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金庸小说进教材一波三折 众说纷纭
早在2001年,有媒体报道,教育部决定对初中语文教材进行改革,金庸的作品将入选,引起各方激烈的争论。批评者认为,武侠小说作为一种娱乐性的文学形式,其思想境界不高,如被选入教材,难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很多中学教师也担心,武侠小说里面的打杀场面和言情描写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教育部也表示,金庸的作品不会进入语文教材。但三年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却照样选用了金庸武侠小说,这在社会上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本套语文读本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次出版的,首次选入了王度庐的《卧虎藏龙》和金庸的《天龙八部》两篇武侠小说,分别排在第五课和第六课,并合为一个单元,取名为“神奇武侠”。
课文节选了《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讲的是萧峰到少林寺救阿紫,在山上力斗丁春秋、慕容复、游坦之三大高手一节,充分展示了他的绝世武功和英雄气概。
该书的编写者认为,作为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金庸把江湖传奇与历史风云、侠义柔情与绝世武功、人生哲学与民族文化传统熔为一炉,开辟了武侠小说的崭新境界,使武侠小说的可读性和文化品位都得到提升。
编写者可谓用心良苦,还留给学生们这样一道作业:“有人说,金庸的小说成就足以进入文学史,也有人说他的武侠小说再好也是通俗文学,只有娱乐的作用,难登大雅之堂。对此,你怎么看?”
记者就此采访了求精中学、二十九中的部分高二学生,谈到金庸小说,他们都很兴奋。一个学生说,《天龙八部》他已看过七遍,但在课本上看到它时,仍读得津津有味。
求精中学高二语文教师蔡文亮说,金庸的小说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品位都很有好处。
西南师大文学教授韩云波对此也叫好不已。他说武侠小说里面包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同时,侠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阳刚之气,正是中国文化深处的梦想,对国民的人格形成会有深远的影响。
教科院语文教研员钱金涛对此出言谨慎。他说,读本还不能等同于强行要求的教材,只是教材的一个补充部分。但不能因为有金庸的作品入选,就认为这是鼓励中学生阅读武侠、言情小说的信号。
上海二期课改教材编写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当初上海二期课改的教材编写中,编写人员曾考虑过引用武侠材料,作为练习题及推荐阅读篇目,但最终未通过审查。该负责人表示,教材编写是政府行为,须慎而又慎。教材内容也要考虑到政治性、科学性和评价方式等诸多因素,随便不得。但可以适度引导学生阅读优秀武侠作品,把握武侠小说背后的人文精神。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陶东风表示,阅读是整个语文的基础。但目前,语文教学变成了工具主义的教学,使得学校里的阅读时间变得很小。课外阅读应该摆脱那种工具式的教学方法,从作品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出发,目的在于让学生拓宽视野,得到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陶东风教授对金庸入选语文教材非常认可,“金庸入选语文教材说明金庸作品经典化向前迈了一大步。这也说明了大众文化逐渐走进了精英文化。”
针对金庸小说入选高中教材,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科研所语文教学方面的副研究员刘希明认为,武侠小说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组成因素,写进教材读本里未尝不可,不必大惊小怪。实际上,即使不收录进去,它们也会在影视、网络和书店等里面出现,看了原著会更好一些,理解也会更全面一些。他认为应该相信高中生对作品好坏有甄别能力。
编写者在谈及收入武侠小说的初衷时说,其实就是想扩大中学生的阅读视野,并没有任何强制意味,《读本》中收录作品的范围非常宽泛,高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鉴别能力,其实争议也是正常的,语文最讲究包容,学生课外阅读应力求广泛,古今中外小说作品当然也应该阅读,哪怕学生不喜欢也可以争论。他们甚至可以提出异议进行讨论,实际上在课后题目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
而喜爱武侠小说的学生的反应则是,能把武侠小说中的优秀作品收录到读本里面,让学生感到了读本内容的丰富和新颖,肯定是一种进步,家长应该相信他们不会变坏。
不管对武侠小说怎么样评价,在学生的武侠阅读已经不容忽视的事实面前,我们已经不能再容忍教师在这种阅读中的缺席,任何一个担负指导学生阅读重任的教师都必须静下心来,对武侠作一番透彻的研究,从而掌握武侠阅读在学生那里的量和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想一个少年
- 青春
- 你听,多美
- 青青
- 冰火链
- 回忆点点滴滴
- 流言
- 青春无悔
- 别恨水长东
- 深刻
- 最动听的声音
- 学习
- 轮回
- 爱在秋天
- 十月一日,举国同庆
- 探讨两种带蒂组织瓣在腮腺区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疤痕子宫经阴分娩破裂1例
- 自噬与人类疾病最新研究进展
- 2008―2012奉化市成人麻疹临床分析与病毒基因特征研究
- 长沙市2014年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调查报告
- 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 原发性脑淋巴瘤(PLB)的CT、MRI影像特点分析
- 小儿哮喘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慢性宫颈炎的综合治疗的综述
- 七氟醚和丙泊酚全身麻醉对小儿术后躁动影响的系统评价
- 闭合性腹部损伤急诊诊治分析
- 门诊儿童用药咨询服务的体会
- 探讨征兵体检听力测试的影响因素
- 永州市冷水滩区2009年
- 32例社区糖尿病病人的伤口换药护理
- 花开有声
- 个人生活史与教师专业发展
- 映潮评课之《你一定会听见的》
- “人文”原在语文中
- 高中生应有怎样的技能素养
- 走向师本:新课程背景下的师训范式转换
- 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文化观
- 语文处处有探究
- 金庸小说进教材一波三折 众说纷纭
- 武侠进课堂,语文不虚伪!
- 课改:要把空中的“气球”拉回地面
- 语文“生活化” 生活“语文化”
- 中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原则、方式、途径和注意问题
-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亮点、重点、难点浅析资料
- 积累为本 审美为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