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1
教师即课程——巴金“灯”情感教学案例
一、 教例
2003年11月25日上午第四节课,我走进教室,以舒缓而深沉的语调说:今天是11月25日,这是个特殊的日子,是巴金老人的百年华诞,各地的知识界都在举行庆祝活动,媒体纷纷以大篇幅进行了纪念性报道,作为上海人更应该以百岁的老作家居住上海而骄傲。(我随手拿起11月23日的《文汇报》,让学生看其中的照片,在一片红红的枫树林中,巴老背靠躺椅,脸上露出舒心慈祥的笑容,画面背景苍苍莽莽,前景一大片火红的枫叶,仿佛先生燃烧的心)先生一生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正如他在致冰心的信中写道'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不但要给病床上的巴金老人送去真挚的祝福,更要好好学习他为我们留下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因为这才是巴金先生留给我们最珍贵的财富,我们如果能将巴金先生的人格精神薪火相传,这将是对巴金先生最大的祝福与安慰。下面让我们一起为巴金老人的百岁生日祝福,并共同学习先生的散文名作《灯》以表达我们深深地敬意。
听了这番富有深情的叙述,同学心里充满感动,教室里静静的,学生带着敬仰的心理在认真阅读文章。
课堂的对话开始了,首先我与同学从首尾两段找出文中作者的感情变化:由窒闷到微笑。窒闷是苦闷到窒息,因为作者是半夜里从噩梦醒来而且身处抗日战争时期的国统区,微笑是因为作者坚信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那么这句话里灯光的意思是什么呢?有同学说是信仰,因为巴金将《灯》编入《废园外》时,在后记中写道:这些不象样的零碎文章都是被一个信念贯穿着,那就是全中国人民所争取的目标:正义的胜利。;有同学认为是希望和光明,正如巴金在文革之后说,我不是战士,我能活到今天,并非由于我的勇敢,只是我相信一个真理:任何梦都会醒的。
噩梦总会醒来,黎明就在前面;有同学说是理想,正如流沙河在诗中写到: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有同学说是作者乐观奋进的生活态度,正如他在《激流》总序中写到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学生的精彩回答让师生的心灵灯光不断闪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片天下的家园
- 天使
- 上学的路
- 雨约
- 飞飞糖
- 公交
- 那些世界,使我心静
- 不记得
- 月夜登泰山
- 闲话情缘
- 兰州打工心得
- 高中
- 海风轻轻吹
- 爱在孩童时
- 倒数计时
- 低剂量CT诊断肺孤立性结节的研究进展
- 产科安全管理及防范差错事故的对策
- 直接显示嗜银纤维法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 早期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的相关研究
- 岳阳市6―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 温泉浴疗的宜忌及其治病机理
- 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症
- 脂肪因子Vaspin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Rho GDI 2在肿瘤侵袭、转移及预后中的作用概述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 肉毒毒素A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 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预防
- 微量注射泵使用中的血管保护
- 附子的毒性表现及解毒方法
- 20例早期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终止妊娠体会
- 汉字与中国文化
- 语文课诗意的追寻
- 教师即课程——巴金“灯”情感教学案例
- 新课程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
- 我国高中语文课程的现状分析
-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沿革
- 解读新课程下的“大语文教育”
- 要从培养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起步
- “语文意识”:语文教学的阶梯
- 语文教学现状谈
- 学问不是评出来的
- 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两难问题”浅析
- 语文教学中的训练不能丢
- 灵性与理性
- 对话理论与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