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和高一新生谈语文学习的要求兼寄语青年语文教师

和高一新生谈语文学习的要求兼寄语青年语文教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和高一新生谈语文学习的要求兼寄语青年语文教师

“高中语文第一课应该怎么上?哈哈,这问题太简单了!先作个自我介绍,师生彼此认识认识,然后不就是‘请同学们打开书第×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吗?难道不是这样?”青年教师们听到我提出的这个问题时,往往满脸疑惑,这样回答并反问我。

“差矣,差矣!不使学生懂得高中与初中语文学习的区别,不使学生知道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不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就难以自觉主动地学习语文,其结果很可能就会误认为学习语文就是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学语文课本,从而跳不出语文课本,跳不出语文课堂,最终学下去就是越学越不得法,越学越枯燥。所以,语文第一课不应急着讲课文,而应做些‘授人以渔’的工夫。鱼网织好了,打渔的方法掌握了,还怕打不到鱼?来听堂我的语文第一课,看看我这‘有15年打渔经验的老渔夫’是如何教人打渔的,如何?”我倚老卖老地对那些青年教师说,并将以下“学习语文十要求”示之——

练好语文基本功,

优秀诗文勤记诵,

报纸杂志常翻阅,

买书看书做书虫,

语文笔记贵坚持,

课外练笔不放松,

生活处处皆学问,

他山之石把玉攻,

基础知识早复习,

课本学习贯始终。

以下便是我上高中语文第一课时对学生提出的具体的学习要求——

一、练好语文基本功 同学们学了6年小学3年中学共9年的语文,但语文基本功如何呢?一个人的语文修养的高低,取决于其语文基本功是否扎实。在此,我只想问问同学们:第一、你的普通话说得如何?俗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普通话。”我们是新一代青年人,难道我们说普通话也要带那么浓的广东音让人笑话吗?第二、你的字写得如何?与自己现在已是市属高中生的身份相符吗?第三、你写作文或写信是否常出现一些不应出现的错别字?你注意纠正过这些错别字吗?

语文的基本功所指范围较广,但我以为以上所问的三点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所以,我要向同学们提出以下要求:

(一)努力使自己在高中阶段学会说一口流利而较标准的普通话。平时认真听中央电台的广播和看电视台的节目时,留心学习他人正确的发音及朗读的技巧;早读时大声朗读课文,并请老师、同学帮助自己纠正错误的发音。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南北大交流、大融合以及对外日益开放的社会,如果我们说普通话连台湾人、香港人、新加坡人甚至不少外国人都不如,我们说得过去吗?如果我们拿出学英语的劲头来学习我们广东人一向不太重视的普通话,那我们就一定能在高中毕业前说一口流利而较标准的普通话!

(二)努力使自己在高中阶段写一手端正而潇洒的字。虽说电脑已日益进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人们写字的机会已大不如以往,但就是要在别人已不太重视写字的时候,勤奋临习,最终出手不凡,这样不是更能体现出胜人一筹的高素质吗?要写好一手字并不难,每天抽出10分钟的时间临帖(最好是钢笔字帖),临习三年,坚持不懈,那么最终就一定能出手不凡,出人头地。

(三)努力使自己在高中阶段将作文中常见的错别字消灭掉。不要以为错别字是改不掉的,其实,只要我们把自己平时作文中的错别字搜集一下,你就会发现,原来常见的错别字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也就那么100来个,一天要求自己纠正一个,不用一个学期,就可将常见的错别字消灭掉。同学们,当你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尤其是当上领导后,一出手就出现错别字,那种尴尬,是令人羞愧得无地自容的,还是趁着现在下一番不算“苦”的工夫吧!

二、优秀诗文勤记诵 我们有些同学小学、初中时能背诵许多诗词美文,但到了高中就差不多都淡忘了,为什么?那是因为还没能够真正意识到在脑子里装些诗词美文的重要性,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朗读背诵的,所以考试一过,那些诗文就全丢光了,实在可惜!多读多记些优秀的诗词、文章,既能巩固自己以往所学,又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同学们看到江总书记在美国访问随口引用唐诗宋词时,都不禁赞叹江总书记在这方面的深厚功底,但这可不是凭空而来的呀,如果他以前不注意加强这方面的修养,他今天能够这样信口而出吗?所以,现在我向同学们提出以下要求——

在高中三年内,早读时要努力做到大声读,动手写,用心记,勤引用,将小学阶段背诵过的诗词和初中阶段背诵过的诗文,全部再作为早读课朗读、熟记的主要内容;按学习要求熟读、背诵高中课本里优美的诗文及要求背诵的课文;熟读最终能够背诵百首唐宋诗、百首唐宋词。并力争做到背得滚瓜烂熟。当然,读、背的最终目的在于用,所以在平时写作文或说话时,要尽量引用。如果在作文中恰当地引用了古诗文,则每引用一次,就另加5分。多引用,多加分!试想想,在写“勤俭”为主题的作文时如果能引用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在写春天的散文时能引用刘长卿的“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在写青年人应树立远大理想的文章时能引用毛泽东的“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在写人际关系的文章时能引用陶铸的“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这些名诗名句,那么,阅卷的老师能不“眼前一亮,心头一喜”吗?

三、报纸杂志常翻阅 每天出版的报纸杂志里面都有大量的信息,其中亦不乏语文方面的知识。差不多每份报纸每周都会有文学版,每期都会有不少好诗文。即使是看每天的新闻、通讯,我们也可学到许多语文知识。甚至光是欣赏其中一些文章的标题,我们都能够收益良多(其中《羊城晚报》的文章标题很有品位,常常令人拍案叫绝,在全国同行中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所以,有看报纸杂志习惯的人,其语文基础一定不会差。有哪些报纸、杂志值得我们欣赏呢?报纸有《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南海日报》(我们是南海人,就应该热爱自己的家乡,应该了解家乡的情况)、《语文报·高中版》、《作文点评报》;杂志有《读者》(最好是每人都订阅,这是一份品位相当高、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值得同学们订阅、珍藏)、《中学生》、《语文月刊》等。

我们还应养成一个好习惯,就是剪报——看到有好文章就剪下来,贴在自己的语文摘抄簿里。这样日积月累,你终有一天你会为自己拥有丰富的精神食粮而骄傲。当然,看多了,最好还能向报社投投稿。要知道,绝大多数作家都是这样起步的。

四、看书买书做书虫 喜欢看书的人,情操会更高尚些,眼界会更开阔些,语文知识也会更丰富些。为什么马克思、毛泽东的学识那么渊博?这是因为他们都是一只十足的“书虫”。毛泽东就曾经说过:“我的文学功底之所以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我对书的爱不释手。”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说得好:“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找到了一位好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所以,多进阅览室,多去图书馆,你会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书与报纸杂志的最大一个区别就在于收藏价值不同。从收藏的角度来讲,书的价值更高。作为一只书虫,在家庭经济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应尽量买一些有收藏价值的书,开始丰富自己小书柜的藏书,如《现代汉语词典》、《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成语典故词典》、《语文演义》、“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等文史方面的书,都值得我们收藏。

近年来会考、高考都较侧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写作能力,喜欢看书、勤于思考的人,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一定不会差的。

五、语文笔记贵坚持 以前同学们读初中时记语文笔记,可能都习惯于记些什么课文的标题、作者、时代背景、段落及段落大意、写作特点的,抄完后同学们不爱看,考试前对复习也没什么帮助,久而久之反而使得同学们误以为学语文是那么枯燥乏味。其实,语文科是中学所有学科里内容最丰富、趣味性最强的学科,语文笔记自然有许许多多值得记的东西。那么,语文这门学科有哪些内容值得我们记呢?语文知识点(含各知识点的概念、运用实例、高考例题等),诗词名句、对联、名人名言,佳作美文(可包括同学写的优秀作文)及写作技巧归纳,错别字、病句搜集,文学常识……这些都值得我们抄在自己的语文笔记簿上。如果同学们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那么,语文笔记簿一定会是你爱不释手的笔记簿。

六、课外练笔不放松 任何一个人的写作水平,都是在勤奋练笔中提高的。虽说每学期老师会安排10次左右的作文训练,但仅靠这几次作文训练就想把文章写好是不可能的。1984年石门中学有位名叫陈劲戈的学生,以39分(40分满分)的高分夺得当年广东省高考作文状元。他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呢?在向师弟师妹们介绍自己的经验时,他十分轻松地说:“我根本没有被‘高考作文’这几个字吓倒,我是把高考作文当日记来写的。”原来他从小学起就养成了每天坚持写日记的习惯,直到高考前亦从未间断过。写多了,思维也就敏捷了,所以每当提起笔便“思如泉涌”,一两千言,洋洋洒洒,一挥而就。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天天练笔,我们的写作水平就一定能有很大的提高。

练笔的题材广泛得很,校园中,家庭里,社会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成为练笔内容;文体也可不限,记叙文、小说、散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剧本、对联……什么都可试试。长短也可随意,每次既可写全篇,也可写片段,还可写“小说连载”式的文学作品。著名作家刘绍棠在读小学时就喜欢把班上的同学写进自己的“文学作品”了,到了高中,他所读的语文课本里,竟然有他自己写的小说!至于大家熟悉的法国作家莫泊桑在成名之前,不知有多少篇心血之作被编辑扔进了纸篓!如果没有当初那些“失败之作”,他们能有成名的后来吗?

我的要求不高,每周练笔不少于1500字即可。内容不限,文体不限。另外全班同学一起来搞一个“统一练笔”,就是写《接力日记》,即以学号为顺序,每天由一位同学写一篇日记,晚自修时把《接力日记簿》放到讲台上,由同学们传阅。晚自修结束前半小时传给下一位同学。这样,大家的“日记”——其实也就是练笔——就在传阅中起到了一个让同学们的写作经验相互交流的作用。

七、生活处处皆学问 语文是一门每人都受用终生的最基础的学科,语文知识并不像我们有些同学所以为的那样,只“存在”于语文课本;或只能从课堂上学到。可以说,跳不出语文课本,跳不出语文课堂,我们就学不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语文知识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校园里的墙报,街上的招牌,旅游景点里的楹联,报纸上的广告,庙宇里的碑文……都含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处处皆学问”。比如报纸上的广告,其用语既要精练又要引人注目,甚至有时还要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步,所以,广告策划者如果没有较好的语文功底,就难以收到“一语惊人” 而令人“过目难忘”的效果。另外看电视、听广播,开校会,乃至听其他人聊天,也一样可以从中学到不少语文知识。

八、他山之石把玉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在学习语文方面也不例外。不要以为学知识就只能是以老师为师,孔子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也说过:“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要想学到更多的知识,平时就应多向身边的人请教,虚怀若谷,不耻下问,从而取人所长,补己之短;借人所长,为己所用。比如其他同学的作文,应该多借来看看,尤其是老师推荐的范文,更应该反复品味,以学习他人的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其他同学的笔记也应该经常借阅,你一定会发现里面有许多使你获益良多的知识。又比如有些同学的字写得很漂亮,你平时可多留意一下他怎样写字,甚至请他示范示范,那么,你的书写水平就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九、基础知识早复习 语文考试考什么?主要是考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分析和运用,而直接考课本内容的则很少。虽说同学们在初中时已学习了中学阶段应掌握的知识点中的大部分,但高中学习的要求比初中高得多,所以,从高一起就自觉地开始复习这些知识点,而不是到了高三才复习,那么,你就会赢得主动。

十、课本学习贯始终。 “既然考试考课本的内容很少,那还有什么必要学习课本呢?”或许有些同学会这样问。

其实,我们语文课本里的课文,绝大多数是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和伟人或名人佳作中精选出来的,这些课文里本身就含有许多语文知识点,学习、理解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过程。同时,每册课本的每个单元里都还有相应的新的单元知识,这些单元知识都是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的。学习课文的过程,就是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所以,认真学习课文不能因考试时直接考到的内容不多而不重视。

语文是各学科中基础性最强的学科,也是对人的修养起着重要作用的学科,正是由于其灵活性比其他任何一科都强,所以,如果我们不设法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学习语文的意义和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不使他们发现到学习语文的趣味性,而还是篇篇课文、堂堂课弹着“作者写作背景简介分段段意中心思想概括写作特点”(同时要求学生抄记这些没有什么意义的“语文笔记”)的老调,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永远洗刷不掉“误尽苍生是语文”的骂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教室的变化
夕阳西下
鸟雨林
黄陂娇子--古门冲
观看海狮表演
美丽的圣亚海底世界
美丽的校园
雨后初晴
春游
旅行
下课了
北京一天之旅
我们的学校
太空旅游
音乐剧歌曲《假如我是一个阔佬》的人文特质
普契尼歌剧咏叹调《你那颗冰冷的心》演唱分析
高校西方音乐史课程实践改革与实施探究
浅谈缄默知识理论在声乐演唱艺术中的作用
二胡演奏艺术简说
中国民歌合唱作品的情感美
古琴弦上的律与乐
谈长笛演奏气流方向的掌控
莫扎特钢琴协奏曲K.466的乐思阐述
浅谈高校器乐演奏教学中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探究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音乐表现力
歌唱中乐感的塑造与培养(一)音乐感觉的塑造与培养
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探析
漫谈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钢琴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小草之歌、争吵、小泽征尔的判断、皮巧根桥、语文百花园五
《种瓜得豆》 教案教学设计
一块特别的石头
鸭子和凶兔请客 教案教学设计
清明节的由来
地图上的发现
倔强的小红军、续张嘎夺枪记
麻雀、让它们自有生息、蒲公英的梦、台湾蝴蝶甲天下、语文百花园四
我不能忘记祖国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飞天圆梦》 教案教学设计
新型玻璃
重阳节的传说、寓言两则、乐的王子(剧本)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