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高中评课标准浅说

高中评课标准浅说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9

高中评课标准浅说

老师的劳动是精神劳动,传递、授业、解惑、创造,综言之是“育人、授知、激创”,其产品是学生的精神素质、知识、水平、能力,难于量化、评价,却又非公正评价不可,否则会挫伤老师积极性,贻祸后代,其害无穷。如何对老师的劳动给予公正公平的评价,就成为摆在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以“育人”来说,要正确评价德育工作者,(班主任、管理人员)及一般老师的德育渗透效果;以“授业”来说,要正确评价教师“教学”这一环节的艺术水准。本文仅以“教学”这一点来阐述对老师的教学评价标准问题。

“教学”从常规来说,就是检查常规的“备、教、辅、改、考、研、创”这种常规检查是必要的;就具体地来说,是检查教师上课的思想态度、内容、风格、方法手段的效果;就其步骤来说,是检查教师授课、说课、辅导、研讨效果;下面仅以“授课、说课效果来谈评课的标准设置问题:

一、说课是上好一节课的理论基础(20分)。

要评价老师的课,就必须从授课的整体构思开始评价,说课是教师讲述自己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老师要:要说透教材处理,理由及步骤,说准拟用教学方法,说明教学设计意图,说清教学程序安排,它能够展示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想过程,展示出教师对教学大纲、考纲、教材特点的理解及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和组织教学的能力。(说课共占20分)

1、说教材处理──说透

说透教材处理,分八个方面进行阐述:教学内容的知识重点及大纲要求、难点及学生思维障碍、疑点及学生实际热点问题与教材的结合情况、知识体系的构建情况及本课高潮设置情况、德育渗透选点、能力培养选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节课学习方法训练的选点等。(每项1分,共8分)

一定要说透彻,要求老师站在较高的高度把握教材,研透学生,有的放矢,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教学方略、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程序说透理论,从而体现出老师的教学理想。

2、说教学方法──说准

将所用教学方法说准确,可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用何种教法、教具、学具达到教学目的及这样选择的依据,本节课的学法指导或强化哪些学习方法,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感、做到“思维共振”“感情共鸣”。(每项1分,共3分)

3、说教学设计意图──说明

将教学设计的意图、目的、构想说明白、清晰、易懂。可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渗透什么样的学科思想,运用何种教育教学理论去指导你的教学设计,整个教学设计着重体现什么教学特色。(每项1分,共3分)

4、说教学程序──说清

说教学程序,必须说得清楚,具有可操作性,可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课题引入的思路及理论依据、新课开展的思路、提问设计思路、怎样有机衔接各个具体的教学环节、如何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怎样进行小结。(每项1分,共6分)(详见下表)

教学构思说课评价表(一)

(总分:20分)

说课人_______________科目_________说课时间______________

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得总分________

评价

项 目

评分

标准

评价内容

实际

得分

8

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知识重点及大纲要求

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难点及学生思维障碍

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疑点及学生实际

热点问题与教材的结合情况

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的构建情况,本课高潮设置

本节课德育渗透的选点

本节课能力培养的选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本节课学习方法训练的选点

教学方法说准3

用何种教法、教具、学具达到教学目的及这样选择的依据

本节课的学法指导或强化哪些学习方法

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感,做到“思维共振”

教学设计意图

说明3

渗透什么样的学科思想

运用何种教育教学理论去指导你的教学设计

整个教学设计要着重体现什么特色

教学程序说清6

课题引入的思路及理论依据

新课展开的思路

提问设计思路

怎样有机衔接各个具体的教学环节

如何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怎样进行小结

注:说课是教师讲述自己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它能够展示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想过程,展示出教师对教学大纲、考纲、教材特点的理解及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二、授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具体实施教学构想的创造性行为。(60分)

老师自己有深厚的功底,良好的素质,精巧的构思,是教好学生的重要基础,但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如何用自己丰厚的知识、美好的品德、良好的习惯,影响学生,把它们转化为学生的素质、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能否上好一堂课,就成了评价老师最重要的一环。

授课实施可从十大方面细致、周密的评价:教学思想、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语言、教学特色、教学方法、教学姿态、教学效果(评委眼中的教学效果)(每项6分,共计60分)(详见下表)

课堂教学测评表(二)

(专家组评:总分60分)

评价项目

权值

评价细则

得分

教学思想

6

重学习兴趣培养和学习习惯矫正(2分)

重知识体系构建和能力培养(2分)

面向全体学生(2分)

教学目标

6

目标明确具体(知识点、德育点、情感点、学法点)(3分)

目标的确定符合学生实际(3分)

教学内容

6

内容正确,容量恰当(3分)

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诱导,热点渗透(3分)

教学过程

6

组织教学严密,环环相扣,节奏感强(3分)

时间分配合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3分)

教学手段

6

有教具辅助,形象直观、恰到好处,没有失误(3分)

教学语言

6

普通话清晰,科学性,条理性,逻辑性强(3分)

重视用好体态语(3分)

教态

6

精神饱满,感情真挚,自然大方(3分)

动静相宜,程序相应(3分)

教学特色

6

讲究课堂教学艺术,符合创新教育精神(3分)

不满堂灌,有自己的教学风格(3分)

教学方法

6

交互使用多种教法,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2分)

展现思维过程,有利于学习能力和健康心理的形成(2分)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反馈矫正到位(2分)

教学效果

6

课堂教学氛围民主活跃,师生互助效果好(2分)

多种能力培养训练到位(2分)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2分)

附:“△”表示最重点的评价项目。

三、效果评价。

从学生角度出发,看学生接受、学习、领悟、创新了什么,多少。这一项绝不可忽视的,占20分,效果的好坏。即教学目的是否得到了实现,重点是否名副其实的重点,并得到突出,难点是否得到突破,是否让学生学有所获。学生听课之后到底所获多少,这是老师们应该慎重考虑的终极问题。学生不能接受的教育,无论老师认为多么好也是未达到教学目的。无论怎样说也是教育的一种失败。

具体操作是:一下课由专门负责调查教学效果的老师在其他老师都已离开时,给每位同学发课堂效果调查表,由学生按表中标准如实填写,给本课打分。主要项目有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积极性、学习方法及习惯、教学效果五大项二十小项。最后计算总分,计算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详细评价项目见下表:

课堂效果调查表(三)

说明:①每个学生仅根据本节课的情况打分,务必根据自己的感受如实填写,尽量克服成见。②看清每个栏目。填写完整,不需要填的地方不填写。

教者

班级

时间

总分

20分

授课内容

评价等级(在相应位置打√)

实得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1

0.5

0

学习目的

1、通过听课,明白了为什么要学这一课的内容。

2、通过听课,对我的思想有触动。

3、教师提的要求很明确,我也能按要求落实。

学习内容

4、听后能找到本节课的重难点

5、与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较多

6、听后我有同感,思路更开阔

7、训练时,能针对我的疑问,并能帮助我解决其他问题

学习

积极性

8、教态自然、亲切,有感染力

9、语言简捷、生动、有趣。

10、老师提问,富有启发,激发求知欲

11、板书步骤清晰、美观,有整体印象

12、教师分析问题透彻,易懂,层次分明

13、能紧跟老师的节奏

14、教与学配合默契,动手又动脑

学习方法

及习惯

15、听课后能帮助我看懂教材上的内容,并有新的体验

16、能举一反三,使我能多角度分析问题,并明白事物是怎么变化的

17、听后,我能发现自己以前的学习方法及习惯的优缺点。

教学效果

18、老师讲的内容比较合适,不多不少,收获较多

19、老师在课堂上有鼓励我的表示,使我充满信心

20、我的疑问被老师及时感受到了,并及时得到了解答

实得总分

这样,三大项加起来,就构成了老师某节课的综合成绩。经实践,按这个评价标准执行,可以较准确的评价老师一节课。可以大致推断老师的态度、素养、水平能力。当然,对老师上课的测评不能仅据一节课或几节课下结论,对老师教学效果的评定,也不仅依据学生所言,还可从长远的德育教化效果、学生良好习惯养成、长期稳定的高水平、考试成绩的优良、教师科研水平的精进等各方面综合评定。但这些已超出了本文所探讨的范围,故不置论。

本文仅将评课标准问题谈一点鄙薄之见,还望方家指正批评。

编辑短评:很少见到论述评课标准的文章,更没见过评课标准如此细致地量化的文章,它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颇显新意,创造精神殊可嘉尚。将学生的评价也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尤其值得赞许和宣扬,这符合课标精神。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秋实的笑与泪
咖啡的味道
我们都是寂寞的孩子
到山那边去
春末夏初
寂寞
昨天的笔记
悲秋
泪红颜
此岸·彼岸
回忆
静之语
转身
骑着自家的破驴走自己的路
思考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有关阳痿的认识误区等
莫让“癌症性格”搅乱心
新护士岗位实践四步培训法效果分析
艾滋病肺部改变的200例影像学诊断
亚高原环境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配合
皮肤――人体的第一道城墙
酒精中毒性低血糖昏迷22例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原因分析(附702例报告)
被动颗粒凝集法检测189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分析
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
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及康复指导
创造性阅读的理性思考与实践分析
“文学鉴赏”教学浅见
为口语交际创设情境
“文化”思考
语文学科教育的百年步履
优化作文评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阅读教学:追寻人本的回归
提高学习困难生语文成绩的几点做法
诗词鉴赏,一个“比”字了得
高中评课标准浅说
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语文教材中的“例文”及其编撰策略
谈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问题
论《一件小事》:知识者的“震惊”经验
信息技术与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