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7
语文课堂拒绝多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似乎已成必然之势。但在由接触到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这种教学手段很不适宜于语文课堂教学。
首先,多媒体教学手段扼杀了课堂的生动性
表面上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事实上,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使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每篇课文也是由教师分割成若干支离破碎的板块作定式的学习,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再也难见“百家争鸣”的生动场面。这种教学状况与“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又有何二致呢?
其次,多媒体教学手段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由于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由教师事先设计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甚至问题的设计都早已安排好,上课时,教师只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鼠标,完成各个教学步骤,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朝着课件指示的思路走下去,不敢越雷池一步,致使学生难以打开思维(事实也是不准打开思维),只能仰着脖子看画面,竖起耳朵听答案,时间一长,什么思考、创新都没有了,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严重束缚着学生思维的发展。
又次,多媒体教学手段妨碍了师生的交流
课堂由原来的被教师把持着、控制着,到现在的完全被多媒体课件控制着,不能不说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教学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互动的双向配合;教师也不应该只是多媒体的一个操纵者,而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调控者。加入多媒体后,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教师指挥课件运作、学生死盯屏幕的现象,“媒体”充其量只是一个“热闹”的工具,难以起到让师生进行正常交流的作用。
再次,多媒体教学手段埋没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
应该承认,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而现阶段评价教师的办法仅局限于教师的授课情况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等。如果教师均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课堂结构、形式千篇一律,教师的个性和特长将无从体现,教师组织教学的应变能力、教学特色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处理的深度、广度、板书设计等都将被埋没。
最后,多媒体教学手段造成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
在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下,语文课文已由教师肢解成图片、文字等形式。这些图片、文字在演示中往往一闪而过,学生完全缺乏思考、消化的余地,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印象不深、理解不透、记忆不牢。待到复习迎考,还得花很多时间重新学习,如果长时间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岂不是要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去重复劳动?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怎么说也不值得推介。
当然,我们不否认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其它学科中的巨大功用。但对语文学科而言,它的缺憾确实是难以弥补的。如果在语文课堂中坚持使用多媒体,它带来的损失,绝非“东施效颦”一词可以了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日的歌谣
- 还是应该种田
- 阳光下的瓦片
- 新一代的青春
- 微笑
- 九月,愿友情未央
- 倘若听的时光眠
- 爱啥子
- 登山者
- 我们要做幸福的“90后”
- 奋斗与夜里的歌
- 听水唱歌
- 曾经的校园民谣
- 八十年代记忆
- 祭奠高四
- 跟孩子疯狂打闹,好处N多
- 多年父子成兄弟
- 止咳?
- 我院69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 院前急救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 29例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分析
- 回答孩子关于死亡的问题,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答案
- 最好玩的玩具
- 一定让孩子体会一次考满分的感觉
-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 重症颅脑损伤术后呼吸机管理的意义分析
- 有对母女是闺蜜
- 让我“触目惊心”的“最家长”
- 父母与孩子要有一条联系的“专线”
- 如何制作环保酵素
- 关于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反思(下)
- 值得一读的《名作重读》
- 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内容设计与操作
-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 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四)
- 跨越世纪的辉煌
- 浅谈如何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
- 学生喜欢教师的那些优秀气质?
- 如何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 语文课堂拒绝多媒体
- 访《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的作者刘捷博士
- 小学写作教学适当渗透写作知识的探讨
- 关于语文教育研究
- 聆听心灵的瞬间微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