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建国以来中学文学教育述评
20世纪50年代一段时间中学语文实行文学、汉语分家,文学教育很受重视。由于某种原因,60年代文学课销声匿迹。80年代以后,中断的中学文学教育得以延续,并突出强调“文学鉴赏”。此后文学鉴赏能力被列为中学语文教学的能力目标之一,与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并提。2000年颁布的“试验修订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又有新意,从“语文素养”“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文化品位”“积累、感悟、熏陶”等字眼看,隐约见出一种趋向,即文学教育、文学鉴赏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受到重视。
然而应该指出的是,五十多年来的文学教育的发展状况不是很令人满意的。50年代的文学教育体现了理论的系统性,但那是在学习苏联的情况下实施的;80年代的文学鉴赏教学又是在缺乏科学研究的情况下进行的;今天的文学鉴赏教学,仍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如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的探讨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独有中学文学教育理论和文学鉴赏教学理论的发展呈平滑移动状态,不见升攀、突进之势。在语文教学改革加速发展的今天,这片园地何时才能一扫沉寂,开垦出美丽的新春?
一、50年代:开山启林,建立宏大完善的文学教育体系
50年代学苏联,中学语文教学在一段时间实行文学、汉语分家,初中有汉语课和文学课,高中只有文学课。文学教育虽然处于草创阶段,但工作做得认真细致。既有文学课本,还有文学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对教材和教学都作了非常详尽、周密的安排说明。然而总的说来,文学教育体现的是意旨宏阔的“教育观”,即将文学课当做“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新人”的一种手段。
初高中大纲开篇就是:“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是帮助年青一代认识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是对年青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有力工具。”正是这种“教育观”的体现。而这种“教育观”的实施,又是从“文学教育”和“文学教养”两方面进行的,是以“教养”为手段达到“教育”的目的。
初中“文学教育”的任务有: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共产主义道德,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共产主义劳动态度,集体主义精神,自觉地遵守纪律的精神,爱护公共财物和坚韧、勇敢、谦逊、诚实、俭朴等品德,热爱祖国语言和文学的感情;提高认识能力,发展想像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特别是对社会生活的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和热烈的爱憎感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因为刚好遇上
- 坐上开往幸福的火车
- 离开
- 网络书籍
- 遛猪
- 明月怀想
- 如雨降临,如雨消逝
- 女子
- 那时候
- 位置
- 煮茶论道文理分科
- 飘逝的美好
- 那一抹浓浓的红
- 拥有阳光
- 通向乌托邦
- 遇见更好的自己
- 总局规范网络用语“人艰不拆”等词告别电视
- 于正《神雕》顽固“逆天”
- 心理健康,源于准备
- 营养补充,可不是汤汤水水那么简单
- 广电总局与黎巴嫩国家电视台签署合作协议
- 被抄家抄走的藏书49年后失而复得
- 乳房,里外都要好!
- 总局要求全面清理违规地面数字电视业务
- 宝宝,你睡得好吗?
- 运动,实现身体的真正复苏
- 带着母乳宝宝去露营
- 蔡赴朝发表主题讲话 强调网络视听主抓五大方面
- 从胚胎期到3岁,宝宝嘴巴体验全揭秘
- 预防乳牙龋齿要趁早
- 怎样读东坡词
- 再论课程论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 构建“六字”语文教育观
- 朱慕菊谈实验区课程改革热点问题
- “汉字难学论”与比较方法论
- 日本、韩国、台湾非义务教育阶段私立教育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 公开课,不要再演戏了
- 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浅见
- 3月29日巢宗祺教授在线交流精华整理: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读书
- 关于语文教育研究
- 程红兵老师简介
- 让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思想在孩子们的心灵里安营扎寨
- 给语文老师的参考书目
- 试论语文课的教学幽默
- 谈弗罗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