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网络环境下的整合教学的三大误区

网络环境下的整合教学的三大误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05

网络环境下的整合教学的三大误区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和新课程改革推陈出新的当前,利用网络进行学科整合教学已悄然兴起,成为走在教育现代化改革最前沿的“形象代言人”。然而,由于这种整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尚在起始阶段,其问题也颇多。张家港市塘桥实验小学虞志高老师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的整合教学容易出现的三大误区与应对措施。

误区之一:以加法式的教学目标替代有机整合的教学目标

既然是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整合教学,其教学目标应首先得到有机整合。但是,教师一般的兴奋点集中在教材内容与网络信息的整合点,至于这种整合教学的教学目标如何重新建构则很少研究,往往简单地把学科教学目标与网络教学目标进行相加罗列。这种加法式的教学目标必定会导致教学的变异,使其在双轨目标中走入歧途。

那么,该如何有机整合教学目标呢?首先,教师必须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衡量这种网络环境下学科整合教学的目的意义和影响价值,这是目标得到有机整合的重要支撑。其次,要运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来审视教学目标的重新建构,即要研究凭借教材内容与网络信息应当让学生知道些什么,掌握些什么,学会些什么,领悟些什么,确定教学重点;要研究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水平,及信息技术修养程度,预测学情,确定教学难点;要充分考虑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寻找教材、网络、学生三者之间互动的生成点,体现教育目标的综合性,当教学目标的整合得到真正优化,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才有根,才有魂,才有改革的实践意义和导向价值。

误区之二:强化了网络优势,削弱了学科特点。

一般认为,网络介入学科教学,其优势必然会更加彰显学科特点。但事与愿违,在这种优势面前,学科特点非但没有得到强化,反而显得毫无个性。原因并不在网络本身,而在执教者片面追求网络优势,将学科教学应有的个性迷失在网络之中。比如,将鼠标替代美术的画笔,将直观的图像演绎替代必要的数学思维想象,将搜集资料替代语文的朗读感悟,将留言板替代语言表达的培养等等。而且,各种学科教学基本走入了同一个怪圈——导入发现问题,上网解决问题,下网交流答案大三段模式,让人觉得似乎离开了网络,这种教学就难以为继,网络成了教学的中心,使教学整合走向了学科网络化的极端。

改变这种状况的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处理好网络的不可替代性、信息丰富性与教材内容交叉渗透、学科特点冲突的关系。也就是说,网络的不可替代性主要作用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应在“切入点”上做文章;信息丰富性主要作用于帮助学生理解、把握教材重点,应在“拓展面”上下功夫,要做到导向鲜明,抑扬有度,让“点”和“面”进一步凸现学科教学特点。网络作为新的学习渠道,整合课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一如既往按照原有的学科教学方式进行,势必会难以驾驭,一是教学时间由于网络的扩张而无法协调,二是教学空间由于网络的开放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突破。因此,善于筛选教材、网络信息,敢于在新的条件下创造新的教学方式,是保留强化学科教学特色的有效途径。

说到底,网络是一种现代技术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优化学科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服务的。它是课程改革的一种新载体、一条新途径,但绝不是改革的核心与唯一。

误区之三:注重了生、机对话,忽略了多向互动。

网络与学科的整合教学强调学生与电脑的互动本可无非议,但如果只注重了这种单向对话,而急略了师生、生生及与电脑之间的多向沟通交流,那么,它就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现在的网络与学科整合教学,一堂课大半时间就耗在这种单向互动中,至于其它的则很难兼顾,一般以蜻蜓点水的方式跳跃着掠过,课堂难以呈现应有的生命活力。这主要是教师设计教学程序时,过于考虑了学生如何收集信息,而对如何处理信息则缺少相应的策略;过于依赖网络的作用,而忽视了教师应有的指导作用,大大萎缩了多向对话的空间。

当然,电脑网络教室刻板的布置对课堂的灵动带来了一定的客观障碍,窄窄的操作台做什么都不顺手,一台电脑就像道道屏障,阻隔的不仅是师生、生生之间的视线,更多的是交流空间。因此,网络教室的布置要贴近小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将电脑安装于桌面下,变平视、仰视为俯视。组别组合也可灵活多样,如圆形、方形更方便于合作学习。当网络教室由纯工具化逐步走向人文化,其本身的潜在影响必为有效教学发挥积极作用。

一切教学改革都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尝试既是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也是迎接信息社会来临的必要准备和一种趋向。走出误区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成熟,走向教育的理想境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流浪
与探索同行
半面之交
英雄
老师辛苦了
回家
逝去的友谊
小草
风景
希望
祈福
孤单
触动
天空之城
道德
从文学教育的功能与特点看文学课教学改革
试论时事政治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要素主义课程观及其对我国课程建设的启示
浅谈对高职体育教学实践的认识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优化策略
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进展
春季高考形势下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JiTT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新旧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词汇方面的比较研究
浅谈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天津方言与天津相声文化
特许学校: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路
“朋辈教育”在农类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实践
探究“读者剧场”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中的应用
论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学生干部共同管理的重要性
《母鸡》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15玩出了名堂 教案教学设计
掌声 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 教案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 教案教学设计
16找骆驼 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三 教案教学设计
28狮子和鹿 教案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 教案教学设计
25矛和盾的集合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九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教案教学设计
5一株紫丁香 教案教学设计
《雨点》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