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2
中学语文教学背景的变化与现代教育科学型语文教师
如今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背景发生了大的变化,简单概括为时空变化、教学资源变化、教学动因变化等几个方面,语文教学这一概念应发展或赋予新的内涵。
教学活动时空变化。过去,语文教学所面对的时空关系,主要是学校课堂教学、少量课外活动以及家庭中的文化习染,其中,主渠道是学校课堂,主导者是教师。现在,当网络、电视等传媒走进人们的生活,学生面对的是无限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这些时空中的无限量的信息,不再拘泥于课堂这个小小的时空、窄窄的教师个人信息渠道。学生可以多方面获取各类信息,而不必遵循课堂中的各种繁文缛节;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加工各种感兴趣的信息,而不必依照教师的各种作文规范与评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入网络生活,而不必每天去经受白昼高强度的学习轰炸。
教学活动资源变化。由于家庭人口的逐步下降,新生一代学习所占有的资源要远远高于以往的学生,这种学习资源拥有量的变化,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可能,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过去在课堂教学中解决的问题,而课堂的功能除了发挥群体学习的特有效应,重要的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如何解决问题之道。
教学活动动因变化。语文学习的动因,是一个学生面对语文学科表现出愿意学习并在获得语文素养的过程中持续地付诸努力的动力因素。那么,语文学习的动力因素来自什么呢?家庭的文化背景、社会时尚需求、学校教师的教学、语文教材的编制、考试命题的取录等都可能对学生语文学习趋求产生影响,但重要的还是学生自身对语文学习价值观认知变化。这就是说,花费那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语文值得吗?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学生积极的主体状态、强烈的学习认同、执著的学习需要等动因,语文教育要走近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外,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语文教学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刀耕火种时代已过去,课堂设计利用演示仪、投影机、录音机、录像机、多媒体电脑以及电子监控、宽带网等设备辅助教学,使语文教学富有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等特点,使课堂实现教学现代化,必将有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快速提升。现代社会语文教育背景的变化,给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教师是具有教学科学意识和科研能力的现代教育科学型的教师,而不是掌握了本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后再到实践中重新积累教法的传统经验型教师。 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从理念素养上、能力上有个全面的更新。
第一,要树立现代语文教育教学新理念
积累实践观。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语文,要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自我积累语言,在说中积累、读中积累、写中积累;这样使听和说、说和写、识字和阅读、阅读和写作、认识和表达、学习和使用多方面结合,有机渗透,以形成语文教学的清晰脉络和整体效应。
系统观。包括语文教学中必须以知识为先导,以训练为主体,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教学过程系统观:以语文教科书为基本依凭,以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自成系统又互相衔接,思想教育渗透其中的交互系统观;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养成以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为目的的目标系统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系统观。
创造观。这一观点虽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创造性,但核心是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习惯。倡导教师探索以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最高境界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他们的思维既具备科学严谨性,又具备飞动的联想性和想象性。中学语文教育所要培养的主要是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欲望、创造行为。
实用观。按照这一观点,语文既是学习者个人抒情、论理、记事、谈物的工具,更是学习、工作的工具。语文教师自己要懂得,同时也要让学生懂得,学语文,掌握语文这一工具的终极目的是致用。 因此,语文教育,一定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语文学习服务于社会人生。特别是21世纪,语文教学一定要同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联系起来。语文教学只有在这种观点指导下,注意了实用一面,才能真正收到实效,并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代观。时代观又可称之为现代观。就是要求语文教育同现代接轨,同时也同现代学制及学生的思想生活接轨。其中,特别要注重语文信息传播中的快速高效,以求时间上的短频和延展。在教学方法上,则必须加强对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生存教育、实用教育、情境教育等等一些适应现代青少年情感特点和生活、思想特点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和自己赛跑
- 高中生
- 当灾难来临,我们该怎么办?
- 生活泛起涟漪
- 把梦落在了昨天
- 碎斑
- 独坐山水我自雄
- 笼子门被打开了
- 我的高中
- 背影
- 星空下的流星雨
- 我的高中
- 梦殇
- 走过高中
- 写在高三边上
- “创”世纪:马云说
- 甘为社稷当“刺儿头”
- 怎样才能拥有快乐的人生?
- 青春情暖,关爱同窗
- 经腹输卵管结扎术术前心理咨询及手术全程护理
- 青领班的感恩
- 以小博大,传递正能量
- 浅谈精神病区护理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网生代的逆袭
- 为老服务志愿者的尴尬
- 喜极而泣,还是孤独万分?
- 青春为什么而焦虑
- 从传统文化寻找核心价值观源起
- 知乎:奔向信息沟通的新宇宙
- 谁是铁路春运最可爱的人?
- 谈“话”说“文”论“语文”
- 武汉:中考语文首次出现四道作文题
- 语文教师应注重教学口语的文化品位
- 试析高中语文课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 小学语文课怎样组织学生思考?
- 需要他力与自力:语文教师生涯设计与未来发展之语文教师的成长
- 杨东平:我国教育阶层差距仍在扩大
- 读林庚先生《唐诗综论》
- "自主-合作-探究"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 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
- 走出作文创新写作的误区
- 小学生用漫画“写”作文
- 朱自清日记中的陈寅恪
-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 关于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