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6
反思对教师成长的意义与策略
彭华茂等在2001年作的小学骨干教师反思意识的调查中显示,100%的小学骨干教师认为反思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他们认为反思能够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这个调查也说明反思对教师成长有着关键的作用。但大部分教师不重视反思,他们的自我反省意识十分淡薄,缺乏反思的理论指导,使得反思难以在中小学教师中普及。本文将就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如何促进教师有效地进行反思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广大教师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意等方面的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过程,是由非专业人员转向专业人员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将专家的理论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并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就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而言,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的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外语等。对教师而言,本体性知识只要达到一定的量就可以了,并不是越多越好。知识量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就不再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显著因素。
这一类知识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类知识一般是动态的,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但更需要动态性地去把握和领会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与加深。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
这类知识更多的是来自教师的教育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成份,是教师经验的累积。换言之,实践性知识只能在教师的具体实践中才能获得,而教育实践的情境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所以就要求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教师不能仅凭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去进行教学活动。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联系起来,实现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融合,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阵小雨
- 量身定做自己的幸福
- 月夜遐思
- 只是寂寞
- 难忘的经历
- 仰望属于我们的天空
- 站在教室的门口
- 山顶的守候
- 理想的家
- 降珠仙子
- 生活需要梦
- 他的精神感动了我.
- 大禹,请留步
- 封存的记忆
- 萌动的青春
- 孙劲松把海容打造成优秀服务品牌
- 破解 民国戏成杰克苏重灾区之谜
- 正能量拯救人类温暖治愈
- 沈星不爱鲜肉爱大叔
- 五条人 从道山靓仔到广东姑娘,我们一直都爱讲故事
- 美业职场解码探析美容导师的职场发展之路
- 销售高端产品,成就一流名店
- 叔叔我们不约也得约
- 2015最具潜力青春男偶TOP10
- 本土美妆专业线“零广告”背后的思考
- 点面结合:赢得美容院区域竞争
- 她们40她们还是女神
- 负能量 牛鬼蛇神主宰世界
- 女性生殖大讲堂
- 娱乐新闻 在巴黎时装周
- 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语文新课程改革
- 《故都的秋》的意境探赏
-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 教育的万能、无能、本能——对教育功能、价值认识的反思(下)
- 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
- 让学生进入角色
- 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师资保障
- 一个令教师自豪与羞愧的名字
- 坦言的魅力与“故弄玄虚”的效果
- 说课的研究
- “五壮士”悄然退出语文教材及引发的争论
- 反思对教师成长的意义与策略
- 新课改:深刻的教育资源配置变革
- 我的语文素质教育观
- 成人有责任给孩子提供“人奶”培养人性,而不是用“狼奶”培养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