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加强文学教育 搞好高中语文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改革的日趋深入,文学,这门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越来越引起社会,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师的关注。切实搞好中学语文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文学教育势在必行。
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于知识教学,即语言教学。语言教学是基础,是工具,当然应该重视。但试想如果一个学生经历了小学六年再加初中三年的基础教育,到高中,老师教学的重点还放在这点上,我们的学生只会简单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语文教师多半也只能成为简单的传授或解题的工具。这种简单、呆板的语文教学又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精神呢?无怪乎学生学了十多年语文,仍然害怕与人交谈,害怕上作文课,也无怪我们的学生重理轻文了。
事实上,语文学科应有更多的文学、艺术,有更丰富的想象,有更真、更美的情和爱,有文学教育的高中语文教学必然是更生动活泼、更充满朝气和生机的。所以现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课文60%是文学作品,其中不少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佳作,收集了古今中外文章的精华,这无疑是当今中学语文教学对文学教育的重视。我们语文教师,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师就是应该对学生进行文学方面的熏陶和教育,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文章、领会文章意旨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一旦进入高中,便开始思考人生,观察社会,了解世界,而学生的文学熏陶和教育,就能给学生一个更广阔、更高远的人生境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丰富的生活套餐,使学生心灵由狭隘走向广阔,由幼稚走向成熟。
当然,仅仅意识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能否真正落实。所以,要搞好中学文学教育,首先要改变观念。改变过去只强调知识传授的片面的观点,改变过去纯政治论、阶级论的语文教学观点,从社会现实、作者个人、读者接受、作品自身等角度出发,发展的认识文学,树立现代的文学观念。
其次,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文学修养。中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文学知识,要不断地广泛地阅读古今中外有名的文学作品,以汲取更多的营养,另外还要大胆地实践,积极地从事文学作品的创作,以自己切身的体验和感觉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精华和魅力,使语文课上得丰富充实、生动活泼,而不是贫乏空洞、单调乏味。
再次,不断改进文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上课形式。过去“满堂讲”或“演堂问”的教学方法过于呆板单调,高中文学教育的方法则应多样化、多元化。尤其是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教师适当做一些评讲,主要让学生自己思索、评析,让学生自己发表见解和体会,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现在有一些中学里,已开设了作文课,这无疑是一大进步,实际上还应该开设文学鉴赏或阅读课,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需要,自定目标,自选内容,自找方法,阅读一些文学作品,大可不必规定约束学生。有条件的学校可把课堂搬到图书馆、阅览室或校外,这样丰富多彩的开放式教学活动势必备受学生欢迎,进而积极主动的学习。
总之,为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和健康的个性,开启学生思维和创新意识,我们就应重视文学教育,特别是高中的语文教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公路
- 单车年代
- 没有翅膀也要飞翔
- 我不服
- 珍惜
- 唤醒自己
- 成长路上的
- 为月而亡
- 相思月
- 自行车展
- 听《稻香》
- 心语
- 一米阳光
- 停留在中生代的记忆
- 静寞脚步
- 论主题式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 合理按排时间
- “关爱”在学生沟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复杂性分析
- 无损检测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分析
- 注重减负,高效学习
- 给创造力来次“四轮定位”
- 变化的五角星
- 巧妙分组和谐学习
- 教师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角色
- 巧用游戏,展现小学体育教学魅力
-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乐学课堂
- 静思默读,彰显课堂魅力
- 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
- 对中职生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 感谢学生制造的课堂意外
- 从“教案”到“学案”如何转变?
-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要明确的几个理论问题
- 加强文学教育 搞好高中语文教学
- 构建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高中语文任意选修课体系
- 因文而宜,遵循规范,便利教学 ------谈谈有关偏旁部首的一些问题
- 像种庄稼一样教语文
- 成语使用五忌
- 对美国初等教育的观察与思考
- 学会小组合作阅读
- 语文教改平和心态最难得
- 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 传统文化教育该何去何从?——访北京四中特级教师李家声
-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 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模式研究