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30
作文评改的模糊识别法
所渭“模糊识别法”,就是教师根据积淀在大脑中的各种信息、知识、技能,对客体作总体感受,亦即对客体内容、本质、原因还未能作充分透彻的分析说明时那种模糊笼统的感受。这是一种模糊识别能力,看起来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实际上具有很多的优越性,它不仅迅速,而且比较准确、灵活。目前,高考试卷的作文评改,虽然分五个等级的评定标准,但在实际评阅中,对一篇作文的“好”或“差”,教师常常凭总体感受评定,若追问“好在哪里”, “差在何处”,评改者也不一定能立即作出条分缕析的评述,然而,实践证明这种“模糊识别法”的信度却是比较高的。用“模糊识别法”进行作文评改,其意义不可低估。
第一,可以调动学生的写作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面面俱到的“精批细改”常常造成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破坏和压抑。有的作文评改后,到处是红色印记,可谓篇无病句,章无赘语了。然而学生的态度如何呢?有的丧失了白信心,认为自己的作文千疮百孔,与老师的要求相差甚远,得出的结论是:作文难,难于上青天!有的因此产生了逆反心理:我这里写得不是很好吗,老师为什么偏要那样改?有 的见处处改得妥妥帖帖,匆匆扫一眼,再看一下成绩、批语,便束之高阁。
至于老师改了哪些地方,为什么要改,改过有什么好处,根本不去作深入思考,其受益也可想而知了。采用“模糊识别法”评改,引而不发,含而不露,点而不破,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动脑、动心、动手。例如,有个学生写了篇《爸爸的眼镜》,他以爸爸眼镜坏过三次(第一次,弯钩断了用细铁丝绑好;第二次,摔碎了一块镜片又重新配上;第三次,横梁断了,用黑胶布粘住),仍然不去换镀金24K的进口变色镜,表现爸爸艰苦朴素的精神。作者选材典型,以小见大,很有特色,但在结尾段,作者为了卒章显志,写道:“啊!爸爸,你一生勤俭节约,质朴无华,我要以你为楷模,学习你这种艰苦朴素的高尚品质。
”这种表达主题的方法显得太露太直,于是我批道:“结尾直白浅露,请作修改,写得含蓄些。”这就是一种运用模糊识别法所作的评阅,因为教师对哪些词句表达直露,为什么直露,怎样写才不直露等问题,大可不必费时费力地思考,而是留给学生自己去揣摩。这个学生经过反复推敲,最后改为:“我默默地望着爸爸脸上那副特殊的眼镜,望着他因劳累而显得瘦削微驼的身影,我的眼睛突然湿润了,在模糊的视线中,我仿佛感到,爸爸的身影越来越高,越来越大……”作者修改后,感情表达得较为深沉,使人感到弦外有音,味外有旨,言有尽而意无穷,试想,如果我用“精批细改”之法,煞费苦心地为学生改写一个有余韵的结尾,那么学生的创造才能也就完完全全地被扼杀掉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网络书籍
- 通向乌托邦
- 那一抹浓浓的红
- 位置
- 坐上开往幸福的火车
- 因为刚好遇上
- 明月怀想
- 如雨降临,如雨消逝
- 煮茶论道文理分科
- 飘逝的美好
- 拥有阳光
- 遛猪
- 那时候
- 离开
- 女子
- 详解宝宝生长发育曲线
- 经常咬舌头,馋肉了?
- 日本民众10天发一本生活指南
- 为中国亿万农民代言
- 痛风患者可以放心吃醋
- 好人不会总吃亏
- 在春天调教身体
- 日本人是吴姓的后代?
- 癫痫犯了,如何急救?
- 隆鼻,你想知道的问题
- 所有的最后都是意外
- 静脉血栓“拴”着命
- 养生不能光有上进心
- 快走能抑制帕金森症状
- 意大利――不舍艺术的雍容
- 映潮评课之《老王》
- 王尚文:论语文课程的复合性
- 薛川东在线交流文学教学整理
- 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 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
- 现代汉语课趣味语料的选用*
- 语文报刊文摘
- 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文训练方法:写“夹叙夹议”的语段
- 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是关键
- 先秦儒学的开展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 生成,不可预约的美丽
- 试论研究式学习课堂的构建
- 小学教学调研随笔:功到自然成
- 专家出手(二):唐诗概说
- 新课程语文备课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