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教师不能成为教参的奴隶

教师不能成为教参的奴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教师不能成为教参的奴隶

教参,顾名思义只是教师教学的参考书,其作用无非是帮助教师理解和处理教材。但是,如果我们唯教参至上,对教参上的所有结论都言听计从,教参的存在就失去了其参考的价值。

多年来,我们一些老师已经习惯了依赖教参,教材的处理,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无不喜欢照搬教参现成的东西。一旦离了这根拐杖,几乎寸步难行。于是造成一些老师成了教参忠实的奴隶。一项调查显示:如果离开了教参,有80%的教师写不好教案;有95%的教师不知道怎样给学生上课。

曾问过好多老师,比如要教一篇文章时,老师首先想到的是看看教学参考书;假如拿过来的是一首教学参考书上没有解读的文章,很多教师就会陷入茫然。这或许就是许多教师的困境,虽然在阅读的道路上走得磕磕绊绊,离开教参这根“拐杖”的搀扶不能独立解读教材,但同时还要指导学生们学会阅读,只有“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了。

新课程改革在语文教学上提倡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理解。没有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就不可能的学生阅读个性化的培养。但是,如果教师只是以教参为教学的依据和标准,语文阅读又怎么可能呈现出个性化的特色?

曾听过一所学校的三位老师教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但几乎都是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理清文章思路,都是用那五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概括绘春内容(因为教学参考书上就是这么“图”的)。虽然教师不同,学生不同,教法却几乎完全相同,很难看到哪位教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于是,笔者想:假如没有教参,每位老师都去独立的解读教材,设计教学方案,恐怕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相同。毕竟每一个教师阅读教材后的感受不同。现在,因为大家都按照教参上课,顺着教参思路设计教案,教师对教材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没有在教学中反映出来,结果造就“千人一面”的课堂教学。在不经意间给语文课套上了一层坚硬的外壳,“学生从他的话里感觉到他的思想是停滞的、僵化的”,哪里还有灵动可言?

教参只是教参,它最多只是别人对文本的思考的结晶,最多能为我们的教学思路增加一些启发而已。至于是否适合自己的教学,还要看所教学生的基本学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而定,否则只能是一纸空文。“依赖”和“照搬”教参只会磨灭我们自己独特的教学体验和教学创造的灵性,只会让我们像井底之蛙那样,永远跳不出那片狭小的天地。缺少了自己对教材本身的分析和理解,缺少了自己对教材的真正的解读和观照,没有自己的真实的感情,没有独立的思考,也就没有对文章的深刻的领悟,当然也就不会出现有自己风格的老师

新课程还提出教师既是教材的使用者,又是教材的开发者。开发就是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活”起来。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有生机和活力,才会吸引住学生。

钱梦龙老师指出:“看一位教师是否成熟,主要标志有两条:一条是在教育思想上是不是有明确、一贯的追求,另一条是有没有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语文教学如果没有教师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参与,是教不好的。要想走出富有自己个性的教学之路,不能总是“东施效颦”与“鹦鹉学舌”。 面对教参,一个教师如果剔除不了思想上的“奴隶”心态,就不会有课堂教学成熟的一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青春日子
花开花落
回乡小记
天地九层
我的童年在乡村
这辈子只一个
世界
我们的学农
那事花儿
我的高中
友谊
熟难生巧
另类“老妈子”
过旧居
当离别的时候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70例临床分析
子宫动脉栓塞后吸宫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12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眼前房出血临床治疗分析
基层医院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20例体会
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妊娠结局分析80例
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蛋白在急重症急性期的临床意义
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效果初探
利多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产科术后镇痛中的临床观察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70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不良反应临床观察42例
急性左心衰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52例临床分析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快速房颤临床疗效观察
导尿管尿路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放置宫内节育器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混合痔术后31例
语文:话语重建与传统回归
教师不能成为教参的奴隶
培养教师的信息化素质
奥苏伯尔等《教育心理学认知观》
我所理解的儒学
要善于把理念变成教师个人化的观念
学会欣赏 文思泉涌
上海一些小学开始进入“关注个体”时代
专业化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样态与基本结构
教师专业化: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
新课标下语文作业布置要三注重
世界综合课程视野中的语文学科(下)
“全语文”教学研究(三)
同义实词辨析中的十个注意点
百年中国语文教育的思潮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