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走出对联教学的尴尬

走出对联教学的尴尬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走出对联教学的尴尬

对联要不要讲平仄?这个问题和“旧体诗词是否要押韵?”一样,让人啼笑皆非。陈寅恪先生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中曾论及对子题的诸多功能,其中就包括检测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这一条,而且认为这一条最为重要。可证对联非讲平仄不可。

由于对联具有巨大的语文教育价值,对联教学日渐受到重视,对子题甚至进入了高考卷子。据统计,2004年的15份语文高考试卷中就有7份命制了对子题,这是可喜的现象。但其中6份都没有说是否要讲平仄,另有1份则明确标出“平仄不论”。这自然有命题者的苦衷在。由于自1949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从未提出过相关要求,教学中从来“平仄不论”,岂能在考试时贸然杀出这么一个程咬金?但我以为,声调是我们汉语的一大特色,一大亮点,正如周汝昌先生所指出的:“讲我们的诗(按指旧体诗词——引者),要基本明白四声平仄之理,这是汉语本身具有的自然规律,不是哪个强加给它的人造的‘外铄’之美。讲四声平仄,在声律上已然算是最粗略的了,可是令人吃惊的是,时至今日,讲诗而不明声律的大有人在,报章杂志上刊出的诗词,有的全然不谙格律;弄个标题,一定是平仄全乖。(例如非把‘春色满园关不住’改造成为‘满园春色关不住’不可,其见解是‘满园’在语法上应当居前吧?)人们对于自己祖国语文的音韵美的钝觉到了这般地步,岂不是令人忧虑的事态之一吗?”(周汝昌选注《范成大诗选·写在卷尾》,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周先生讲的虽然是诗,对联自然也不能例外。如果一旦“平仄不论”成了我们对联教学(包括试卷中的对子题)的惯例,则很有可能会被人耻笑了去。

然而,对联教学真要论起平仄,似乎也确有难处。王力先生说:“平仄是诗词格律中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王力《诗词格律》P8,中华书局1977年版)可见平仄是古汉语的概念,现代汉语的阴阳上去和古汉语的平上去入不一样。现在的中小学生要学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当然能够学会;但我以为无此必要。他们的时间精力太宝贵了,有更要紧的东西要学,何必在这上头花费心思?有兴趣的同学可在课外自学。说到这里,我就想起我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上大学中文系时,夏承焘教师曾严肃地对我们说:如果不懂平仄,这毕业证书是不能发给你们的。实际上毕业时我们极大部分同学仍然不会分别平仄声,但也都拿到毕业证书毕业了。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尚且如此,对中小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是当今对联教学的尴尬。

怎么办?我主张,一、对联要讲声调相对,不讲不行,但开始时可把要求降到最低限度,即《汉语大词典》所说的“上句末字声调必仄,下句末字声调必平”,以后逐步提高要求;二、不讲古汉语的平上去入,而讲现代汉语的阴阳上去。但如何区分阴阳上去的平仄,要作进一步的讨论。有论者论判定:“平声包括现代汉语的阴平和阳平(第一声和第二声)”(《语文学习》2005年4期P16)。所说不知有何依据,我以为有可议之处。平者平也;仄者侧也,不平也。因有平与不平的差异,才能创造出或感受到汉语的音韵美,如“天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古汉语的“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王力语),所谓“平声平道莫低昂”是也。而从古汉语的平声分化出来的阳平,显然不是“中平调”,《现代汉语词典》说是阴平“读高平调”,阳平“读高升调”,高升调显然有别于高平调,升者,不平也。据此,阳平应该划归仄声才是,如果不平也“平”,那就乱套了。这样,从理论上看是合理的稳安的,但在对联的写作实践中也可能带来问题。我曾请我的研究生张帆、陈智峰两位作过如下统计:现代汉语3500个常用字、次常用字中阴平字加上可以读成阴平的字约为1000个;这3500个字中,按古汉语的平仄来分,平声字加上可以读成平声的字约为1513个。也就是说,若把现代汉语的阳平字划归仄声,平声字只有1000个,比古汉语的平声字少513个,后者明显多于前者。这会不会给对联写作造成不可克服的困难?这有待于实践的验证。7份2004语文高考试卷对子题所出上联,末字都属古汉语的仄声,其中“扫千年旧习”之“习”古汉语读为入声,现代汉语读为阳平,如果阳平也属仄,当然也就没有问题。有一篇文章所附的“考场答卷实例”(《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5年创刊号P6),答卷末字除一例外均为平声,说明我们的中学生对汉语的音韵美有自然之感悟,让人高兴。下联末字是仄的一联是:“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锣鼓陈陈大轴戏大秧歌在大年演出。”虽词性、结构对得都很工整,但由于上下两联末字都是仄声,“对”不起来,怎么读都觉得别扭,不像对联。

对联写作可否以现代汉语的声调替代古汉语的声调?能否把现代汉语的阴阳上去分为平仄两类?如果可以,阴平究竟应该归为平声还是仄声?这些都是大问题,希望能够引起语言学家、对联爱好者和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大家共同努力,通过认真深入的讨论求得共识。真能如此,谓之功德无量,也决不为过。鉴于目前对联已经走进语文课堂和试卷,对上述问题在学界形成共识之前的过渡阶段,能否宽松一点,来个“三可政策”:按古汉语的平仄当然可以;以现代汉语阴平作平声,阳平、上声、去声作仄声,或把阴平、阳平都作平声也都可以。但有一条必须坚持,对联和对联教学不能完全不讲我们汉语的声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永远的梦
青春
参赛
窗下夜想
夜沉吟
十七岁
悲哀
蓦然回首
个性
天空灰的好象哭过
我的时代,由我主宰
台湾
我的高三之路,从换座位开始
眼泪也美丽
寄生虫
弟弟为牢中哥哥解疑人生 ,哥哥为病中弟弟再续生命
做过歌手也做过逃犯李有才的一切源于一个女孩的爱
刘恺威有了小孩不忘了太太
从欧洲到欧洲移居者的未来
吴越说其实我不清高
只为寻找孙儿,奶奶三年徒步走山乡
李银河说大侠不嫉妒王小波
拍一张好莱坞情侣式的结婚照
强健你的骨骼
对爱最好的诠释,就是让心爱的女人做母亲
解除同居的代价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对冲基金财富新引擎
一根看不见的线
邓紫棋也怕不红
《称象》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夜莺的歌声》 教案教学设计
《荷花》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寓词意理解于愉快表演之中 教案教学设计
《二十年后的……》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可爱的小动物》 教案教学设计
正视学情,真实主导,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狼和小羊(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我必须去 教案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漫画,使口语交际如此美丽 教案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场雪》教学片断评析 教案教学设计
登鹳雀楼 教案教学设计
《贺年片》作文活动课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