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8
值得一读的《名作重读》
最近读了一本挺不错的书——《名作重读》(钱理群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相信把它作为暑期读物推荐给中学生,一定会受到欢迎。
本书所谈的“名作”,大多是同学们在语文课上读过的,如鲁迅的好几篇小说和杂文,朱自清的《春》、莫泊桑的《项链》、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衣》等等。它们都是语文老师重点讲解的基本课文,同学们不但耳熟能详,甚至还能流利地背出这些名作中的许多名言警句。“既然都是一些早已熟悉的课文,还有重读的必要吗?”同学们也许会这样想。
这正是最能引起人们阅读兴趣的一个“悬念”:看一看作者为什么要重读这些名作,又读出了哪些新意和创见。
作者是北大教授、知名学者,是什么动因使他放下了学术专著的写作,去重读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这些作品?据作者在本书的“代序”中说,最初是因为接受《语文学习》杂志“名作重读”专栏的约稿,翻阅了一下中学语文课本和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这一翻阅使他吃了一惊:课本中为这些名作所写的“提示”和“参考资料”中的“分析”,烦琐且不说,观点竟大多是五六十年代的,有的明显带有几十年来“兴无灭资”思潮的影响。这些观点在学术界早就受到质疑,而在语文课上却仍然作为“唯一正确”的“定论”灌输给学生!语文教育界和学术界的这种“隔膜”,使作者感到有责任做一点学术成果的普及工作,为中学语文教育尽一份力。这就成了这本《名作重读》的由来。
本书虽然主要是为语文教师写的,但同样也适合中学生阅读。这不仅因为作者写得深入浅出,语言也流畅,更因为作者提供了解读这些名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可以补充或纠正同学们在语文课上获得的某些既成的结论,至少可以引起同学们重新审视这些结论的兴趣。这对帮助同学们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同学们也不必把本书中所讲的一切都当作最后的结论,作者自己也郑重申明,他无意于提供“范例”。对读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记住结论,而是学会像作者那样思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叶子回忆中的安静
- 怀念
- 提及青春
- 时间逆流,回忆
- 逝去的曾经
- 感恩节的纪念
- 最后一天的童真
- 记得那时候
- 许愿流星
- 无奈的心声
- 今天你十八了
- 那些梦醒花丛的日子
- 胡说
- 异乡人的梦
- 书房
- 重症颅脑损伤术后呼吸机管理的意义分析
- 我院69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 院前急救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 让我“触目惊心”的“最家长”
- 跟孩子疯狂打闹,好处N多
- 如何制作环保酵素
- 最好玩的玩具
-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 止咳?
- 回答孩子关于死亡的问题,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答案
- 多年父子成兄弟
- 一定让孩子体会一次考满分的感觉
- 29例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分析
- 有对母女是闺蜜
- 父母与孩子要有一条联系的“专线”
-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 关于语文教育研究
- 学生喜欢教师的那些优秀气质?
- 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内容设计与操作
- 浅谈如何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
- 访《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的作者刘捷博士
- 语文课堂拒绝多媒体
- 小学写作教学适当渗透写作知识的探讨
- 值得一读的《名作重读》
- 关于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反思(下)
- 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四)
- 聆听心灵的瞬间微颤
- 如何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 跨越世纪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