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体验语文新课程(系列)

体验语文新课程(系列)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体验语文新课程(系列)

>体验之一: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过分地强调了学科本位,认为语文教学就是交给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的工具论在很长的时间内占着重要的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语文的需求不仅仅是正确的理解和运用好语言文字了,而且更重要的要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其他门类的知识。应该把语文看成是学习的载体,是传承文化的工具,语文教学无处不在,无所不容。它是基础性,实践性、思想性、科学性、综合性的一大门类的学科,概括起来说,语文还是很强的人文性学科。

回顾过去,是从学科知识体系角度的出发,来构建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思路,把语文知识体系分成了若干个知识点,然后分配的各年级之中,各个单元训练之中,教师上课也是按知识点去落实,语文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就是围绕“知识系统”展开的。繁琐的、机械的、枯燥的知能训练,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无助于学生整体人格的形成。现在我们反思语文教学,“知识”对促进学习语文是最重要的吗?人们要交流语言和情感,必须要有那么多语文知识吗?我们也遇见过这样的人,他们不懂得那么多语法修辞和文章写法知识,但他们照样能交际,传递情感。有丰富语文知识的人不一定把语言表达的很流畅,很有情味。这说明语文知识对人的成长和面向社会的交际不是最重要的。语文工具论之说应该冷静的思考,重新的定位了。

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很多时候,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而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正如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语文教学要特别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性的见解。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还体现在以尊重理解学生为前提,树立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尊重多民族的文化,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的生命,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的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学“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也不是抛弃语文知识的渗透,只不过在教学的行为和方法上,另开辟径。我们强调的是,在语文实践中自主的积累和感悟语文知识,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强调人文性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对语文的理解和运用,它是从人的“本性”出发的,重视获取知识的价值和情感的体验。

体验之二:强调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和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说明,语文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况。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场合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

强调课程的开发,就需要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和利用教材,教材是阅读的文本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需要,有选择性的利用教材,挖掘教材的教育价值,同时要注意向课外拓展,充分利用当地的语文资源,教会学生学语文用语文。这里要说明的是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还要注意让学生自主的选择资源,自主的探索语文,在实践中积累和感悟语文。

强调课程的开发,要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文本与非文本的关系。无论怎么说,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条件下,课内还是语文学习的主渠道,教师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在课内打基础,在课外求发展。要防止课内的语文教学泛化的倾向,建立语文跨领域的学习平台,但必须立足于语文,语文教学决不是漫无目标“大杂烩”的教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展开是为语文教学内容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非文本的教学越来越显得突出,因为,人文精神的生成是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影响,如社会活动、音像传媒、网络信息,都是学习的平台。但文本更具有特殊性,从阅读的心理来说,阅读文本更有利于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况且,在很长时间内还是阅读的主要资源(主要是方便)。所以,非文本的教学,要考虑时间、场景、条件、手段,最重要的要考虑实效性,确实是能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

体验之三: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去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的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教学理念,我们不能理解成一种教学模式。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在某种条件下还是存在的,以学生为主体不能排斥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究竟谁在发挥主要的作用,要看具体的教学内容、条件、场景以及学生实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介绍航天英雄杨利伟
我的哥哥
学生是否谈恋爱
Future Robot(未来的机器人)
My brother(我的哥哥)
五一假期
My Teacher(我的老师)
brother(我的哥哥)
My Father(我的爸爸)
给Lucy写一封信
Prepare for the Chinese New Year(为春节做准备)
My Brother(我的哥哥)
通知开会
Two Britihday Gifts(两件生日礼物)两篇
My brother(我的哥哥)
水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水力冲填筑堤
江西致洪暴雨天气特征分析与流域洪涝预报研究
垂直角观测(三丝法)
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标段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
浅谈土工材料在水库除险加固的应用
多层砌体房屋墙体温度裂缝的几种防治方法
某水电站大坝施工方案
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探讨
导管水密性试压作业指导书
浅谈阿舍勒铜矿35kV临时变电所的设计与施工组织
关于石门水库坝前清淤存在的问题及拟定施工方案
GPS时钟服务器在水利泵站SCADA系统中的应用
某大堤护岸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夜的工作》范文习作
《一夜的工作》写作指导
《一夜的工作》训练素材
《一夜的工作》整体阅读感知
《一夜的工作》教案讲义2
《一夜的工作》教案讲义1
《一夜的工作》重点字词意思
《一夜的工作》教学重点
《一夜的工作》教学难点
《为人民服务》写作指导
《一夜的工作》教学目标
《为人民服务》(一)积累篇
《为人民服务》范文习作
《为人民服务》(二)阅读篇
《一夜的工作》重点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