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语文处处有探究
探究学习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之一,是学生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它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改革的始终。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三十余年,深刻体会到:语文处处有探究。
一、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丝毫的马虎和迁就。值得探究
知识不是商品,不可“礼尚往来”。“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容不得半点的人情和迁就。众所周知,人类的进步,历史的发展,文明的传承无不是知识的结晶。故而,它享有神圣不可侵犯的专利。正像毛泽东同志所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因此,“求真务实”是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1987年度第二学期,笔者在青田县原黄寮乡中心校初中部任教时,有一位初二学生向我询问这样一道题目:“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属什么短语,他说,有人说是并列短语,他怀疑。我首先肯定了他果敢的探究精神,然后告诉他是偏正短语。后来这道题被提交到相关的教研部门,有关人员也说是并列短语。就此,笔者先后两次将该题寄往相关的另一教研部门,想不到,负责语文教研的老师同样认为是并列短语。为此,笔者又将该题寄给浙江省龙泉师范当年教《语基》的陈宇忠老师,得到热情的肯定。一周后,我将该题寄往原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委之一——北京师范大学的王鸿莲教授处。王教授给我回信:“……分析为偏正短语是正确的。”
1989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县统测卷中有这样一道题:《为中华的腾飞而自学成材》属哪种修辞方法?参考答案是:拟人。这显然有误。作为阅卷人之一的笔者,当场提出质疑,并阐述了比拟修辞分类的意义。又在暑假期间专程前往县教研室相关老师处,阐明观点并得到肯定——拟物是正确答案。
“授知、解惑、明理”乃为人师者责无旁贷的天职。若老师一人错,则学生万人谬。“天职”与“罪过”挨肩并行。“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需要的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毛泽东语) “夜犬见影,随声而吠,矮子看戏,随人说好”是绝对不行的。身为人民教师“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可盲从,绝对不可提倡奴隶主义。” (毛泽东语)并告诫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勤于求异创新,善于独立思考,精于求真务实,大胆发表真知灼见,这是有作为者的必备品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风·我
- 记行冠豸山
- 眼睛
- 有一种快乐叫给予
- 阳光征程
- 片语
- 没有一种草不是花
- 嘴角
- 诠释无法言语的言语
- 青春怀想
- 单薄青春的喧闹与沉默
- 点笔连城
- 寻找一种色彩斑斓的幸福
- 让思念开始泛滥
- 脚印
- 探讨两种带蒂组织瓣在腮腺区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原发性脑淋巴瘤(PLB)的CT、MRI影像特点分析
- 长沙市2014年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调查报告
- 门诊儿童用药咨询服务的体会
- 自噬与人类疾病最新研究进展
- 闭合性腹部损伤急诊诊治分析
- 疤痕子宫经阴分娩破裂1例
- 32例社区糖尿病病人的伤口换药护理
- 小儿哮喘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永州市冷水滩区2009年
- 慢性宫颈炎的综合治疗的综述
- 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 探讨征兵体检听力测试的影响因素
- 七氟醚和丙泊酚全身麻醉对小儿术后躁动影响的系统评价
- 2008―2012奉化市成人麻疹临床分析与病毒基因特征研究
- 语文素质的核心是吸收和表达素质
- 提高师生学习生活质量
- 相关学科的发展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下)
- “吃透”教材:语文教师必修的基本功
-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说说语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问题
- 口语交际课需要"策划"
- 韩军:我教鲁迅的《药》
-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 我们的表情:语文教师生涯设计与未来发展
- 语文教育哲学二题2
-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 语文教改应给学生搭建展示才智的平台
- 映潮评课之《海燕》
- 浅谈说课的内容、要求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