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语文能力目标的重新审视

语文能力目标的重新审视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语文能力目标的重新审视

【摘要】:对于“语文能力”目标的理解不能停留在纯粹的工具性能的层面,语文能力内在地包含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种统一,首先应该在“能力”目标上达到统一。对“语文能力”目标的具体内涵加以重新审视,探讨其中工具与人文的交融与渗透,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学实践。

【关键词】:语文能力;目标;重新审视

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语文教育的目的和语文教学的目标,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更有利于理解语文教学的目标。“新课标”明确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性质观,从这一性质观出发,我们对“语文能力”目标需要重新审视,从而对其内涵获得新的认识。

“语文能力”是语文课程目标“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学科素养的主要内容,是语文学科教育目标独特性的体现。关于语文能力目标,新《课标》具体表述为“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概括的表述是“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能力(高中《课标》的表述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对于这些“语文能力”,人们一般是从单纯工具性目标的层面来理解的。比如说,人们一谈到“语文能力”,在教学层面,首先想到的就是技能训练;在功能层面,首先想到的是技术、技巧、方法等操作性的内容。这种理解剥离了语文能力中包含的人文素养因素,导致了语文教学中热衷技能训练、忽略人文态度培养的纯工具理性倾向。例如作文教学,如果将“作文能力”仅仅从工具性的目标层面来理解,其教学就势必只关注作文技能、作文方法的训练,而忽略作文态度、作文情感等更为根本性的东西。实际上,语文能力作为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只有“人”才具有从而表征“人”的类特性的交际能力,除了技能、智能、方法这些重要的因素之外,还包含着态度、情感、价值观这些更为重要的因素。“新课标”的“目标三维度”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开表述,容易造成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与“能力”、“方法”等目标分立乃至对立的误解,如,按照一般的理解,“能力”与“方法”被看成是纯粹的工具性目标,而“情感、态度、价值观”被看成是纯粹的人文性目标。殊不知,“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人文因素本来就内在于“能力”之中,离开了“态度、情感、价值观”这些内在的精神因素,听说读写能力也就只是一具技术的僵尸。“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笔者认为,这种统一,首先应该在“能力”目标上达到统一。如果只把“能力”当作纯粹的工具性目标,是与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性质观相悖的,因而也不利于语文课程总体目标的达成。所以,对“语文能力”目标的具体内涵加以重新审视,探讨其中工具与人文的交融与渗透,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学实践。下面我们对“语文能力”分为“阅读”、“理解”、“表达”、“交流”四个主题词一一加以剖析。

一、 阅读:求知的阅读与闲暇的阅读

新时代对阅读的要求应是高效快速的阅读,对阅读速度与效率的追求以及怎样提高阅读速度与效率是阅读教学的时代课题,也是语文工具性时代内涵的重要体现之一。这里必须要明确的是,光讲阅读速度不讲阅读效率,一个小时看完一本书,但看后没有一点收获,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这种无效的阅读不行;光讲效率不讲速度,一年看一本书,细嚼慢咽,仔细品味,这样的阅读显然也不符合这个快节奏的讲究速度和效率的社会的要求(新“课标”对阅读量的要求就体现了这一点)。作为工具层面的语文阅读应是快速阅读与有效阅读的结合,要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就要研究阅读方法。定向阅读,带着问题阅读即研究性阅读就是这种快速高效阅读的最重要的方法。另外,怎样处理精读与浏览、求知的阅读与闲暇的阅读的关系也值得研究。求知的阅读是为了获取某些知识的阅读,是带有明确的功利目的的阅读行为。闲暇的阅读是以欣赏、陶冶、休闲为目的的阅读,是一种从读书的趣味出发,多少祛除了功利性的阅读。是“心有余裕”的阅读。它不以求知为目的,但可以培养读书兴趣,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中小学生的阅读主要是求知的阅读,但也可以培养一些闲暇阅读的兴趣;课内阅读主要是求知的阅读,课外阅读既有“求知”的也有“闲暇”的。我们在课外阅读指导中,不能只从“求知”的角度指导,更要从“闲暇”(欣赏)的角度指导。甚至,我们在课内求知性阅读教学中,也可以渗透“闲暇”阅读意识,使学生不至于从小就养成过强的功利心。

求知性阅读,讲究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增强阅读能力———总之,学会阅读,为终身阅读打下底子,这是语文课程阅读教学的工具性层面的功能,也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的重要内涵。而“闲暇阅读”,讲究阅读趣味,培养阅读兴趣,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使学生乐于读书,在书中读出自己的兴味,把读书当作一种“闲暇”的生活方式,这都是语文课程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层面的功能,也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重要内涵。

这二者的平衡关系的处理、二者的结合就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2]下一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心中的秘密花园
花事未了,断人肠
迟数
冷夜
高三,我的滑铁卢
又见下雨天
你说那花今年就会开
不爱读书
游鱼的天长地久
朋友
后来
人生
小孩
七夕
瑶瑟怨
新医改、新农合后乡镇卫生院发展思考
标本溶血的原因及防范
高等道路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风湿”和“类风湿”不同
究竟什么才是爱
别让“垃圾车”撞上你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凌源市2011年集体儿童健康检查7265人结果分析
解析公路路基压实度不足的原因
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若干问题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车站动力变压器容量选择浅析
他真的被癌症“吓死”了
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1例误诊分析
公共空间对城市的“缝合”作用初探
对当前语文教育的思考——与一中学老师关于语文课改的对话
向语文的更深更精彩处拓展
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
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独特作用
缺失理性的无效批判
关于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问题
动态生成:让语文教学充满灵气
从鲁迅与胡适论中华民族的思想维度
谈选修课时代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
写作教学目标再认识
真正的“五四”究竟是什么
《言语知识新视点》导读
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内容设计与操作
评语文新课程
语文能力目标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