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语文教育哲学二题2

语文教育哲学二题2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1-22

语文教育哲学二题2

二.语文教育哲学的基本论题

语文教育哲学,就是要对语文教育中的这些矛盾作出自己的理论解释,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围绕这些矛盾问题,语文教育哲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论题。

1.语文生活

语文教育的一系列矛盾,根源都在于语文的生活实质。生活是一种生命实践方式,语文生活是人的符号生命实践方式,它既是一种过程性的存在,又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这是构成语文教育语言与言语矛盾的原因之所在。语文生活包括语文主体、语文对象和语文方式三个要素,语文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矛盾就隐藏在语文生活的三要素之中。生活价值既存在于生活的技术和策略中,更存在于生活的主体选择、主体体验与主体创造中,生活的技术和策略当然是需要学习的,但生活的选择性内容、体验性内容和创造性内容,却不是通过他人的传授能全部获得的,换一句话说,语文既是可教的,又是不可教的。生活既是一种个人性存在又是一种社会性存在,语文教育的个性化要求与社会化要求自然就处在矛盾中。语文的生活性,决定了语文教育的种种矛盾因素,同样,语文教育的种种矛盾因素的解决,也都内在地包含在语文的生活性质之中。我们不是用语文来生活,我们就生活在语文中,语文就是生活的本体存在。语文的这些种种矛盾,既是生活的矛盾的反映,又是生活的动力,既是生活的现象,又是生活的内涵。生活的实质在于:它是人创造对象化世界的活动,又是创造主体的活动,它与对象世界既存在一种认识关系,又存在一种实践关系,它与对象化世界既存在一种自由、自律的关系,又存在一种制约、他律的关系。人与对象化世界的这种创造关系,决定了人与对象化世界既是对立的,更是统一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实现,人则是生活世界的产物。生活本身的这种统一性质,决定了语文教育种种矛盾的合理解释和在实践中的完满解决。

2.语文素养

所谓语文素养其实就是人的一种生活质量。加拿大当代学者大卫·杰弗里·史密斯是一位后现代教育观念的研究者和倡导者,在《批判理论与语言教学》一文中,他指出:“关注语言,同时也意味着对那些寓于此语言里的人的生活的关注。作为语言教师,大家在努力寻找更好的向学生讲话的方式时,其实也是在为他们讲解更好的生活方式。从相对的和物质的意义上来说,拙于辞令的人过的是贫困的生活。” 所谓语文素养,其实质就是一种语文生活方式,我们所讲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直接的,就是教学生一种语文生活方式。这是我们理解语文素养这一词汇的最根本之处。语文素养不是一个心理学概念,而是一个哲学概念,它在语文生活理论的观照下,被升华为一种表达人的语文生活境况的文化范畴。它的核心,是对语文的生活意义的“批判态度”。这种对语文的生活意义的“批判态度”,是建立在关于语文的生活意义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正如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指出的,一门语言中的每一个词,只有与承载着其意义的那个语义的和物质的整体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被理解。即使儿童故事书里的简单词汇,如ball(球)、bat(球拍/棒)、dog(狗),都含有某既定社会中社会关系建构的意识形态痕迹,因为这些词是与对财产、所有权、消闲活动的组织和发展等基本关注联系在一起的。” 所谓语文素养,就是这种对语文的生活意义的真切感知和整体联想。这种以对语文的生活意义的感知和联想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是人们的语文生活的主体条件,也是人们的语文生活的真实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素养,就是语文生活的素养,其核心,就是人的语文生活方式。它标志着人的语文生活的质量。

3.语文信念

语文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信仰。语文如果只是一种认识,则语文被知识化;知识化的语文是认识的对象,而不是生活的对象,是附庸的对象,而不是批判的对象。知识化的语文观,就是所谓工具论的语文观。工具论语文观的一个核心,就是强调语言对人的附庸关系:语言被人们“使用”着,人们“使用”语言来生活,语文游离于生活,在生活之外,人也在语文之上,与语文相隔离。“使用”是对语文外在价值的利用,而不是对语文的内在价值的把握;“使用”是人的外部行为,而不是人的内在本质。语文信仰是语文生活观的产物。它把语文当作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它认定:“语言地位的丧失,意味着人类生活本身失势了。”因为“只要人们实质上只从工具的意义上看待语言,即认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这看法相应地说明,我们的集体想像力被技术化了” 。语文在生活中的本体地位是人的生活“得势”的表证,语文工具化是“语言地位的丧失”,因而也是人“失势”的表证。因为它表明我们“被技术化了”,我们的主体性质被置换成一种“工具性”。把语文当作人的生活的表证,把语文的生活本体地位当作语文的人性证明,当作人的“集体想像力”,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语文信念”。语文教育哲学就是要确证人的“语文信念”,论证“语文信念”的语文学证据和人学证据,并使之成为语文教育的基本信念之一。

信念论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它的内容和对象是什么。语文信念的内容和对象是关于语文的“命题”,即关于“什么是语文”的答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信念首先是一种语文本体论,它是一种关于语文的本源、语文的本质、语文的存在和发展的命题。其次信念论与“思想”、“希望”、“怀疑”等心理状态一样,都是属于哲学上所称的“命题态度”,语文信念不仅存在对语文的命题,还存在着对语文的命题的态度。对同一个关于语文的命题可能有不同的态度。命题态度是语文信念的核心。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语文信念包含了对语文的的认识,但信念又不仅仅是一种思维过程,不仅仅是理智的产物,它还包括着一些非思维、非理智的因素,其中情感、意志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信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理解为一种语文情感和语文意志。

3.语文价值

在语文哲学和语言人类学的理论视野里,语文是人性的证明,或者说,是最重要的证明。这种证明,包括语文的“蕴含价值”和语文的“遗传价值”。

语文是人的文化的“水库”,它蕴藏着人的所有人性成就。语文以一种内蕴的方式表达着人的历史与存在,表达着人的内在价值与发展轨迹。语文永远是“活”的,它不断地积淀人新生的因子于语言的要素之中,它把人性成果化为语文成就内藏于其中。除语文之外,还没有这么一种存在,可以这么丰富和逼真地内蕴人的本性而且永远活鲜如新。语文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存在,与其他人的对象化产物不同的是,其他人的对象化产物是客体存在与人的主体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但人的语文世界却是由人自身生发出来的一种对象物,它没有外界的物质的参与,它是由人自身的生理性质自然性质和人自身的心理性质精神性质相结合的产物,它直接由人的精神主导并经由人的自然而创造出来的对象物。因而它先验地对人性成果具有一种优先表达权。

语文不仅是人的一种表达,而且还是人性一种“遗传”。人性是靠“遗传”而积淀的。一代人的人性成果以两种方式遗传给下一代人,一种是人的生理遗传,一种是人的文化“遗传”。这种文化的“遗传”主要的就是指语言的“遗传”。因为人的人性成果外化于语文这种物质性的存在后,它并不会因为人的肉体的消失而消失,而被客观地保存于语文这种符号体系中。后一代的人通过继承语文而继承了人性的所有成果,这种继承是以人类个体对语文的创造和体验过程完成的,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人类的语言本性的一次个体重演。语文的“遗传价值”,也可以说是语文的“个体重演价值”。

4.语文功能

语文的“蕴含价值”和“个体重演价值”(遗传价值)必然导致语文的“实践价值”。如果说前二者主要是就语文的内在价值而言的,那么,语文的“实践价值”则主要是就语文的外在价值(指表现于外的价值,不是指脱离主体、与主体无关的价值)而言的,因此将它表述为“语文功能”更为贴切。语文的实践功能,指的是:对人类个体而言,语文是人的一种实践方式,它属于人的“虚拟实践”的一种。人们当然要通过真实的实践而获得人的现实实现,同样,人们还可以通过“虚拟实践”而获得人的现实实现。由语文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所决定,语文实践既摆脱了纯粹精神活动范畴,而成为一种具有客观性的人类活动;又摆脱了纯粹物质活动的范畴,而成为一种主体性的活动、精神性的活动。语文实践是以语文为实践对象的实践活动,语文不是实践的工具,而是实践的对象,其实践成果是语文世界,这种语文世界与现实世界同存于人的世界并与人的现实相互交通、相互重叠,共同完成人的语文生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点笔连城
没有一种草不是花
记行冠豸山
片语
青春怀想
单薄青春的喧闹与沉默
有一种快乐叫给予
阳光征程
让思念开始泛滥
寻找一种色彩斑斓的幸福
眼睛
风·我
脚印
诠释无法言语的言语
嘴角
七氟醚和丙泊酚全身麻醉对小儿术后躁动影响的系统评价
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32例社区糖尿病病人的伤口换药护理
慢性宫颈炎的综合治疗的综述
闭合性腹部损伤急诊诊治分析
疤痕子宫经阴分娩破裂1例
门诊儿童用药咨询服务的体会
2008―2012奉化市成人麻疹临床分析与病毒基因特征研究
原发性脑淋巴瘤(PLB)的CT、MRI影像特点分析
探讨征兵体检听力测试的影响因素
小儿哮喘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探讨两种带蒂组织瓣在腮腺区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自噬与人类疾病最新研究进展
长沙市2014年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调查报告
永州市冷水滩区2009年
提高师生学习生活质量
“吃透”教材:语文教师必修的基本功
浅谈说课的内容、要求与评价
语文教育哲学二题2
映潮评课之《海燕》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语文教改应给学生搭建展示才智的平台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说说语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问题
语文素质的核心是吸收和表达素质
我们的表情:语文教师生涯设计与未来发展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相关学科的发展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下)
口语交际课需要"策划"
韩军:我教鲁迅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