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0
一个令教师自豪与羞愧的名字
她可以轻易地成为妇女运动的领袖,或是一位知名的女作家。可是,她却宁愿把一生的精力花费在一个聋哑女孩子身上,安妮·莎莉文——
一个令教师自豪与羞愧的名字
海伦·凯勒的名字,像我这样年纪的人大多知道。尤其是教师,更是时常引用她的故事来鼓舞激励学生。可是,安妮·莎莉文的名字恐怕就鲜为人知了。读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除了对海伦传奇勇敢的事迹深为折服外,她的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则更深深地感动了我。
1887年3月3日,海伦6岁,安妮·莎莉文来到了海伦的身边。一直到1936年10月19日安妮逝世,安妮陪伴海伦走过了49个春秋。她与海伦·凯勒一起创造了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传奇。海伦称她的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饱含着老师深深的爱与帮助。海伦是个既聋又哑又盲的人,为了教会海伦认字,安妮不断地在海伦的手上写字,用这种方式让海伦与她沟通。安妮教海伦认识“水”这个词,海伦无论如何也区分不清“水”
与“杯子”的区别。因为她总是把杯子和水当做一种东西。为了能让海伦知道“水”是“水”,“杯子”是“杯子”,安妮把海伦领到井房,让海伦把一只手放在井口感受冰凉的水流过手上时的感觉,同时快速地反复在海伦的另一只手上拼写“水”这个词。刹那间,海伦突然明白流过手上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就是“水”。认识水对海伦非常重要,从此她知道万物皆有名。
海伦·凯勒是世界上第二个能说话的聋哑人,海伦掌握唇语的过程更是艰难万分。而在这个过程中,安妮又显示出她作为一个教师的极大耐心与毅力。海伦写道:“我完全是靠手指来感觉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的,我用触觉来把握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而这往往不准确……倘若没有莎莉文老师的天才,以及她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不会如此神速地学会自然语言。”
然而,安妮并不是没有选择,她可以不做海伦的家庭教师。在海伦自传的结束句中她这样写道:我始终相信,只要莎莉文老师有这个心,她可以轻易地成为妇女运动的领袖,或是一位知名的女作家。可是她却宁愿把一生精力花在我的身上……虽然我的眼前是一片黑暗,但因为老师带给我的爱心与希望,使我踏入了思想的光明世界。
我也是一名教师,当我合上此书时,安妮·莎莉文的名字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能把海伦·凯勒培养成才,作为教师是无比自豪的事情。安妮是我们所有教师的骄傲。我想,我们所有的教师在安妮的面前都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做得怎么样?也许我们会说,学生太多!现在的学生不好管!现在的教材太难!等等。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借口,可是,我们可曾像安妮这样对待过一个孩子吗?
我知道现在的教学方法很多,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引入到课堂中来,更是给教学方式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我还知道关于怎样教学的书比比皆是。可是,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没有爱的成分,再现代的手段也是徒劳。只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就像海伦所说的那样:她(安妮·莎莉文)与我非亲非故,她为我所做的一切,岂仅是因为“喜欢我”这句话所可以解释的。是的,安妮把一个老师那种对人类的爱,对学生的爱全部给予了海伦。
读完此书,我有一种冲动,那就是全身心地爱我的学生,爱我的职业。
那什么是爱呢?就用安妮·莎莉文的解释吧: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啊!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不快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量身定做自己的幸福
- 降珠仙子
- 一阵小雨
- 封存的记忆
- 理想的家
- 仰望属于我们的天空
- 难忘的经历
- 只是寂寞
- 萌动的青春
- 山顶的守候
- 生活需要梦
- 站在教室的门口
- 大禹,请留步
- 他的精神感动了我.
- 月夜遐思
- 负能量 牛鬼蛇神主宰世界
- 五条人 从道山靓仔到广东姑娘,我们一直都爱讲故事
- 她们40她们还是女神
- 沈星不爱鲜肉爱大叔
- 美业职场解码探析美容导师的职场发展之路
- 本土美妆专业线“零广告”背后的思考
- 正能量拯救人类温暖治愈
- 销售高端产品,成就一流名店
- 孙劲松把海容打造成优秀服务品牌
- 点面结合:赢得美容院区域竞争
- 女性生殖大讲堂
- 娱乐新闻 在巴黎时装周
- 破解 民国戏成杰克苏重灾区之谜
- 2015最具潜力青春男偶TOP10
- 叔叔我们不约也得约
- “五壮士”悄然退出语文教材及引发的争论
- 坦言的魅力与“故弄玄虚”的效果
- 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语文新课程改革
- 《故都的秋》的意境探赏
- 让学生进入角色
- 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
-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 一个令教师自豪与羞愧的名字
- 反思对教师成长的意义与策略
- 我的语文素质教育观
- 成人有责任给孩子提供“人奶”培养人性,而不是用“狼奶”培养狼性
- 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师资保障
- 说课的研究
- 教育的万能、无能、本能——对教育功能、价值认识的反思(下)
- 新课改:深刻的教育资源配置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