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2
让教案成为教师成长的载体
>由于过多复杂的主客观原因,设计教学、撰写教案这项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工作正在被淡化,被异化:一头是学校刚性化的要求和严格的常规检查;一头是教师整天忙于抄教案、迎检查。那么,到底应对设计教学、撰写教案进行怎样的革新?
时下,各中小学在《教学常规》中对教师教学方案设计和检查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不少学校还根据教师撰写的教案质量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其初衷无非是督促教师搞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促进教师快速成长。但在过于细化,极具“刚性”的常规禁锢下,在“与考评挂钩”的切身利益直接驱动下,不少教师曲解了设计教学和撰写教案的本意,整天疲于抄写教案,单纯应付常规检查,一心为了换取高分。教案衍变成照本宣科的剧本,教学设计也成了机械的文本复制。从表面看,教师“备课”质量日益提高,而实际上却日渐低下,设计教学、写好教案这项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工作正在被淡化,甚至被异化。从新课改所倡导的“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理念出发,我们认为教案形式和备课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教案改革首先要疏通和优化“设计教学、写好教案”这条教师成长的主干道,通过改革教案形式和调整评价重心,减少教师费时低效的摘抄行为,带动备课方式的革新,引导教师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对教材的把握、学情的调研、教法的改进、教学的反思上来,切实提升备课质量和教学效果,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通用性教案的设计。
在具体运作时,我们首先要对教案形式进行革新。新式教案可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用性教案,由学科备课组统一印制,约占页面的2/3;二是空白,备做教学设计的修改之地,约占页面的1/3。通用性教案可以采用活页形式,由学科备课组组织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分工、分头、分期进行设计,然后筛选出优秀教学方案打印并装订成册,任科教师人手一册。通用性教案在内容和结构上切不可像剧本一样,把教师要说的每一句话,甚至学生应怎样去回答等设计得面面俱到,要给任科教师留下再改进、再创造的空间。
二、个性化教案的形成。
教师在使用通用性教案时,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课前通教案、做修订:即以通用性教案为牵引,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理顺教学思路;备学情、做修订,即依据班情学情对通用性教案实行个性化修改。二是课后重反思、再改进:教师上完课后,总会有些成败得失的感触,如果能够及时地加以梳理,作为今后完善教案、改进教学的依据,对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会有很大帮助。因此教师在组织并实施教学活动后,应及时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可以点击精彩之举,提炼经验,可以查找教学失误,反思病因,并以此整理撰写教后记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案。
三、评价的跟进与支撑。
为了给新教案的实施创设宽松的氛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学校对新教案的评价必须跟进,必须完善。评价重心应由追求形式美转向注重实效性,由单纯的评判量化转向多元的对话共建,评价指标应具有导向性,体现弹性:即通用性教案的修改程度和教学札记或反思的撰写质量,切不可再规定得过细过死,诸如“教学环节齐全”、“教学过程设计详细”、“书写认真、字体工整”等整齐划一的条条框框只会使任科教师“穿新鞋,走老路”。
教案形式的改革可以产生“牵一发而活全局”的实效:
一、提供了最优化的设计:通用性教案汇集的是一些较优秀的、较具普遍性的教学设计,可以做为教师实施教学的“底线”,为实现教学最优化提供前提保证。
二、留有自主改进的余地:通用性教案不再像剧本一样设计得“事无巨细”,在通用性教案之外的“自留地”里,任科教师可以结合班情学情进行个性化改进。这就为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增加了弹性,留下了余地。
三、教案在动态之中生成:与以往教学前一气呵成的教案不同,新式教案不再是课前一锤定音,它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是一个教学前不断改进,教学后日臻完善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对于任科教师而言,则是一个真实的“设计——实践——反思——完善”的专业化成长的过程。
四、教师在解放之中成长:通用性教案的编印,解放了绝大多数任科教师(尤其是兼任学科杂、任教级部多的任科教师)的手脚——他们不用再把设计撰写教案视为身心的负担,不用再把时间和精力过多地花费在教案的机械性摘抄上;个性化的“自留地”可以引导任科教师将时间和精力转移投放到教材与学情的把握、教案的个性化改进上以及教学实践与反思中来——这才是一条务实高效的专业化成长的快车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夜有所梦
- 我不放弃
- 季节
- 我的自白书
- 世界
- 我的天地
- 高考
- 他年夜雨
- 那一天,我18岁
- 蓝色的灰姑娘
- 火花
- 就算听不到
- 黑色翅膀
- 这个夏天
- 秋末
- 整合建构与碎片化输出
- 体验营销在我国主题公园中的应用
- 让宪法精神在我们心中常驻
- 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刍议
- 关于码头控制员培训现状与改进建议的研究
- 员工退休研究的相关理论进展
- 互联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刍议
- 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生存之道
- 摇滚乐中国大陆研究现状
- 对投掷铁饼时出现犯规或失败原因的分析
- 《志明与春娇》符号解读与文化分析
- 校园排球比赛接发球“盲区”现象成因及对策探析
- 人力资源培训需求分析
- 让忠县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 初中学生人际信任危机调查与策略研究
- 《詹天佑》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 教案教学设计
-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案教学设计
- 观潮 教案教学设计
- 红树林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一 教案教学设计
- 火烧云 教案教学设计
- 爷爷和小树(导学设计)
- 鸟的天堂 教案教学设计
- 穷人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实录
- 《红树林》电教教学设计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怀念母亲教案
- 丑小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