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8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一、语文课程改革怎么了?

语文课程改革实施五年来,新课程理念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语文教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承认改革必要、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许多人对课改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表示了关切和忧虑。

有论者指出:新课程的“当务之急,是坚决纠正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1]也有论者具体总结出“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教师不作为”“去知识化”“多媒体化”七种倾向。[2]有论者指出:语文课成了“语言、文字、政治、思想品德、思维逻辑、审美欣赏、科普、中外文化这八门又八不像的杂烩课”。[3]也有基层老师指出了语文教学中的“左”倾现象:“上课就讨论,回答就鼓励,遇到问题就探究,全部地拓展课文,一味地迁就学生。”[4]

类似的批评切中了课程改革的时弊,目的在于引起疗救的注意。这应该说是好事,至少比漠不关心和消极抵制要好。何况持批评意见的人中,多数是课程改革的积极支持者。我们应以宽容的态度认真听取不同的意见,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才能集思广益,解决“新课程下一步怎么走”的问题。

二、要改变“过正”的思维模式

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已有论者指出原因: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准备不足,对我国语文教育的现状调查不够,语文新教材的编写比较仓促、粗糙,教师培训效果不佳等。种种原因都有道理,我想还有一个改革的思维模式和推进策略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六个方面: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我们注意到须“改变”的六种倾向或现状,都有“过于”“过分”的修饰语。语意很明确;注重知识传授是必要的,过于注重则不好,其余也大致如此。这种表述是正确的,孔子早就说过:“过犹不及。”过分和不及同样不得其正,因此做事须恰到好处。出了偏差当然要纠正,按理说纠偏到“正”就够了。成语“矫枉过正”的本意是把弯曲的东西弄直,结果又偏向了另一方,比喻纠正偏差,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就像列宁所说,真理在同一方向向前多迈一小步,就变成了谬误。“矫枉过正”本来是贬义词,提醒人们矫枉要适度,纠偏莫过度.但经一些激进改革者的误解,意思变成了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于是,一切过分、过当、过头、过度的行为都公然以改革的名义堂皇而来,一场风暴过后,事物偏向了另一个极端。

2000年,笔者就曾指出语文教育“一个世纪以来,常常在‘祟洋’与‘复古’之间摇来摆去,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学赫尔巴特,学杜威,学凯洛夫,学普希金,学布鲁姆,常常丢掉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说到‘返璞归真’、回归传统,又拒斥现代教育思想,贬低国外经验”。[5]

具体到语文教育,主要表现是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两极摇摆。20世纪前期语文界逐渐明确语文学科是自由发表思想、培养文学兴趣,兼以启发智慧的工具。50年代一切学苏联,搞文学、汉语分科。“文化大革命”十年,语文课更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1977年恢复高考后,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再次被确认,到90年代又走入了应试教育的死胡同。

21世纪初的课程改革响亮地提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口号,确实振奋人心。在工具性、人文性的论争之后,《语文课程标准》(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一锤定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似乎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但从五年来的课程改革实践看,可以说是又一次从工具性滑向人文性,又一次矫枉过正:在课程目标上,过于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忽视语文知识和能力,人文性高扬,工具性失落,过于强调感悟而忽视语文读写能力训练;在课程结构上,过于强调综合性学习而忽视语文学科的特点,高中课程设置过于强调选择性而削弱了基础性;在课程内容上,过于强调文学课程而忽视了文章课程;在课程实施、学习方式上,过于强调学生主体而忽视教师主体,过于强调合作而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过于强调多元解读而忽视文本原意。有论者指出:“如果新课程改革还是把人文性搞得很玄乎,把工具性搞得很模糊,甚至不敢理直气壮地抓基础训练,那么情况有可能更糟糕。”[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半面之交
回家
与探索同行
英雄
天空之城
逝去的友谊
小草
道德
触动
流浪
孤单
风景
希望
祈福
老师辛苦了
要素主义课程观及其对我国课程建设的启示
浅谈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进展
JiTT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特许学校: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路
探究“读者剧场”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中的应用
从文学教育的功能与特点看文学课教学改革
新旧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词汇方面的比较研究
论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学生干部共同管理的重要性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优化策略
浅谈对高职体育教学实践的认识
春季高考形势下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天津方言与天津相声文化
“朋辈教育”在农类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实践
试论时事政治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桂林山水 教案教学设计
28狮子和鹿 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 教案教学设计
5一株紫丁香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九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雨点》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教案教学设计
25矛和盾的集合 教案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 教案教学设计
《母鸡》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三 教案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 教案教学设计
16找骆驼 教案教学设计
掌声 教案教学设计
15玩出了名堂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