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8
在阅读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问答”式的模式,这种模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创造性。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当好指导者、合作者,让学生用积极的姿态去自主学习、自主探求、自主合作、自主应用、自主创新?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导疑
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前,要按老师设计的自学要求或课文中的预习提示,借助字典等工具书,初步自学生字,新词,了解文章大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动笔圈画,寻找疑点,并记下这些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以便请教老师和同学。这些问题由于有一定的难度,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起,其程度足以引发学生探究、求知的欲望,并能引出另一些问题。
二、引导学生提问
通过对课文的充分预习,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质疑方法,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表述清楚,并帮助学生共同筛选梳理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围绕课文内容、重点难点,共同制定出学习目标。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逻辑思维、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有了目的性。
三、指导学生学习,解疑
学生解疑的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倡让学生自主解疑,或者让学生互相讨论、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对难度确实很大的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解疑,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剥笋,逐步解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调控,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悟自得,使理解更加深入。摒弃以前那种追求整齐划一、寻找统一结论和标准答案的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自由、舒展的平台。
四、指导思考,积累总结
质疑、析疑、解疑都不是学习的终级目标,其最终目的还在于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之后,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以帮助学生提升认识,使零散的知识完整化、系统化,并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可由教师组织,也可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还可以师生共同完成。
五、重知识的迁移
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要设计一两个读写结合、学用结合的练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及时、鼓励性地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迁移运用,促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语言规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并用以指导以后的学习及生活实践。
六、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环境,特别是要改变那种刻板僵硬化、追求形式、面面俱到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将课堂教学评价聚焦于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教室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质和量。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我想学”、“我来学”、“我要学”的氛围。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置导语,或采用鼓励性、挑战性的话语、或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整堂课始终保持那份“学”的热情与渴望。让学生在以“读”为本的基础上有所“思”,有所“悟”,同时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朴实的道理、提升阅读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教师应不断探索,获取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方法。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抵达爱的小站
- 高中,遗忘的忧伤
- 独角戏
- 菩提
- 破灭
- 此时悲怆,此世荒凉
- 有些人,有些事
- 怀恋
- 远方
- 守望的深情
- 相框里的童年
- 画皮
- 最后一次思念
- 轻哀多言,大哀静默
- 突然好想你
- 急性阑尾兴合并结肠癌误诊漏诊分析
- 肖美丽,女权是个动词
- 不思考是一种陋习
- 《你好!更年期》等
- 被自己的第一打败
- 喉罩的类型与型号选择新进展
- 情话百听不厌
- 沂蒙烟岚中的抗日夫妻
- 多年婆媳成闺蜜
- 洋模特性侵案揭行业黑幕
- 去扬州,赴一场万花之约
- 中药联合使用的不合理问题调查
- 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
- 我们都是时代的幸存者
- 你所不知道的工伤
- 对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痛感”与“重构”
- 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再思考
- 教师怎样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 语文新课程学法指导例谈
- 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模块的教学问题
- 在阅读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素质
- 知难而进,回到语文1
- 词体的格律与自由
- 教师自我评价的偏差与调控
- 充分选择:中学教改的必由之路
- 中国语文教育的十大偏失
- 与语文新课标握手
- 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 寓情于景 深沉蕴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