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2
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内容设计与操作
简 要: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应在整体把握培训内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内容的组合──统命培训内容的重点要求、研制培训内容的组合结构、形成培训内容的速进系列、把握培训内容的施教原则、确定培训内容的设计框架,同时,还要认真探索新课程教师培训的操作模式,实现教师教育的不断创新。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培训;培训内容;培训操作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和培训的重点。这突出了对教师“观念”与“能力”的要求,也指明了教师教育的着力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要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那么,怎样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精心筹划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呢?我们在实践中就培训内容的设计与运作进行了以下的探索。
一、整体把握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内容构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我们认为,《纲要》提出的“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为中心”,其实指的是一个蕴涵极为丰富的结构化的系统,“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自然也就包括了新课程涉及的方方面面,以及新课程实施者──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如果再考虑到这次改革在组织与实施上采取的先实验后推广、分层推进、逐步扩大范围的策略。这就不能不促使我们认真思考、精心筹划、系统设计,建构一个结构合理的培训内容体系。参照国外教师培训内容组合的模式──共时(态)模式、历时(态)模式、整合模式、模块化模式等等,根据新课程实施的特点和步骤,我们设计了一个新课程教师培训内容的框架。
这个框架总体上是从解决“观念性”的问题入手,首先进行“课程”的通识培训,然后走向“学科”的课程标准解读,再深入到“教学”改革与“课堂”重构的研究,最后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随着培训工作的一步步推进,“制度”层面上的宏观要求也就逐步贯彻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实施中,纯粹“观念性”的内容自然逐渐减少而渗透进“操作性”的行为方式之中。可表达如下:
这个内容设计的框架构建了一个逐步细化、逐步具体的培训内容一连续体”。它主要体现以下思想。
(一)“课程”通常涉及从制度层面去阐释(一般着眼于课程设计的宏观分析、社会必要性和社会效用的理论诠释)与从经验层面去阐释(主要考虑如何进入实际操作)的区别,二者的联系是间接的和不连续的。显然,教师必须了解前者,但他们更关心的是后者;课程培训应当将二者结合起来。
(二)课程培训要以观念更新去统领技术操作,注重整个培训过程中观念的指导作用和有机渗透。因为新课程实施的特点就是这样:课程“理解”指引着课程实践,课程观念主导着课程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提升理念。
(三)观念性的课程理念必须转化为并落实在操作性的课程实施,“观念”才能真正熔入教师的意识深处,编织进教师自我的“图式”中,成为日常教学的“惯习”(布迪厄,1972)。
(四)为了使“观念”与“操作”之间能有机联系起来,应重视“中介”的环节,操作上可以考虑:以案例来编为中介,把思想理论同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以学科研究为中介,把课程理念同具体实施联系起来;以教学设计为中介,把目标要求同实际操作联系起来。
二、精心设计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内容组合
(一)既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内容重点要求
(二)研制“大平台、多模块、小专题”的内容组合结构
(三)形成“螺旋上升、逐步细化、多次回归”的内客递进系列
(四)把握“分层施教、分类指导、分别要求”的原则
(五)确定“需求评估、任务分析、策略优化”内容设计框架
三、认真探索新课程教师培训的操作模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朋友
- 心中的秘密花园
- 花事未了,断人肠
- 又见下雨天
- 瑶瑟怨
- 你说那花今年就会开
- 冷夜
- 高三,我的滑铁卢
- 迟数
- 不爱读书
- 游鱼的天长地久
- 后来
- 七夕
- 人生
- 小孩
- 城市燃气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防范措施
- 美国药店有个医疗小屋
- 浅议公路桥涵地基承载力的检测
- “殉情”爱侣的“第三次相遇”
- 我国首个自主研发抗癌新药上市
- 顶管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 运行速度在道路几何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牙周发炎,血管受罪
- “甜蜜使者”余林生
- 激情“老顽童”方励
- “靓妈”贺冰新:50以后更美丽
- 探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管理
- 现代测绘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 市政桥梁伸缩缝施工工艺及控制
- 2015年将基本实现省内医保“漫游”
- 缺失理性的无效批判
- 语文能力目标的重新审视
- 写作教学目标再认识
- 评语文新课程
- 从鲁迅与胡适论中华民族的思想维度
- 动态生成:让语文教学充满灵气
- 《言语知识新视点》导读
- 关于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问题
- 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独特作用
- 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内容设计与操作
- 谈选修课时代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
- 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
- 真正的“五四”究竟是什么
- 向语文的更深更精彩处拓展
- 对当前语文教育的思考——与一中学老师关于语文课改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