意识
- 有意义接受性学习方式策略的案例研究
- 聚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 国外对“反思性教学”的诠释
- 文化的语文与语文教师的文化
- 相关学科的发展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