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1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几十年来,我们在教育理念上一直强调要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知识和发展。但在教育实践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一直独霸课堂,它把学生当作了一个装知识的容器,而忽视了把学生作为一个有情感、有需求的生命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成了教学的中心,学生成了配角,只能被动地跟在教师后面走。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不会发生在被动的吸收之中(容斯尼克1987)因此如何构建使学生能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多年来困扰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可喜的是1991年根据主体教育思想的要求,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中学JIP实验提出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16字原则:“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其核心是主体参与,即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达到构建学生主体,发展学习主体,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一、什么是主体参与
主体参与的内涵是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生动、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以实现和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具有主体意识的一代新人。主体参与的目的在于养成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体性的行为特征表现为: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
二、主体参与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1.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想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强调的是兴趣。兴趣就是学生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为此,我在教学的预习环节中,注意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占有与教学有关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采取资料的主要途径有:
(1)网上查询与课文有关的背景、图片、资料,补充课文内容,帮助了解课文。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走进千家万户。计算机网络存储着各方面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是当代学生获取资料的最佳选择。如讲“白莺”。由于白莺是北方少见的一种鸟类,学生缺少直观认识。因此,我让学生上网查阅白莺的有关资料和图片,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学生找到的资料和我制作的课件,使学生图文对照,引导学生分析掌握作者抓住白莺外形、生活习性的特点描写事物的写法,探求本文的写作目的。讲“变色龙”,由于历史背景和年代的久远,阻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人物形象的理解。因此,我让学生查沙俄的专制统治制度,重点理解沙皇警察制度的制定和功能。讲“苏州园林”。让学生查找拙政园、留丁园、狮子林等重要园林的游览图,下载名胜景点,制成简单的课件,增强对各种园林特点的直观认识。课上,在教师的带领下,理清说明顺序。使学生边浏览秀丽风光,边掌握课文形象的特点,同时教师抓住学生自我表现欲、荣誉感强的心理年龄特点,举行竞赛,促进了学习的主动性。正是由于利用了计算机存储的大量文字、图片、动画、影音视频资料,丰富了举例资源,使学生从无兴趣到有兴趣转化,从抑制状态到兴奋状态的转化,愉快主动地学习,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生活泛起涟漪
- 背影
- 当灾难来临,我们该怎么办?
- 和自己赛跑
- 碎斑
- 梦殇
- 独坐山水我自雄
- 星空下的流星雨
- 写在高三边上
- 笼子门被打开了
- 我的高中
- 我的高中
- 走过高中
- 把梦落在了昨天
- 高中生
- 以小博大,传递正能量
- 甘为社稷当“刺儿头”
- 青领班的感恩
- 为老服务志愿者的尴尬
- 谁是铁路春运最可爱的人?
- 喜极而泣,还是孤独万分?
- 怎样才能拥有快乐的人生?
- “创”世纪:马云说
- 经腹输卵管结扎术术前心理咨询及手术全程护理
- 从传统文化寻找核心价值观源起
- 网生代的逆袭
- 知乎:奔向信息沟通的新宇宙
- 浅谈精神病区护理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青春为什么而焦虑
- 青春情暖,关爱同窗
-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 语文教师应注重教学口语的文化品位
- 小学生用漫画“写”作文
- 朱自清日记中的陈寅恪
- 需要他力与自力:语文教师生涯设计与未来发展之语文教师的成长
- 小学语文课怎样组织学生思考?
- 武汉:中考语文首次出现四道作文题
- 谈“话”说“文”论“语文”
- 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
- 走出作文创新写作的误区
- 试析高中语文课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 关于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问题
- "自主-合作-探究"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 杨东平:我国教育阶层差距仍在扩大
- 读林庚先生《唐诗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